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没有摸过枪的普通人给他5天时间让他学会精准射击可不可能?

第十军军长方先觉中将用衡阳保卫战的事实回答:不能!衡阳浴血到1944年7月中旬时,守军的步机枪子弹储备仍然有战前总量的40% ,足够让攻城的鬼子喝一壶的,但是方先觉手中的一线步兵却已经不多了,于是开始动用直属部队和特种兵分队。

(方先觉剧照)

最先派到前沿的是军部搜索营,这是军直最精锐的力量,两天下来亦是伤亡殆尽,然后是工兵营、没有了炮弹的炮兵团等等,方先觉特别命令每个师长身边只准留四名警卫人员,其它师直人员全部上战场。打到7月18日已是四处告急,于是再命令军部辎重团和各师辎重营、团辎重连也投入战斗。

其中第3师第8团的人力辎重连几乎全部是新兵,都是在衡阳保卫战打响前紧急补充的三湘子弟,既没有战斗经验也不会打枪,甚至连手榴弹都不会使。团长臧肖侠上校的命令是:从前沿阵地撤下三个老兵担任班长,教他们如何投掷手榴弹,注意不是教射击!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会“射击”跟会“放枪”那完全是两个概念,放枪自然简单,学会压子弹拉枪栓扣板机就可以了。笔者少时也曾经去过第40军118师352团(铁拳团)实弹打靶,枪型应该是八一杠,子弹也是战士给事先压好的,砰砰砰一顿扣板机就是了,至于打哪儿了,是不是脱了靶,完全没有感觉,反正是挺过瘾。

这叫会射击吗?显然不是,不会熟练地压弹上膛,不会轻松地拉动老式步枪的枪栓来退壳,“三点成一线”的理论只是停留在脑袋里而没有形成实践,真到了战场上只能是四个字:徒糜弹药!怎么比喻呢,就好像现在的新手司机刚考下驾照一样,你说他真的会开车了吗?上道一准是“马路杀手”。

衡阳保卫战是1944年6月开打的,打到7月中旬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些新兵有多少个“五天”可以进行军事训练?以方先觉的精明也不可能不知道补充兵员的重要性,连他都放弃了射击训练而改授手榴弹,说明战场经验告诉他,几天之内不可能将新兵培训成为熟练的步枪手,对日军更形成不了有效杀伤。

既然不能有效杀鬼子,难不成就为了放枪听响吗?所以学甩手榴弹是最佳选择,那玩意儿不需要太好的准头,扔出去以后几米之内都可以炸死炸伤日本兵,远胜于白白浪费步机枪子弹。臧团长对新兵的训话是:“日本鬼子并不可怕,现在让班长教你们投掷手榴弹的方法和要领,只要投出去的手榴弹爆炸,敌人就一定会死”!

就这样,第十军依靠这些非战斗人员和新兵,又撑了整整半个多月,直到山穷水尽。事实上,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伤亡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兵素质太差,由于各部队都急需补充,新兵往往匆忙训练一个月就被推上战场,他们的射击投弹水平、战场经验和生存能力非常之差,五天最多也就学会立正稍息吧。

抗战时期,白崇禧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后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军官、士官和新兵的训练,他在校阅部队中发现五大问题,其二便是:“军队教育训练生疏,基本战斗技能和射击训练很生疏,部分部队的士兵对于瞄准、击发尚不懂,甚至有些士官不会装步枪的标尺”,作战部队尚且如此,何况毫无军事知识的普通壮丁?

(李玉堂和方先觉剧照)

因此军训部规定的士官培训时间为八个月到一年,新兵基础训练至少三个月,可惜战场形势根本不允许,许多新兵因此很仓促地补入部队。反观日本陆军,他们实行的是两年时长的义务兵制度,在士兵最基础的射击训练中,步枪射击精度要求为300米靶五发全中,其中三发要接近于现代的胸环靶的10环。

同时还要求射击的速度,鬼子兵必须在4秒的时间内开枪命中300米出现的随机目标,类似如此苛刻的训练方式,别说五天,五十天也是达不到的。二战中前期参战的日本兵,均要受过最少11个月的军事基础训练,其中前五个月是新兵集训,训炼课目包括队列、刺杀、打靶及拉练,可见真正掌握射击要领的时间并不短。

而1943年是新一军能够轻松击败当面日军,在印度蓝姆伽整整训练了一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