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现四十把“冲锋枪”吓跑盗墓贼(古墓挖出40把老式冲锋枪)

对于一般古人遗留下的物品,往往能明显感受出一种时代的落差感。

不过,能够惊世骇俗,媲美当代的古物,也并非不存在,就比如四川一千年古墓中的四十把“冲锋枪”。

所谓“冲锋枪”,并不是真正的枪,却和真枪形似结构亦似。它们的存在,让一些盗墓贼为之战栗,也令了解过的人心里有一种不真实感。

(古墓墓穴)

那么,这些“冲锋枪”究竟是真是假,它们又是如何出现在古墓之内的呢?

古墓现世“现代科技”

古人之墓穴,无疑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容易发掘出一些珍贵的文物。

而文物,蕴含着一定时期的人文历史、艺术与精神,吸引了一些历史或艺术爱好者。同时,也吸引了一群特别的人——盗墓贼。

对于盗墓贼来说,盗取文物是他们攫取利益的途径。为了满足金钱的欲望,他们不惜经常待在阴暗处,如蛇虫鼠蚁般游走至各个地区。

(某古墓出土的文物)

四川曾经的一支盗墓团伙,就是在这种利益驱使下组成的团队。他们共有三人,虽并非专业的盗墓老手,但也都多多少少有些经验。

在确定好古墓地点,商议好计划之后,三人就这样悄悄地展开行动。原本他们打算在计划当天,驾轻就熟地将古墓中的古物偷走。

然而,等一切都分工完毕之后,负责下古墓的一同伴突然发出尖叫差点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虽然古墓内充满未知,但毕竟作为盗墓贼,没点心理素质还不如回家种地,不过很快其他人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接下来,他们都被那个场景吓得浑身冒冷汗。

在墓穴深处的墓室之内,竟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十多支体型较大的“冲锋枪”。

古墓里有枪支,这可是闻所未闻之事,难不成这里根本不是古墓,而是一处军事秘密基地?

想到这里,三人不禁心觉不妙。早先他们就被警方盯上过,如今他们也无心顾及这些武器,几人索性快速地将古墓内部其他地方搜刮一遍之后,赶紧溜之大吉了。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三人常年盗墓违法且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虽有侥幸但却是悬崖上方走钢丝,因此不久之后,他们就被警方一一逮捕归案。

文物属于国家财物,受国家保护,一直以来,我国为惩治盗墓、贩卖文物等违法行为,未曾有过丝毫懈怠。几年里许许多多的盗墓贼相继落网,特别是号称“关中盗墓祖师爷”的姚玉忠也未能逃脱。

这些人无一不被判刑,甚至是被处以死刑。因此,这三人也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

在警方审讯的过程中,他们向警方透露出盗墓时遇到“枪支”,以期减轻罪责。不过,三人并非第一次作案,一切结果最终还是交由法院来判决。

(盗墓贼)

“冲锋枪”的真假

这次案件出现“枪支”,警方尤为重视。据疑犯所描述,古墓中出现的所谓“枪支”物品,似乎和现代冲锋枪十分相像,且数量不少,大约有四十支。

对于警方来说,如果疑犯所述为真,那么这件案子就变得严峻了起来。

于是警方立即与当地文物局取得联系,希望调用一支专业的考古人员,配合警方对该案涉及的古墓进行勘察。

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揭开古墓外部封土之后,他们注意到古墓外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盗洞。很明显,该墓穴曾有过多次盗墓贼光顾。

(考古人员)

考虑到此案重大,考古人员不敢有任何松懈,迅速对古墓展开抢救性挖掘。

根据墓穴内部构造及土壤分层的特点,考古人员推测,这所墓穴并非一座平民墓,且年份已久,极有可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不过还需对古墓之内的物品做进一步鉴定,才能推断出较为具体的年份。

进入墓穴之后,考古人员们皆是大失所望。如今的古墓内早已是空空如也,根本见不到任何完整且有价值的古物,更别提盗墓贼口中的“现代科技”了。

等到考古人员利用工具,小心翼翼地清扫墓室之后,最终却意外地在通往墓室内部的甬道中,找到一些残留土层中的青铜碎片。

(青铜碎片)

从这些碎片的外观来看,似乎是来自同一种器物。考古人员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带回去交由专业人士进行修复。

由于碎片并不完整,考古专家最后只能拼凑出大概。经过仔细研究和对比之后,他们发现,它和东汉时期的诸葛连弩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外形上看,诸葛连弩和现代的冲锋枪有些类似,虽然在历史上诸葛连弩不幸失传,但根据史料的描述,后人早已大致制作出诸葛连弩。

而盗墓贼口中的“冲锋枪”,是否真的就是诸葛连弩?如果是诸葛连弩无疑,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又是谁,为何其陪葬品中会出现这种武器?

