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被幼儿园拒绝该怎么办?(孤独症宝宝入园:早期干预与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孤独症宝宝入园:早期干预与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在幼儿园工作了这么多年,各种有障碍的宝宝多多少少经历过一些:脑瘫压迫运动神经的,脑萎缩,残疾儿,自闭儿等等。

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接受到了年龄来上学的宝宝,而特殊情况的宝宝也是需要特殊对待的。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对孤独症宝宝入托的看法。

孤独症有重症和表现轻微的。家长首先要端正态度这毕竟是一种病态,所以说到了适龄年纪读书上课是必然的,但看医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轻微表现的孤独症孩子,呼吁幼儿园不要据孩子于千里之外,他们是可以入园和其他宝宝一同上课的,而且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及各种户外的活动能有效的促使宝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共同协作等能力,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耐心,爱心在孩子各个方面的引导教育,而父母在给孩子治疗的同时,也应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去把孩子慢慢走向黑暗的脚拽回来。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其他宝宝在园的快乐,愉悦,发怒,生气等情绪会感染到宝宝,这样会带动宝宝和其他孩子互动,交流,这对宝宝走出孤独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孤独症状严重的,或者说家长不直面此问题也没有给宝宝进行干预的,建议家长不要送入园,就算你把宝宝送入园后,园方在日后观察到宝宝有重大异常会让您把宝宝接走。您不要怪责幼儿园,其实,这是对您宝宝负责,原因有一下几点:

1,严重的孤独症毕竟是病态,作为老师是传授知识的,并不能解决病态,所以需要到专业的治疗中心给宝宝进行专业的治疗。

2,幼儿园大环境下,不可能1对1的为宝宝服务,严重孤独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在幼儿园的确会有照顾不周。

3,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态会更加严重,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并不能有效干预宝宝,这就好比是在浪费宝宝极佳的治疗时间。家长要在时间上越早越好的给宝宝进行干预。

4,幼儿园的孩子会嫌弃和宝宝玩,而宝宝就会更加的封闭心门,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不要因为幼儿园的拒绝家长就放弃的宝宝,每一个孤独症宝宝的内心都是纯净,善良的,只是他们把心门关上了,父母是孩子坚实的靠山,你们要用爱,陪伴,以及专业的治疗,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特教老师分享:孩子融合教育的条件与适应性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融合教育要按照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的。

也就是要看看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比如认知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没有显著的症状才可以考虑的,因为在幼儿园,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和小朋友们一起互动游戏,吃饭,午休,建立良好关系的地方。所以,孩子的行为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每一个学校和幼儿园都有接收特殊儿童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他们不能推卸的,也是教育部分配给学校的固定名额,像在我们这里的幼儿园,都是有指标的,老师也是抓阄决定,所以还是相对公平的。

所以,不是学校接收不接收的问题,而是孩子具不具备融合教育的条件和要求,在普通学校,孩子确实可以进步成长的很快,因为里面有模范学生的带头作用,有老师一视同仁的态度,同伴的水平越高,孩子成长的越快;但是这只限于很轻微症状的小朋友,他们的行为,语言等不会干扰到正常的教学,不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学习和互动。

如果是情况比较严重的,后期干预效果一般的,那么融合教育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个不仅对其他学生和老师有影响,对自己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前两天有个家长咨询我,说孩子上课喜欢撕书,喜欢哭闹,这明显是没有达到融合的条件,如果继续如此,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孤立,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打击都是很大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