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当年很流行,现在已经成为老古董的东西有哪些?(童年时光的回忆: 碾子、磨子、大锅灶、小推车、大缸、28型自行车)
童年时光的回忆: 碾子、磨子、大锅灶、小推车、大缸、28型自行车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有钱人还是一个穷人,只是得到的价质不同罢了。随着时间的过去,童年的回忆变的越来越远。
父辈们在一天天老去,我们也一天天长大。曾经的一些老物件也在慢慢的淘汰和丢弃。
1:碾子。
从小我就记的家中有一盘碾子,在我家院子里的南边。我家东屋和北屋之间还安着一盘水磨。那时候还没有电磨和面粉厂,我们村安电晚,在85年才安上电。所以,那时用碾子压五谷杂粮的人各外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要用碾子压粮食,这是我们小时候经长帮父母干的事情。'
2:磨子。
玉米在碾子上压碎以后,放在盆里放上水泡上半天,然后用磨子磨下来,母亲每天都给我们摊煎饼吃。刚摊的煎饼香香的,酥酥的,卷上我们章丘大葱那真是特别的美味,煎饼卷大葱是我们章丘有名的美味小吃。
3:风箱大锅灶。
童年的记忆到八十年代中期,可以说我们这里家家都有一个大锅灶,风箱一拉灶火更旺。记的那时候帮母亲拉箱烧锅灶,锅里添上水,母亲把合好的玉米面做锅贴玉米饼,锅中水烧开把玉米饼贴在锅边,贴满整个锅边,然后盖上盖子风箱拉动,灶中火呼呼燃烧,不到半小时饼子熟了。我最愿意吃的是焦黄又脆的贴着锅边的那一层锅贴,咬一口嘎嘣脆满口香,再咬上一口小咸菜,现在想想是回味无穷。
4:小推车。
那个时候,小推车是家中的一个大件,是当时人们主要运输工具。人民公社时往地里推土杂肥,庄稼成熟后收获粮食。农民出民工义务修水库,筑河堤都离不开小推车,为当时劳动人民立下了功劳。在六七十年代还有人用它娶过媳妇。
5:大缸。在小时候就知道家中所有粮食都装在大缸里,上面用木盖子盖着,防止老鼠偷吃。大缸有大、中、小几种,还有若干样式,那时家中除了装粮食的大缸,还有小点的水缸,淹咸菜的中型缸,可以说家家都离不了的大缸。
6:28型自行车。
六七十年代,公社书记才能有一辆自行车,八十年代自行车进入普通家庭,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是自行车王国。无论城市农村人们上班都骑自行车,城市没有汽车尾气,空气也没有污染,也没有雾霾。自行车也是农村结婚的必须品。
小时候农村的回忆太多太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闲遐之时也会想想,回忆一下童年乐趣,温馨一下童年时光,就让那美好的回忆伴我们慢慢变老吧。
怀旧话题:记忆中的老物件与岁月相伴
记得70年代末,有一天父亲从外面回家的时候,搬回一个“戏匣子”,拧开以后,里面便有人说话、唱歌,惹得我的一干小伙伴们十分好奇。就这样一个小匣子,这里面的人是怎么进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小伙伴们苦思不得其解。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很神奇,很是流行的这些老古董已经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当年都有那些东西如今成为了老古董了呢?戏匣子
其实,农村人口中的戏匣子就是收音机。在那个年代,戏匣子也不是谁家都有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傍晚的时候,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开始收听节目。“滴滴答,滴滴答,滴滴滴滴答。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对于那个年代的儿童来说,听“小喇叭”就像后来有了电视机以后,看动画片一样的感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从戏匣子里听到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以及后来单田芳的隋唐演义等,都是通过戏匣子听到的。
说到缝纫机,那可是当年“三转一响”中的其中一转。那个时候,农村人结婚,女方会要求男方家庭置买“三转一响”。这三转一响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也就是指上面所说的戏匣子。那个时候,哪家娶媳妇的时候,能够置买齐全三转一响的家庭,可谓是“小康”家庭了。随着成品衣服的普及,这缝纫机也就成为了老古董。
说起自行车,到如今还是很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可在那个年代,自行车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都是凭票购买。记得那时候的自行车是国防牌、永久牌、金鹿牌,以及后来的飞鸽牌等等。如今自行车依然存在,但都是更新换代产品,像过去的那种老古董自行车已经不多见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