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甄嬛传》百看不厌,《甄嬛传》又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甄嬛传》教给我们的

这是我想说的重点,即这部电视剧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我们可以用纯粹看热闹的眼光去看待这部作品,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其中的某些人其实正是我们已经遇到的某人,其中的许多惨痛经历如果不小心我们自己便会遇上。因此,这部戏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更重要的便在于它用一种真实而自然的表现手法刻画出人性的复杂。

善良有时不一定能换来善良,善良在必要时须化作利刃。

看到标题相信已经不需要点明了,这一点是针对早期的甄嬛和沈眉庄而言的。早期的甄嬛其实并不缺乏智慧,但毕竟涉世不深,相当容易轻信和心软。以为全心全意的付出便会换来同等对待,这本身也是一个相当理想化的想法。《权力的游戏》美剧迷们都明白,甄嬛前期犯了与奈德·史塔克同样的错误。将所有人默认为好人,这样的想法非常容易将自己暴露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下。尤其是甄嬛的隐忍和退让,给她带来了太多的惨痛教训。

比如对于安陵容,其实甄嬛应该早有防备之心。从浣碧的例子可以看出甄嬛察言观色和防患未然的功夫是相当高的。但安陵容成了她的败笔。她对安陵容一心扶持,却忘了安陵容的性格本身便相当容易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因此,甄嬛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一个龙胎不幸殒命,固然有华妃的缘故,然而与她无意间摄入舒痕胶中的麝香肯定有分不开的关系。除此之外,甄嬛的父亲在狱中感染鼠疫,也是安陵容所为。正如崔槿汐对甄嬛说的:“有些人,不是你对她好,她就会对你好。”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善良固然是十分珍贵的品质,但对恶的善意和纵容会助长恶的滋生,本质上是帮凶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苦衷,但苦衷不是借口

这一点在剧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可以看出,其实每个看似恶毒的妃嫔都有其难以言说的苦衷,或因为家世不幸,或因为争宠心理,或因为所爱非人。生活中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口口声声说:“我现在如此自私不能怪我,是因为我童年不幸……”这样的话干脆不要让它有出口的机会。试想,大家同样行走世间,你凭什么让他人为你不幸的童年与性格埋单?因为你曾失恋过,人们便必须接受你的仇视和挑拨;因为你曾痛失爱子,人们便不能在你面前提起自己的孩子是多么 活泼可爱;因为你曾有不幸的经历,因此人们便必须无条件地对你宽容忍耐,让你任性地用公共资源来弥补自己心里的空缺。这些可笑的做法不仅不是对自己弥补,而且是对他人的伤害。我们可以做到不去触碰他人敏感的过去 ,但他人也绝不应该用这些过去来对我们进行要挟和勒索。同情不是索求得来的,恶毒和性格扭曲更不应该得到原谅。

安陵容与皇后便是典型的例子。安陵容的身世的确悲苦,母亲靠卖绣品为丈夫捐官,却又被卸磨杀驴,惨遭冷落。按说她完全可以在甄嬛和沈眉庄的扶持下逐步封妃,在宫中度过平安的一生,可是她非要选择陷害甄嬛与沈眉庄,倒向皇后一派。这个决定愚蠢至极,因为她完全弄错了投靠对象。她以为双方对她都只不过是可悲的利用,却不曾想过甄嬛完全是因与她的姐妹情谊才如此帮衬和扶持她。与第一点相反,安陵容将所有人都看作恶人,因此她为自己的恶行找了极好的借口:因为我家世悲苦,所以我做出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很遗憾,没人来原谅她。她辜负了那么多曾经真心对她好的人,还指望谁原谅呢?

皇后也同样如此,在被皇帝识破真面目前一番撕心裂肺地哭诉:“她们是假的,臣妾才是真心爱皇上的。”试想,一个真心爱皇上的人怎么会去残害他的子嗣?心狠手辣如华妃也不过是暗害排挤嫔妃,从未有意去害过皇帝的子嗣。而皇后暗杀了如此多的皇嗣,却口口声声说是因为爱。当初害死纯元皇后,身为她的亲妹妹,如此禽兽不如的举动在宜修的辩解下竟然成了对皇上真挚的爱,不仅是皇帝,估计很难有人会相信这样的借口。

人人都有苦衷,但却可以有不一样的活法。有人选择笑对人生,有人却偏偏选择报复社会。如果因为怜惜便纵容这些变态的报复社会者,我们便成了其帮凶。正如安陵容临死前甄嬛对其所言:“再冷,也不该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正是如此。

可同富贵者满天下,能共患难者二三子

在剧中,我们很容易为甄嬛和沈眉庄的姐妹情谊所感动。在沈眉庄去世一集中,甄嬛的世界几乎天崩地裂,每次看到这集我都会忍不住大哭一场。在宫中能够与甄嬛一直这样相互鼓励扶持,彼此分担心事的,除了沈眉庄,再无第二人。

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个朋友和知己。很多人一生可能都得不到这样的一个人。这个人不计较你贫穷还是富有,前程似锦还是失意潦倒。你成功时他会真心为你欢呼,你失落时他会和你一起承担痛苦。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尽管甄嬛风光时无数妃嫔对其说着肉麻的恭维话,但在其落魄时,真正为她心犹如焚,为她茶不思饭不想的,只有沈眉庄一人。在她被逐出宫外与寺中修行时,是沈眉庄自请罚跪与她相伴;在华妃嚣张挑衅罚她长跪诵书时,是沈眉庄与她一同受罚;在她被祺贵人诬陷与温实初有染时,是沈眉庄冒着即将临盆的危险为她坐立不安。无怪乎沈眉庄去世后甄嬛几乎心死——她知道她这一生再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知己与姐妹。她没能保护好她的姐妹,这令她懊悔和心痛了一生。

对于爱情也是如此。甄嬛为何对皇帝如此凉薄和刻毒?因为皇帝让她看清了真面目。喜爱时恨不能日日相伴,可听信小人谗言降罪甄远道后便改换了面孔。曾经的海誓山盟,只要他不高兴,便可以一切都不作数。哪怕是甄嬛的孩子被害死,为了自己的大计,那一点点私利,也可以坦然地亏欠。他实在是罪有应得——雍正,是所有一切的导火索,是一切恶的集中点。他看中女子便要占为己有,他为保三阿哥便要处死毫无过错的瑛贵人,他为提防年羹尧便要令华妃无法生育。大兴文字狱,错害忠良,所以他的后宫究竟有几个女人对他有过真心?曾经的真心都被他亲手毁灭,剩余的便是对他的怨恨和怒火。他感到悲凉,在临死之前竟然没有一个真心人相守——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是在扮演那个与别人同富贵的角色,他爱的女人落难时,他未曾心软过。

反观果郡王,便与自己的兄长截然相反。果郡王敢爱敢恨,一生专情一人,对爱情绝不苟且。在甄嬛落难时为她捧出一颗真心,全心相待。即便在她回宫后也依旧暗中保护,从无怨恨。当然,这样的爱情角色是相当理想化的。正因为稀有,才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果郡王成了甄嬛最终付与真心的人。毕竟谁都更相信能与之共患难的人。

果然还是应了皇后那句话:锦上添花无用,雪中送炭才珍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