被狗咬了,没有流血,也没有破皮,需要去打狂犬疫苗吗?(医学角度解析被咬伤未出血需打狂犬疫苗)

医学角度解析被咬伤未出血需打狂犬疫苗

关于狂犬病,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种疾病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大多是被猫、狗咬伤后传播,也有被野生动物传染的案例。很多人被咬伤没有出血,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处理,今天我就站在医学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虽然狂犬病发作以后死亡率接近百分百,但是并不是说被动物咬伤以后就百分百发病。根据大量的调查,咬伤没有打狂犬疫苗的发病率在18%左右,是否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其实在临床上医生判断被咬伤者是否需要打疫苗,主要根据暴露的级别,具体的分级如下:

临床上对于I级暴露,没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II级暴露者应该尽快注射疫苗;III级暴露者除了立即接种疫苗之外,还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对于I级暴露强调皮肤没有破损,如果皮肤被舔一定要看看皮肤是否破损。如果皮肤上有牙齿痕迹,一定不要大意,这可能会存在肉眼难以辨别的皮肤损伤,病毒是有可能顺着细微的伤口进入人体内的。只要发现皮肤上有痕迹,即便没有发现皮肤破损,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需要用流动的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且涂抹碘酒,然后按照规定进行注射疫苗。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属于被咬了,但是皮肤没有破损,狗是自己养的,按照上面的分级应该属于II级暴露,这种情况是需要打狂犬疫苗的。

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被狗咬伤的暴露风险及措施

原则上讲,被经过免疫的健康狗咬伤不会传播狂犬病,不需要担心。

那什么情况才需要担心?

在医学上,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造成感染的情况被称为“狂犬病暴露”。

按照我国2016年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的定义,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是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被咬后大狂犬疫苗这属于“暴露后预防”。

是不是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主要是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来决定。

按照上述指南,暴露可以分为Ⅲ级,应该遵循以下指导进行不同的处置:

显而易见,判断有没有暴露,即有没有感染风险的关键在于皮肤屏障是不是完整,有没有伤口。

比如,同样是被狗舔舐,皮肤如果完整,就是Ⅰ级暴露,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相反,如果被舔部位的皮肤恰好有伤口,暴露等级一下就跃升到Ⅲ级,不仅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处理伤口,还要尽早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注射狂犬疫苗。

按照题主的描述,“被狗咬了,没有流血,也没有破皮”,直观上,似乎介于Ⅰ级和Ⅱ级暴露之间,难以直接判定皮肤是不是有破损。

此时,如何是好呢?

一个简单办法是用医用酒精(75%左右)涂在被狗咬部位的皮肤上,看被咬的人会不会感觉到疼痛。如果没有疼痛感觉,说明皮肤没有破损,属于Ⅰ级暴露,不需要特别处理;

如果感觉到疼痛,则说明皮肤已经破损,属于Ⅱ级暴露,则需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局部皮肤(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清洗15分钟,然后涂抹稀碘伏),并尽早注射狂犬疫苗。

当然,由于国内狗的免疫率很低,习惯上,一般不考虑是不是健康狗,一律认为至少是“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然后遵照以上规范来判断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