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团级建制,为何丁伟的28团要比李云龙的部队多两千人?(《亮剑》中丁伟和李云龙的兵力悬殊之谜:冀中军区扩军之快是关键)

《亮剑》中丁伟和李云龙的兵力悬殊之谜:冀中军区扩军之快是关键

《亮剑》的作者都梁是一个军史爱好者,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远超过一般的作家。所以,《亮剑》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很强的军事历史背景作为支撑。也正是如此,《亮剑》称为军事爱好者眼中最好的抗日小说和抗日剧。

《亮剑》中丁伟刚出场时,是冀中军区28团的团长,到延安开会时被彭老总临时截下来,让他担任李云龙刚刚带出来的新一团。当时人们发现,丁伟的28团和李云龙的新一团,在兵力上相差了2000多人,28团实际上相当于新一团的两倍到三倍!

按照常理,八路军的一个团,通常都是1000多人,超过1500人就是大团了。比如有名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参战兵力是105个团,总兵力达到了40万人以上,平均到每个团,实际上就是3800多人一个团。这样的兵力,实际上和28团相当,却远高于独立团和新一团。

这是因为,冀中军区的抗日武装历史悠久,扩军快得多!

早在1935年,北方局就成立了以李菁玉为书记的保属特委,统一领导冀中地区的抗日斗争。石家庄被日寇占据后,保属特委努力奋斗,广泛发动群众,所属的河北游击军一下子扩张到了2400多人,同时还有抗日义勇军第五、第八两个 支队,以及取安新、任邱等 7 个县的民间自卫团。

1937 年 10 月 14 日 , 原属于东北军的国民党军第五十 三军一三 0 师第六九一团在团长吕正操的带领下脱离国民党,成立人民自卫军,下辖三个总队(相当于团)。吕正操在深县,一举消灭了汉奸尹松山一个中队200人,当众处决尹松山。北平、天津和保定等地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冀中参加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迅速扩大到了3 个步兵团 、1 个特种兵团和 1 个特务营, 人数达 5000 多 人。

不久后,人民自卫军和和别游击军合并一处,成立了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吕正操任纵队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副司 令员 ,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支队和四个军分区。当时的一个支队,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旅。

1939年,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整训,120师派出大量干部到冀中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经过整训,冀中军区形成了 14 个主力团和警备旅第1,2 团。此外 ,还有回民支队、任河大支队和 5 个游击总队,全纵队主力部队 4 万余人。

毫无疑问,从1939年第三纵队整训,到1940年十二月事变,这么长时间内冀中军区扩军很快。而承担过冀中军区防务的120师,去的时候是6000人,6各月回去,就变成了21000人。

1, 冀中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相对发达。

2, 冀中地区地处平原,受到日军蹂躏更为严重。

3, 八路军第三纵队和120师,在冀中坚持抗战,战绩辉煌,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4, 冀中地区抗日武装较多,大都经过整编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斗争。

吕正操建立的人民自卫军,曾操率部攻 克高阳县城,歼灭伪冀东保安队和 高阳县伪自卫团近 1000 人。1938年冀中军区反扫荡中,又取得了毙伤日伪军 1000余人的战果。1940年,日军集中了7000日伪军进行扫荡,120师和第三纵队共同努力,以1500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近 3400 人。据不完全统计, 冀中军民仅在 1941 年就“作战 1100 多次, 毙 伤俘日伪军1 .4 万余人 ,缴获各种炮 13 门 、轻重机枪 27 挺、长短枪1700 余支 。”

冀中军区,在最强大的时候,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像一把尖刀横在了日军的腹心之地。日本人说,冀中是“八路军的兵站”,必须解决,于是发动了总兵力5万多人的五一大扫荡。这场扫荡,让冀中军区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半数以上的八路军指战员被打死打伤和俘虏,冀中军区大部分的军区机关和干部,转移到了北岳区。

到1943年,冀中军区重新整编精简,编为 6 个主力团和 11个地区队,其中就有一个团叫做28团。

冀中军区的主力团,后来在吕正操将军的带领下转移到了原属于120师的晋绥军区,吕正操也担任了晋绥军区司令员。所以,丁伟到晋西北抗战,其实是带着28团来的。而李云龙,如果还在386旅,那应该在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太岳军区的某一个军分区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斗力强大,冀中军区部队兵力扩充迅速

在战争时期,军队编制是不固定的。

抗战时,国军一个师就11000人。但是,国军一直存在吃空饷的事。一个师少个三四千人,很正常。戴笠也曾指出,云南各地中央军各师实际兵力只有八九千人。甚至,有些师只有三四千人。等打仗的时候,就虚报战损,号称伤亡四五千人。然后,再要钱要武器补充兵员。

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却不一样,在疯狂扩军。

新四军成立时,下辖4个支队10个团和1个特务营,共计10329人。到1942年2月,新四军已经下辖58个团!等抗战胜利时,兵力更是达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按照国军一个师11000人算,可以编制出28个师!

八路军成立时,只有三个师番号,每个师下辖2旅4团。可是,等抗战结束时,只八路军129师一个师,已经从13000人发展到30万人!

(吕正操)

丁伟属于冀中军区三分区28团,这个冀中军区是(第53军第388旅第691团团长)吕正操起义以后建立的。其基础不是老红军,而是起义的吕正操部(改称“人民自卫军”)和孟庆山组织的抗日武装“河北游击军”。战斗力跟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没法比的。

这两支抗日武装所处的冀中地区,属于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扩军非常方便。到1938年,冀中地区已经佣兵6.6万人:河北游击军下辖1个游击师、9个团的兵力;而人民自卫军更猛,下辖12个团、1个游击师以及3个游击支队。

这个扩军速度,让八路军主力部队都很汗颜。要知道,当年,八路军才15万人。于是,我党将游击军和人民自卫军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也是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由吕正操担任。大约六个月后,这个纵队扩编到十万人!

按照这个发展态势,丁伟的28团拥有三千人,绝对不是吹牛。但是,人数多不代表战斗力强。冀中军区扩军这么快,也是因为吸收了大量的原国民党溃军和散兵游勇。八路军也看出了冀中军区的问题,在1940年11月~1941年9月之间,将第3纵队分3批进行政治整军,去除军阀残余,纯洁组织。(1940年之前,第三纵队被120师挑走1万余人。)

1942年春,又进行了精兵简政,编出12个主力团。可是,没进行多久,日本就对我根据地进行五一大扫荡。新兵太多的第三纵队,伤亡很大。之后,除了一个24团继续留在冀中地区,其主力部队全部转移了。等到1943年初,第三纵队再次进行精兵简政,只留下六个主力团的兵力。

而丁伟去李云龙部队,就是在1940年春天,当时的冀中军区还没有“政治整军”,更没有精兵简政。虽然人数不少,但是,组织不够纯洁,军阀习气严重。平日里,也就打个游击战。冀中军区在丁伟走了几个月后,才开始政治整军。两年后才开始精兵简政的。此时,战斗力才增强不少。

再看李云龙的部队,是依托八路军主力部队发展起来的“编外团”。虽然,战斗力肯定比不上“772团”这样的主力团。但是,绝对比冀中军区的团级单位强太多了。以苍云岭突围为例,全团在李云龙指挥下敢正面硬钢坂田联队,可见其战斗意志顽强,标准的八路军军主力部队作风。而且,李云龙这个人很精明,把部队养的不错,各种装备不逊于主力团。

对于新一团装备好这一点,丁伟也是承认的。在后来的突围作战中,新一团一亮家伙,就把日军打蒙了。所以,新一团也是晋西北铁三角中伤亡最小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