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

当前各大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非常诱人,比如在一些平台上,各大民营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5年期利率基本上都能够给到4.85%以上,甚至有部分银行能够给到5.88%或者更高,这个利率相对其他传统银行是非常高的。

比如下图是2019年部分主流银行的存款利率表。

从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一些主流大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相对比较低的,只有个别银行5年期利率能够给了4.29%,其他银行都低于这个水平。

下图是部分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

通过对比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和一些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民营银行给出的利率要比那些大银行利率高出很多。

同样是银行,那为什么民营银行给的利率会比大银行高这么多呢?这里面会不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实际上民营银行之所以能够给到很高的存款利率,是有其特殊的原因的。

民营银行是2014年之后才开始诞生的银行,相对于其他大银行来说,民营银行本身具有较大的劣势,这种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点少规模小。

目前很多民营银行都没有网点,或者只有一两个网点,这个相对其他大银行有几千个甚至上万个网点来说是非常少的,所以他们能够获取客户来源是非常少的。

第二、成立时间短。

很多民营银行成立时间都不满5年,其经营业绩和风险能力并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于民营银行都不怎么放心。

第三、知名度比较低。

一想到银行,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是国有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还有一些大一点的地方城市银行。而目前有17家民营银行,这里面除了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之外,很多银行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客户不信任。

正因为民营银行自身存在的这些劣势,所以他们在跟大银行竞争的过程当中就不具有优势,而当前我国的存款竞争非常激烈,各大银行都在使用各种招数吸收成本,在这种背景之下,不具有任何优势的民营银行,想要吸收到更多的存款,就只能上浮更高的利率。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很多民营银行动不动就给到5%以上的存款利率其实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至于银民营行这种高息揽储会不会存在风险,这些银行有没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亏损,从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暂时没法给出定论。

很多银行成立时间都非常短,有个别银行正式营业只不过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而一个贷款的周期动不动就是1~5年,所以从目前各大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率来看,很多银行不良率都是0,比如下图是2018年各大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

从2018年各大民营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他们的不良贷款率都非常低,不良率最高的网商银行也只不过是1.3%,而大多数银行都低于0.7%,甚至有很多银行是0。

那是不是意味着不良率贷款利率低,就意味着这些民营银行的风险就比较低呢?,我看未必见得。

目前很多民营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这些客户群体本身的资产比较薄弱,自身风险比较大,虽然这些客户能够承受更高的贷款利率,但贷款利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只不过现在很多民营银行成立时间比较短,这种风险暂时没有显露出来而已,至于这些风险什么时候会暴露出来,需要再观察几年时间才能下结论。

不过不只是民营银行,包括其他银行同样也存在风险,关键要看这些银行如何控制和降低这些潜在的风险。虽然目前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比较高,但是按照民营银行自身的经营特点来看,其安全性还是相对比较高的,这种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

民营银行也是由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正规银行,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50万之内的存款不会有任何风险。

第二、严格的监管。

和其他大银行一样,民营银行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这就确保民营银行按照监管规则运行,不敢做出一些过分的行为,从而达到从源头堵住风险的目的。

第三、资产的保障。

从目前各大民营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很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非常高,个别银行资本充足率甚至达到20%以上,很多民营银行的存款并没有拿去放贷款,而是放在央行里面,资本充足率高,说明这个银行抗风险的能力是比较高的。

第四、股东实力的保障。

民营银行并不等于个人银行,民营银行是有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作为发起人成立的银行,各大民营银行的股东实力都比较强,这些企业在其他行业本身就有雄厚的资产和营收能力,这对于保障民营银行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所以从整体来说,虽然民营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安全性仍然是相对比较高的,50万之内的存款基本上不会有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