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机为什么都是日本的?
很正确,现代相机制造核心技术大部分都在日本人手中,目前能够完全靠自己力量,造出数码单反三大部件:镜头群,自动对焦机身,感光元件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曰本!没有日本技术,那些所谓的欧洲贵族牌子已经无法造出一台完整的数码单反。
德国莱卡可造镜头,造不出自动对焦机身和感光元件;柯达,三星,以色列例图,丹麦飞思,造不出镜头和自动对焦机身,可造感光元件;瑞典哈苏,现在只能出牌子,机身和镜头由日本造,感光原件由索尼造。卡尔蔡司,早就被赶出相机制造市场了。
事实上,如今这些欧洲贵族相机,除了机身依赖大量日本技术外,就连镜头很多也是日本设计生产的。
不要把莱卡等欧州相机神话,他们现在整体与曰本厂家实力差距太大,可以说是勉强维持生计。电子技术就不谈,现在也只有部分光学和机械技术(注意是部分)值得骄傲了,某种意义是在吃老本。机械上,钢片快门是曰本考派发明的,1/4000秒,1/8000秒,1/12000秒都是曰本最先实现,快门寿命,尼康F3八十年代初快门达到了十五万次,现在D4达到40万次,而莱卡80年代的R3,R4用的是美能达电子快门,寿命10万次。高速连拍,尼康佳能很早就达到10张/秒以上,莱卡现在都没有超过5张/秒,即使是光学上,多层镀膜技术,CRC浮动镜片技术,IF内对焦,RF后对焦,非球面镜片技术,等等,恰恰是日本人首先发明的。80年代莱卡和哈苏就用美能达的对焦屏。
莱卡唯一一款数码单反s2据悉是日本玛米亚生产,莱卡很多机身和镜头是日本松下和其它公司设计生产。
从1970年代起,卡尔蔡司自己就停产相机,把康泰克斯牌子卖给了日本京瓷。现在康泰克斯相机在和日本其他相机竞争中也败下阵来,全部停产。 在相机镜头制造上,卡尔蔡司也败给了日本富士和日东光学,丢掉了哈苏相机的镜头生产权。
直到现在,蔡司只有配以前日本京瓷的康泰克斯和配索尼的镜头才有自动对焦,因为是日本京瓷和索尼的技术,其他蔡司镜头都是手动对焦。
蔡司现在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和日本合作设计,由日本确善能等公司在日本生产的。
哈苏数码单反H系列是和日本富士合作研发。最早h系列机身和镜头都是富士生产的,机身和镜头上都明确打着富士商标,机身上打着富士胶片fujifilm,镜头上打着富士龙fujinon。 哈苏抛弃卡尔蔡司,转投富士,哈苏和蔡司都没有自动对焦技术,哈苏只能接受富士的自动对焦机身和镜头一揽子方案。
现在哈苏h系列据信机身改由瑞典哈苏本部生产,hcd镜头仍由日本富士生产,后期机身镜头上不出现富士的商标。 哈苏官网称,hcd镜头超过了原来哈苏的德国卡尔蔡司镜头。
哈苏无反镜头是日本日东光学nittoh生产。
飞思,例图机身和镜头是曰本玛米亚生产的。 飞思和玛米亚几乎一模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