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马和福特都放弃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为什么宝马和福特放弃了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
为什么宝马和福特放弃了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增程式电动车,说起增程式电动汽车,其实完全可以把它归类为插电式混动汽车。只不过它的电气化程度更高,学术上将其又定义为纯电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All Electric Range,AER PHEV)。
如果按动力系统电气化的程度来分类,下图就能很直观地体现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归类。
增程式电动汽车在汽车能源用电仅次于纯电动汽车,但它又不是完全依赖与电网提供能源,仍然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范畴。
即便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又分为混合型插电混动和纯电型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二者有何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车辆在“电量下降”阶段,两者的工作模式不同。
在电量下降阶段,增程式PHEV是以纯电动模式运行,保持发动机不开启,油耗为0;而混合型PHEV则在部分工况需要开启发动机来满足整车功率需求,会产生油耗。
接下来就讲一下,为什么宝马和福特都放弃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所要求的动力平台是常规平台无法满足的。研发增程式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巨大成本问题,是车企无法忽视的。
而大多数人又将其定位成燃油车型向纯电动车型过渡的车型。而车企的最终目标是转向彻底的电气化,在增程式电动汽车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和研发成本多少有些不划算。
国家政策使得新能源里面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增程式电动汽车所能获得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太小。
从而导致增程式电动汽车真正的潜力被忽视。
增程式电动汽车因为成本、技术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其最终售价不可能走廉价路线。就目前的别克VELITE 5售价在26.58万-29.58万之间,其现状就是成为4S店内的“摆设”而已;而宝马i3增程版40万出头的售价也让人望而却步;当传出理想智造ONE的售价将会起步于40万,就惹得一片争议。
增程式电动车是不错,但这价格,谁来买单?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当时雪佛兰的VOLT在2011年进入中国时,也是信心满满。然而接近50万的售价,最终也落得个了铩羽而归的下场。
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核心和问题
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相信大部分群众都没有概念,这与普通的电动车有什么区别?
一部分知道原理的朋友会非常不屑:“加个烧油的发电机,这算是脱了裤子放屁么?所谓的增程电动车,原理就是在电池电量快用完的时候,由一个烧油的内燃机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
那问题来了,干嘛不用内燃机直接驱动车辆,还要多此一举先发电,不是增加重量和复杂性么?
最重要的是,这样效率不是更低么?
关于技术问题,上月底我们AutoLab刚好试驾了一辆德国马勒用来作技术试验的增程电动车,在这个视频留言里,我觉得这位读者基本上把这个技术的核心,以及效率问题说清楚了。增程式电动车核心也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因为让一个小排量内燃机,工作在最佳效率转速来发电,再通过电力来驱动车辆,总体的效率比一个排量大的内燃机,经常工作在低效状态下直接驱动车辆还要省油。而普通混合动力是“燃油车”。我国相关的政策规定,“电动车”是不能用直接内燃机驱动的,但像增程那种间接驱动却可以,可以定义为“电动车”。
增程技术是靠谱的,品控要求更高
其实现在评价甚高,连续两年获得沃德十佳引擎的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它的原理就是与增程电动车类似,大部分工作模式下内燃机只负责发电,驱动车轮的是电动机。本田i-MMD混动就采用了采似增程的原理
但i-MMD有一项更高技术的设计,就是在高速巡航阶段内燃机不再发电,而是用内燃机直接驱动车轮,因为高速巡航时内燃机效率是最高的。
而正是因为有内燃机直接驱动这一步,所以本田技术法规里只能算“燃油车”,不能拿绿牌。
但技术上可以行得通,并不代表产品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出在品控。不是每一家车厂都能做到丰田、本田那样的品控。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上太复杂了,所以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以理想ONE为例,它在前引擎舱内集成一副1.2T直列3缸涡轮增压引擎+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
正是因为对增程器尺寸有非常大的限制,只有这一副东安的1.2T直列3缸引擎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可想而知这套紧凑的动力系统对散热和品控要求甚高。增程电动车技术复杂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现在增程不是主流方向,目前没有太多零部件厂商和成熟的技术支持。
这样一套没有经过充分时间考验的技术,它的可靠性怎么样要先打一个问号。
回顾理想ONE的历史,2015年下半年公司创立,在2018年10月理想ONE发布,一年后的2019年开始交付客户。对于一辆定位中大型SUV新能源车型来说,最多3年的开发时间可谓是非常快速,要特别是对于一家之前毫无造车经验的新公司来说。
要知道即使是换代速度最快的奔驰GLE,也需要4年时间。而传统车厂完全从零开发一款中大型SUV,至少要5~6年时间,而且是在几十年造车经验的积累,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下完成的。可能这就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速度吧。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理想汽车是一家很务实、很认真的造车新势力,我们也希望他们能解决技术和质量上的一切问题,让增程变得一帆风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