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绘制第一幅世界地图,清朝政府愚昧到什么地步呢?(明朝世界地图:揭示清朝政府的愚昧程度)
明朝世界地图:揭示清朝政府的愚昧程度
看了大明朝绘制第一幅世界地图,才明白,清朝政府愚昧到什么地步
推荐语:1840年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让人都无法忘却的事情,那就是一向认为实力十分优秀的清朝皇帝被化外蛮夷的英国狠狠地虐打了一番。在这个事情出现后,道光帝十分惊慌,为了了解推翻自己的人,他接连问了大臣几个问题,那就是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哪?国家面积大不大?是否和俄有相邻关系,与中国的边境是否有路可走?俗话说的好,掌握到对方的有利信息,才能更快的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何会愚昧到这种程度呢?其主要是因为明朝人画的一张地图。
利玛窦出现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实力虽然仅次于封建社会时期,但是其统治者愚昧程度也比其他社会时期的君主要多得多。当时清朝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国家十分强大,所以便选择封闭自己的国家进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清政府本不该落入如此境况。在明朝早期的时候,西方的一些知识已经被利玛窦传播进来。
1583年的时候,有一个意大利国籍的传教士进入中国,他就是利玛窦。在利玛窦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他四处宣扬天主教。因为利玛窦的宣言十分有依据,让很多人都人都心甘情愿的加入其中,成为天主教中的一员,包括当时的知名人物徐光启和杨庭筠。
随着利玛窦宣扬的次数越来越多,皈依天主教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获得了很多官员的支持。在获得官员的支持后,他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让官员推举他去面圣,将天主教从上层逐渐传递下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宣传计划。后来,经官员推荐,他在1601年的时候获得了进宫献礼的机会。
地图初现
在准备面圣的时,因为利玛窦想要通过皇帝的对自己的喜欢获得重视,大肆推行天主教,所以他准备了很多贡品,其中有他最心爱的天主像,也有一些西方的时钟,还有一个特别的贡品,那就是《万国图志》。《万国图志》是一份世界地图,它是由大航海运动中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对世界的探索,绘制出的原始地图。
由于当时中国人的概念仍然在天圆地方的框架中,所以在皇帝看到这个册子的时候,只觉得上面的图案十分新奇,便吩咐下人将其做成了丝帛地图作为装饰品分发给自己的子孙。在这次利玛窦进贡的事情中,因为皇帝对地理的无知,利玛窦并没有得到重视,他想以此传播天主教的计划也暂时放一段落。
地图再现
1602年的时候,利玛窦在起心思,他将自己曾经的《万国图志》交给了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在李之藻的帮助下,他们将曾经旧的地图进行了升级,绘制成了《坤舆万国全图》。由于当时的科技并不是十分发达,所以在绘制地图上也比较困难。其所有国家的资料可以说是靠拼凑而成。
在拼凑地图的时候,由于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国,所以绘图者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的爱好,将中国尽量放在了世界的中间位置。虽然地图绘制完成后,中国的位置凸显出来了,但是,对于清朝统治者很多国家却增加了一丝不满,毕竟清朝统治者在对外来使臣时十分高傲,也不会使用外来的东西。
《坤舆万国全图》给我们传递了各种地理信息,告知了各个国家所处的位置。除此之外,利玛窦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明白,还在地图上各个国家写了很多解释,介绍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国家情况。当这个图印刷完成,再次出现民众面前的时候,一些有学问的人被惊到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让民众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自己所呆的地界。
错认地图
在这个地图上,很多地方的情况都被标示的一清二楚,其中最为详细的就是欧洲地图,因为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所以他也对自己所知道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当这个地图频繁的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一些积极分子开始接受其中的描述,了解除明朝以外的地方。
然而,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命运同他们开了个巨大的玩笑,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让这些知识分子变得满目自信。在接触了这么多地理知识后,知识分子们竟然盲目地认为西洋各个国家都是分布在印度洋附近,对于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记忆也开始胡乱对号入座。不得不说,尽管在学习这么多地理知识以后,知识分子的这种盲目自信,仍让他们在地理上表现的十分无知。
其实,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可能很多人手中都会有一份明朝时期的地图,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提起重视。如果清朝统治者当时没有将这份地图抛之脑后,那么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也不会提出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让人觉得他愚昧至极。
总结
清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覆灭是必然结果,他们的高傲让他们选择闭关锁国,对除了自己国家以外的事物选择视如无睹。古人曾经说过,如果想要轻易的打败敌人,那你就必须要了解敌人的全部信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坤舆万国全图》出现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置若罔闻,而是选择仔细研读,那么他们必然不会到达如此情况。除此之外,我们必须牢记落后必定会挨打,如果一味的以现在的成就而自居,甚至选择停滞不前,那么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清朝的闭关锁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深思,一份清朝地图让我们看到了统治者的愚昧。如果再给清朝统治者一次机会,会不会也就是这样的情况呢?
中国在明朝中期全面落后世界的例证,并在清朝延续落后状态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世界的?是清朝么?明朝晚期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正是中国自明朝中期全面落后于世界的例证!
从科学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顶级知识分子阶层压根儿没有科学意识。他们痴迷于研究社会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自然世界规律探索少之又少,拿个著名的故事做例证。《两小儿辩日》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命题。孔子不能回答很正常,但从孔子开始之后两千多年,这个故事可谓读书人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试图去解释这个现象。说到这个故事都是为了反映圣人的胸怀。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态度是无知不可怕,因为无知而恼怒就有点丢范儿了。
但好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技术层面上中国并不落后,而且大部分时代是领先的。真正落后就是郑和下西洋结束之后,西方文艺复兴以及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对应就是明朝中期。明朝的火器,在朝鲜反击日本用的火枪,袁崇焕抗击清军用的大炮都是在欧洲人的传授或者指导下生产改进的。前面说的世界地图也是欧洲人的主要功劳。大科学家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也是在欧洲传教士指导下进行的。还有我们现在常用的二十四节气用太阳入射角来定义的方法也是外国人首先提出的。明末清初,我们的天文预测,主要也是依靠欧洲科技来进行。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明朝我们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但明朝的落后不能为清朝的落后背锅。因为清朝之后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倒越来越大。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英国远征军从广州到南京如入无人之境,清朝皇帝大臣们还不知道这个英吉利来自何方。二百多年前明朝的地图被压在箱子底无人问津。
林则徐目睹了西方的强大,觉得编撰一本地理书向中国介绍世界太重要了。于是组织人编撰《四洲志》,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被发配,将编撰地理书籍的重任委托给好友魏源。魏源耗尽心血写成巨著《海国图志》,可惜的是居然在国内没啥太大反响。过了二十年,日本面对美国开来的黑船,也和林则徐有了一样的想法。想了解世界地理。他们在中国找到了海国图志,立即大量购买运回国内。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本著作为日本推开了放眼世界的窗口。又过了二十多年,强大起来的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击败清国,正是进入列强行列。
中国则坠入了半殖民地深渊,面临被瓜分的生死存亡之地。戊戌变法时,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中国艰难的地理启蒙被清朝整整耽误了一个朝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