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到底有多发达(浙江到底有多发达,到底强到哪种程度)

浙江的富裕水平让人羡慕,而浙江人的勤劳与格局,也值得我们学习。上世纪80年代,浙江的人均资源远不如全国的平均水平,发展难度相对较大。浙江的平原面积约为总面积的二成,境内主要被山地丘壑所覆盖。如今,浙江的人均收入已经成为了我国省份的领头羊。

1.区域优势发展理论

区位优势有五要素,分别是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同时区位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土地资源是经济的基础,决定农牧产品产量的土地资源与影响农牧业的集约程度、技术传播与市场的距离是区位优势的主要方面。工业革命后,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出现,由工业社会初期的自然资源、劳力、运输优势发展到后期的技术、市场、政策、企业关联等优势。知识经济时代的区位优势不同于传统的区位优势。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从理论上解答了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为何不一定是穷国,领先国家最有效的是持续发展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人的流动性,尤其是掌握知识、技能的人才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因此,培育并吸引高科技人员就成为发展经济、提高区位优势的关键。

区位优势可分为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低廉的要素成本、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等。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跨国公司在进行直接投资时,首先面临的是区位选择,即是在国内投资生产还是在国外投资生产。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在国内生产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那么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

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区位条件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贸易障碍、政府的政策、市场的特征、劳动成本、当地的生产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可供性等。比如,如果东道国严格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就会诱使外国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公司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2.浙江发展现状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增长7.8%。人均GDP为107624元,合15601美元。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常住人口5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005万人,女性人口284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60.9万人,出生率为10.51‰。

2019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7%,私营企业增长8.0%;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1%。2019年,浙江省货物进出口总额30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出口23070亿元,增长9.0%,出口占全国的13.4%,份额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进口7762亿元,增长5.8%。民营经济出口18415亿元,增长11.5%,占出口总额的79.8%,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2019年末,浙江省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2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2.8%。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53733亿元,增长15.7%。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1751亿元,增长15.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5.6%。

3. 浙江模式的经验

浙江民营企业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5%,贡献了全省54%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榜人数及财富总额、人均市场主体拥有量、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等重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国家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浙江一骑绝尘,连续19年上榜企业家数夺冠。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有如下原因:

浙江积累了巨大资本。浙江的私营经济是全国之最,占了浙江GDP的绝大部分。有些地方甚至到了80%以上。私营经济和外企不一样,老外有句行话:“把利润带走,把GDP留给中国”,所以广东的GDP很高但是同样利润很多却被老外带走,而浙江的私营经济却不一样,在创造GDP的同时还把利润100%的留在了中国!这与凭借政府全力支援以及吸引外资发展起来的上海、深圳等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注重科研企业的制度创新。美国硅谷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中,50%的员工是研发人员,40%左右的员工是制造人员,是研发与制造并重的企业。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要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浙江也可以打造一批模式灵活的企业,比如研发与制造相结合的企业。建议政府建立更为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扶持科研型企业。

上世纪70年代,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还仅处于国内中游,但现在已达到3400美元,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排名第四。如果除去农村,仅以城市人口计算,浙江省事实上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另外,浙江省城市居民的利息收入是上海的4.5倍,红利收入是5.3倍。在2005年公布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排行榜中,浙江有30个县(市、区)上榜(2007年数据)。

浙江人富有经营和理财头脑。浙江的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长期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首,浙江人很会精打细算,但花起钱来也不含糊。调查显示,2006年1-3季度,浙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全国第三位,而同期浙江城镇居民收入为14131元,增长12.4%,同样居全国第三位,只有北京和上海在这两座巨型城市在这两项数据上超过了浙江。大海铸就了浙商从小不畏风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商业头脑,他们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兼有南北商人之长,重实利、口碑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圆通的处世之术。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两种发展模式。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党中央布局“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原材料进口,生产在国内,销售在国际市场。这种发展模式是最早的国际大循环,也推动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最初的国内经济循环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江浙一带既解放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对城市生产的工业消费品(如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等)的需求;同时,乡村工业也在积累了生产资料之后,扩大再生产,拉动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这样,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就通过市场形成了国内循环。比如浙江绍兴、萧山等地都是依靠这一模式发展起来的。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我认为国内大循环既是一个包含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大循环,大循环下要有四至五个区域循环,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转,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全国形成新格局。当前的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是大循环下的3个子系统,将来成都、西安等地可以形成一个循环,长沙、武汉、郑州等地再形成一个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长三角拥有的优势最齐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