(诸葛连弩)

“冲锋枪”之来历

想要了解这座古墓的主人,必先对这座古墓内部构造及遗物进行分析,可惜由于古墓遭遇过多次抢劫盗取,能留下的有用信息并不多。

通过一段时间翻阅资料,再根据现有信息进行比对之后,考古专家最终得出结论,这座古墓极有可能来自东汉时期。

而那些碎片的组成,应该就是盗墓贼口中耸人听闻的“冲锋枪”。目前考古人员的判断,“冲锋枪”其实就是诸葛连弩。

所谓诸葛连弩,虽冠名“诸葛”,但并非诸葛亮首创制作出来的,而是他在前人制弩的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制成。

(连弩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擅工艺的墨子,发明出连弩车,用以守城作战。连弩车属于大型机械装备,一般放置城墙之上,能够代替一般弓箭做到数十支弩箭齐发。

虽然连弩车比起一般弓箭效率较高,杀伤力较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多人协同操作搭弓射箭,以至于作战时会显得很笨重。所以在后期,连弩车逐渐退出军事舞台。

到了东汉时期,诸葛亮对连弩车进行进一步改进,在其外部构造上新增了箭匣及扣弦等,使得操作更加趋于自动化。

使用者只需压下机木扣弦,即可射出箭。而后,连弩上的箭匣又可及时补进新弓箭,得以实现弓箭连发。

(诸葛连弩)

不得不说,这样的构造与和操作,竟然与现代的枪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对后世人来说简直惊为天人。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段关于诸葛连弩的详细描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天工开物》中也曾提到,“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

由此可知,诸葛连弩在当时确实引起很大的反响。从事实来看,也的确如此,诸葛连弩杀伤力强,攻击范围能达到数百米,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强劲的军事武器。

诸葛亮命令手下制作出一批诸葛连弩用于军队之中,随后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从军队中挑选出千人作为新兵种,也就是“连弩士兵”。

在之后的木门伏击战中,他们利用诸葛连弩在战场上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当时正是蜀魏第四次对战,诸葛亮佯装撤退,魏国将军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趁机追击诸葛亮以期消灭其势力。

然而没想到是,蜀军在路途中早有埋伏,张郃等人不幸进入包围圈之内,蜀国埋伏已久的连弩士兵当即发射弩箭,彻底将张郃军射杀。

魏国发明家马钧,在得知诸葛连弩之后,忍不住称赞其设计精巧,杀伤力强。为了提高魏国的军事实力,他向朝廷大胆提出给军队配备诸葛连弩的建议。然而可惜的是,朝廷最终并未予以采纳。

(诸葛连弩)

除此之外,西晋名将刘弘,也曾评价过诸葛连弩。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军,刘弘深知武器的强弱对军队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诸葛连弩可以称为“神弩”。

虽然诸葛连弩被一些军事家看好,但由于构造过于复杂,很难做到大规模产出,再加上它的作战方式并不灵活,并没有得到各国朝廷内部的格外重视。

以至于诸葛连弩最终如曾经的连弩车一般,从战场上淘汰,久而久之,也逐渐从历史上失传了。

后世之人,根据魏晋时期的史料曾多次对诸葛连弩进行过还原,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诸葛连弩与现代冲锋枪极其相似,给人一种不属于那个时代的错觉。

(诸葛亮)

古墓主人之谜

那么,了解了古墓中的文物之后,再对古墓主人作出判断也更加容易一些。

古墓中能出现如此之多的诸葛连弩,想必古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相当高。在翻阅大量当地的县志与史料之后,考古人员最终锁定了一个人,只有他才有可能拥有如此之多的诸葛连弩。

而这个人,就是张苞。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他与关兴并称为“小关张”,他们二人能拥有此等称号,并非全部依附于父辈,而是他们的能力及影响力确实在蜀国能担当大任。

东吴大将谢旌冠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称号,然而在遇到张苞时,还是未能与之一战,最终狼狈逃走。吴将李异也曾与张苞难分上下,但在之后的宜都之战中,被张苞拿下人头。

这等年纪能如此有勇有谋,潜力相当大,再加上父辈的关系,刘备很是看好他们,他们二人也不负所望。

在夷陵之战中,若非张苞和关兴的死命保护,刘备将难以从此战中脱身;北伐战争时,赵云身陷敌营,最终张苞和关兴二人将赵云救出重围;攻占南安时,张苞以计引夏侯楙大开城门,刺死了假降的崔凉。

诸葛亮为此做出评价,张苞他们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假以时日势必会远超过他们的父辈。因此诸葛亮一直对张苞抱有很大期望,到了蜀国后期更是如此。

当时蜀国老将相继去世,国内已经是江河日下,人才凋敝,无人可用。而张苞此人有勇有谋,又年轻有为,正是蜀国完成北伐大业急需的猛将之一。

然而可惜的是,蜀军二次进祁山时,张苞不幸死在了战场,诸葛亮听闻此事之后,当场口中吐血,从此卧床不起。

诸葛亮反应如此强烈,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蜀国的前景已经彻底不再抱有希望。

原本,蜀国虽然逐日凋零,但只要有张苞在,诸葛亮便有信心带领蜀国实现春秋大业,而张苞的死将使战胜无望,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场重大的打击。

(剧中诸葛亮)

而且,张苞除了军事能力之外,还是刘备的小舅子。诸葛亮始终把张苞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多年带领他随军作战,如今刘备所托的江山大业未成,有潜力的人才却先逝世,这让诸葛亮如何能接受。

在张苞下葬那天,诸葛亮将平生所作的诸葛连弩作为陪葬品葬入张苞的墓中,这是出于对张苞的重视,也是对张苞之死、北伐大业未成耿耿于怀。

结语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_骚(这个词不文明)数百年。东汉末年人才层出不穷,诸葛亮若非有过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决计不可能从中脱颖而出。而张苞若非有勇有谋,也不可能赢得诸葛亮的认可。

而张苞墓中曾出现的诸葛连弩,不仅是那个时代二人之间的真诚情感交织,更是蕴含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探古墓观古物,让历史变得更为真实,也变得可以触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