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穿上国外引进的学位服,感觉怪怪的,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学位服?(学士服引入中国样式:尊重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

学士服引入中国样式:尊重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觉得学士服不必引入中国样式。

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是大学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毕业时所穿服装,以主体颜色区分学位的区别,以领子颜色区分专业类别。

其中以学士服为例,学士服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由学位服国标版发展而来。 分布按:文(含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粉色,理(含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灰色,工学——黄色,农学——绿色,医学——白色,军事学——红色,共六大类,采用不同的六种饰边颜色区分。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

【国际惯例】

我国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均以国标为基本基础,添加上中国的花纹,在基本样式实际上与国际接轨,更加有利于交流。

【文化原因】

我国服装众多,因时代发展,很多种服装在社会发展中其实存在不同粉丝,选择上问题比较大。

更重要的是,历年来很多学校的复古毕业典礼都被吐槽因为做工,材质的原因汉服更像影楼装。

【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的提出本意应该是文化自信。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我国的大学本质是西方的大学制度,中国古代的太学,太子监,书院有相似处,实则区别甚远,教学无计划,教材无标准,何来大学?而作为西方大学的附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各种学位服当然是西方样式,如果采用我国的传统服装,只能说这才是最大的文化不自信。

"学位服与状元服:体现教育制度的仪式与文化自信"

学位服是与教育的学位制配套引进的,核心是教育的内容和成果,配合这种成果是学位服和把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的仪式。

学位服是一种仪式,中国古代考取状元穿状元服也是一种仪式。电影、戏台上的状元服装极具喜庆气氛,披红挂绿跟新郎官似的,如果希望使用民族特色的学位服,当然要正本清源,以古代的状元服为蓝本。唯一的差别是古代只允许男人科举,现在男生女生具有平等获得学位的权力。想象一下学位授予现场,青年男女花团锦簇、金冠红袍,简直是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

婚礼归婚礼,状元归状元。精通四书五经,学习孔孟程朱,用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写一篇精妙的八股文中举,穿结婚礼服——应该是状元服无可厚非。但是通过学习麦克斯韦、法拉弟、殴几里德、莎士比亚获得学位,穿着八股文的状元服就显得不伦不类,难道拨流苏的仪式改为拨帽子的翅膀?右面的翅膀拨到左面,左面的翅膀就转到了右面。

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文化自信,获诺贝尔奖也是文化自信,但纠结于学位服这等细枝末节就是文化的不自信。我上初中的物理教材中,欧姆定律叫电阻定律,安培定则叫左手定则,虽然隐去了外国人名,但公式符号还是拉丁字母,电流和电阻的单位还是安培和欧姆。隐讳是一种狭隘,正视现实才是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