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农民与战争:粮草供给的重要性)

农民与战争:粮草供给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作战》: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打仗时候,里面的“千里馈粮”,才是重点、难点。

出身农村的人,应该熟知村子里打招呼的这些常用语。

早上:“吃了吗?”

中午:“吃了吗?”

晚上:“喝过汤了吗?

之所以单独晚上是“喝汤”,是因为晚上不干活了,体能消耗小。人的饭量,是随着工作量而变化的。(如果不信的,可以做些重体力劳动试试。)

古代的军队也是如此,打仗时比平常要消耗更多的粮草。一是运输过程中耗费能量太大,二是战争过程,同样要开启高耗能模式的。

运输过程的能量消耗

打仗时,要把士兵、物资运输到预定战场。士兵多是自己步行,物资运输的方式有陆运和水运。

陆运:

“丘牛”,是国家征用民间的役牛。丘牛大车,是军队长途运送物资的主要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卡车、火车。

马和牛相比,马是“汽油机”,而牛是“柴油机”。马速度快,但是干了“力气活”就要多喂精料,否则是要掉膘的。牛反刍,对草料的消耗吸收能力比马强多了,可以节省草料。所以牛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人们还是选择牛作为拉车工具。(历史上,不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选择牛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

尽管牛车比马车省草料,但是仍然消耗巨大。每头牛一天要吃10千克以上的草,还要加上相当的精料(粮食),否则牛身体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衡,要不了多久就给用废了。

而牛车的载重量,比我们现代人预想的要低许多。古代的马车没有橡胶轮胎、没有轴承,装多了牛是拉不动的。

脑补一下,一辆粮草车载重量只有500千克多一点。车夫每天的口粮按保守的1.5千克,牛每天的草料按保守的10千克计算,在路上走十天半个月的,一个月除掉车夫的口粮、牛的口粮,一车粮草拉到目的地还能剩下多少。然后,牛车回程还要吃东西,只是因为拉的是空车,吃得少一些。

水运

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路运输。

只要船够大,载重量几乎是没限制的。最重要的是,水运可以省下车夫、牛的那份食物。

运兵船同样有优势,士兵呆在船上,没有长途跋涉消耗能量,既能节省食物,又能保持体力。鉴于水运的这么多优点,古人一直致力于运河的营建。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伐齐,征集民间力量,开凿了数百里的刊沟,为伐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派人修建了灵渠,确保南征大军的后勤保障。

隋炀帝时期,中国干脆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自此,中国的政治、经济核心便与大运河密切相关。

大运河改道河南,千年古都长安再也没有做过首都。大运河从河南东移,古都洛阳、汴梁也失去了昔日的荣光。

战争本身的消耗

战场上要修建工事,起码要在驻地上修筑“深沟高垒”。大量的土方木石作业,需要用人力、畜力去完成,能量来源就是粮草。

士兵们要保持战斗力,就要大量的训练。士兵穿着几十斤重的盔甲,携带刀枪、弓弩等武器,然后进行格杀等训练,能量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战马要保持战斗力,就要膘肥体壮,要进行大量的奔跑来保持体力,对饲草、精料的消耗是很大的。

除了士兵,还有大量的修理器械的工匠、医生、兽医等等,工作繁重,也是要吃很多饭的。

解决运输困难的对策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对粮草的运输困难想出了对策。

1,就地购买。

对于爆发快、时间短、规模小的战争,往往是就地购买粮草。

这样就省去了运输的烦恼,但是也有许多弊端,大量的物资采购造成物价飞涨。虚高的物价,为进一步的采购造成困扰。

2,吃敌人的粮食。

即抢对方的粮草,为己所用。这是最经济的做法,却也是最难的,其中风险极大。

必须要打败敌人,才能拿走敌人的粮食。如果打败了敌人,却发现敌人是赤贫,或者敌人实行了坚壁清野,那就没有办法了。

又或者敌人在粮草上使坏,情况只会更糟。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因粮于敌”是成功了。但是霍去病本人因为吃了病死的羊,英年早逝了。

除了这两种办法,古人还开发出了许多新办法。明朝,朝庭为鼓励私人运送物资到边疆。就以“盐引”作为奖励,私人运多少物资,就相应的允许卖多少盐。

古代战争是冷兵器时代,人、畜能量消耗都很大,粮草消耗自然也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战争是拼命的地方,是不能压缩粮草需求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古代军队为什么在战争时消耗的粮食比平时多?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在家里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你出门在外旅游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为什么你旅游时花的钱要远远多于在家呢?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古代政府是怎么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呢?

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靠自己解决。

与现代军队不同,古代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古代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入伍打仗,和平时期就参与生产,这种行为被称作“屯田”。

国家会把军队驻扎在一些边境地区或者无主的区域之中(一般经过战乱之后,会有大批的无主之地)。军队在该地区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们每年划出固定的时期操练,其他时期都用来种田。在粮食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国家压力。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唐朝以前,古代军队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称之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解体,开始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职业军队,这也让国家可以负担的军队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军队全靠国家养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远大于唐朝,人口数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军队只有六十到八十万,远远没有唐朝多,多了实在养不起。

不过总体来说,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时期养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为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攒下钱用来主动进攻,也成就了汉唐的赫赫功勋。

说了这么多,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

打仗消耗的粮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运输上面!

军队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门打仗吧?发生战争的战场可能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

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士兵们的确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

那么士兵的粮食吃完,就要有人运。

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大卡车,无论粮食有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牵马拽。

(木牛流马的便捷,只存在于古人的想象之中)

人的有效负重是很低的,走远路更是如此。有道是远道无轻载,一个人能带个三五十公斤的东西已经是极限了。

牛马虽然力量大一点,但是耐力不好(牛马的耐力不如人,负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会很慢,古代的辎重队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经是奇迹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支辎重队,每天走三十里,战场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补给三百里以外的军队,会发生什么?

三百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要走十天,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十天里,这支辎重队里的人和马,也是要吃饭的。

人不是机器,相信我,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输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给三百里外的部队要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辎重队十天的粮食+前线士兵的粮食。

对吗?

肯定不对啊,因为辎重队不会留在那里,你要给他们回来的粮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准备的是:辎重队二十天的粮食+给军队的粮食。

随着战线的拉长,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粮食不是给了军队,而是给了运输粮食的辎重队。战线越长,消耗在路上的粮食越多。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就地取粮(抢老百姓或者抢敌人),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补给线非常短。2.有水运。

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有长江和淮河作为运输通道,通过水运运输粮食。而长平之战的战场离秦、赵两国的本土和农业区都非常近,补给线只有一二百里,这才让长平之战双方各自拥有几十万军队。

而只要战场稍远,没有水运,古代的战争规模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朝作为一个人口上亿的封建大帝国,居然只能出动十二万人进攻后金,这已经是明朝的极限了,可见古代打仗的补给有多么艰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