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国家在袁隆平去世后报道过他的伟大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全球媒体悼念他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连续多日,众多外国媒体纷纷发文悼念袁隆平逝世。

美联社发表题为《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去世,其水稻研究帮助养活全球人口》的文章称,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在中国家喻户晓,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且在2004年获颁世界粮食奖。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取得突破,当时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相比其它品种年产量提高了20%,意味着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袁隆平的研究帮助中国从粮食短缺迈向了粮食充足供应。不仅如此,袁隆平及其团队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即使在晚年,袁隆平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

联合国官方微博

22日发文悼念:

“袁隆平院士为推进

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

做出了杰出贡献!

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西班牙《世界报》发表题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报道,赞扬袁隆平的壮举“成功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作为成功研发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袁隆平被视为“亚洲英雄”。同时,他带领团队连续攻关,不断打破自己的记录。为表彰他对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全球粮食产量增长所作的贡献,2019年袁隆平获得中国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法新社称,因帮助开发杂交水稻和缓解全球的饥饿问题,而被誉为“中国民族英雄”的农学家袁隆平,于5月22日去世。

路透社在报道中写到,袁隆平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让许多人免于饥饿。同时路透社还注意到了民众的反应,其引用了当地媒体的报道:长沙市民聚集在袁隆平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附近,向这位科学家致敬。

《纽约时报》报道袁隆平逝世的新闻标题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帮助世界解决饥荒和贫困”。报道还提到,他在高产杂交水稻方面的突破性工作,帮助从亚洲到非洲的大片地区解决了饥饿和贫困问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新闻中提到了一些关于袁隆平的生前荣誉,上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2020年11月,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袁隆平团队再创新纪录。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印度教徒报》在报道中引用了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的一段话,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不仅使中国受益,而且也被其他国家积极使用,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去到了印度、越南、缅甸和美国等国家,为当地的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他们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超3000名科学家。

《日本经济新闻》称,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为提高稻米产量而进行品种改良,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了贡献。他的水稻使无数人摆脱了饥饿。

韩联社、韩国《中央日报》等韩国主流媒体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世,全民哀悼》为题,报道袁隆平离世及中国人民的深切哀悼。韩联社报道称,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备受尊敬。他不顾年岁已高,2021年初还去水稻培育现场开展研究。文章引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农业农村部消息,全面报道了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的历程、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以及国内民众通过线上、线下对他的离世表达哀悼的情况。

巴西《水稻星球》杂志刊文表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袁隆平“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在中国受到人民的敬爱。为表彰袁隆平在水稻产量及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即“袁隆平星”。

阿拉伯网站“almuheet”推出《谁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专篇,介绍了袁隆平为推进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所作的杰出贡献。文章提到,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的种植和推广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推动了许多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纽约时报》在文章中称,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使水稻收成大幅上升,挽救了无数生命,是中国的民族英雄。

西班牙埃菲社和《国家报》均对袁隆平逝世的消息进行了报道,盛赞他为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所作的杰出贡献。

巴林《祖国报》、埃及《第七日》报、埃及新闻网站“Vetogate” 及“albawabhnews”、也门萨巴通讯社、沙特新闻网站“ajel”等多家阿拉伯国家媒体也对此予以关注和报道。

智利网友对袁隆平的贡献表达了感谢:“感谢袁隆平院士发现了杂交水稻,愿他安息。”“电视上直播了袁隆平院士的送别仪式,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爱戴。因为他的贡献,我们如今才能吃上一盘‘智利炒饭’,向他致以拥抱。”

巴西网友也纷纷缅怀袁隆平:“他为人类的生存和中国人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愿他安息。”

“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光辉的遗产。”

“我们必须向中国人的智慧脱帽致敬。他们动手创造的一切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无论是经济还是科学方面,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绝非偶然。”

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被印在了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一位成功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民众说道:“我们不再忍受饥饿。”

一些阿拉伯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深切缅怀袁隆平:“他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多么需要像他这样的伟人啊!”

中国杂交水稻创始人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芭芭拉•斯廷森5月22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袁隆平是这个时代国际粮食领域“最值得称颂的领军人物”之一。袁教授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的发现和创新成果被推广到世界许多地方,他慷慨分享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院士曾荣获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该奖项是国际粮食领域最高的荣誉,表彰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者。

5月22日,联合国官方发布悼念微博称: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造福世界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市场咨询公司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报告显示,亚洲多个水稻种植国已有450万公顷土地上种植了中国杂交稻。

上世纪80年代,菲律宾和越南的农业中心开始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发杂交水稻品种。

根据研究,在越南和菲律宾,杂交水稻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现有的水稻高21%和17%。

菲律宾10%以上的可耕地种植了杂交水稻品种,该国每年的水稻产量因而提高了240万吨。根据菲律宾政府的统计数据,推广杂交水稻帮助养活了1500万人,占该国14%的人口。

中国杂交稻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越南。根据世界基准联盟发布的2019年种子获得指数,越南进口70%至80%的种子,包括杂交水稻稻种。中国是越南杂交水稻稻种的主要供应国。

2015年,袁隆平院士还率领科研团队亲赴柬埔寨推广杂交水稻,计划3年时间内在柬埔寨种植30万公顷杂交水稻。袁隆平表示,有信心将当地稻谷产量提高3倍。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认识袁隆平已经20多年。他说:“袁隆平教授去世后,中国和世界失去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之一,我也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朋友。”

“我认为,100年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仍然会谈论袁隆平。这就是他的成就有多么重要。”

奎因说,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知道袁隆平是谁,知道他做过什么。

“和我交谈的每个人——深圳餐馆的服务员、石家庄酒店的工作人员和高铁上的小吃摊小贩——都知道袁隆平的名字,都知道袁隆平培育杂交稻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奎因认为,袁隆平院士是比肩诺曼•博洛格博士的伟人。博洛格因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工作而获得197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创立了世界粮食奖。奎因与他们都曾共事,也都成为了朋友。

奎因说:“和博洛格博士一样,袁教授非常谦逊,从不追求名利或赞美,只顾努力工作,帮助人们消除贫困、摆脱饥饿。”

“脚踏实地”

在回顾袁隆平的成就时,奎因说作为科学家的袁隆平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袁隆平的成就得益于对水稻的密切观察和改良,就像农民一样。

奎因说:“他总是觉得在田间比在办公室更自在,穿着工作服时感觉最舒服,就像诺曼·博洛格一样。”

奎因表示,袁隆平还是一名好老师,随时准备回答问题,并与年轻的科学家和学生交谈。

他说:“我们每年送去他的研究中心的美国高中生总是带着知识和学习的强烈愿望回来。”

奎因说:“袁隆平教授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也受到所有认识他的人的爱戴,我们将深切缅怀他。”

“他的遗产未来还会鼓舞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几代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