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会写信邮寄吗(现在还有人写信从邮局寄么)

当然还有人会写信邮寄

明明一个电话,或者一条微信就可以让远隔千里的两个人聊得不亦乐乎,他偏偏选择这种古老的联系方式,着实让我这个怀旧的人满足了一把内心对过往的怀念。还是老朋友懂我。

细想起来,写信已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花上五分钱的信封,再贴上两毛钱的邮票,就可以把对亲人、同学、朋友抑或恋人的思念,寄托在两三张信纸中,乘上呼啸的东风,直达对方手中。

记得小时候,每当家里收到来信,一家人立刻围拢上来,从寄件人的笔迹和地址就能大致猜出是谁的来信。母亲小心翼翼拆开,叫大哥或者我从头至尾读完。信中若是特意提到谁,可以炫耀几天。

长大后,渐渐明白了人情世故,开始模仿大人写信。我记得第一封信是在初中一年级时,写给父亲的。

父亲在矿山上班,一个月难得回一次家。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想给他写封信。没有信纸,从笔记本撕下两张纸,把家里的庄稼收成、兄弟三人的学习以及母亲的挂念,一字不漏写上,认真折叠好,装进信封里。没有胶水,从饭盒里捡几颗米粒,加一点水揉成糊糊,把口子封严。

信寄出后,一种莫名的期待伴随左右,一到下课时间就去校门口溜达,希望遇到骑着绿色自行车,挎着绿色帆布包的邮递员出现在门口,大声喊出“××的信,快来拿”。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一次次失望而归,心情十分低落。一天放学时,却看到父亲坐在屋里等我们回家。

父亲跟母亲说起我给他写信的事,夸我懂事了,字迹工整,特意奖励我一块钱。我心里甜蜜蜜的,心情豁然开朗。

长大后,因为学业和事业,一家人聚少离多,书信成了彼此间最重要的联络方式,字里行间,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声温情的祝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激起心中的涟漪。那些朴素却饱含亲情的话语,看似一行行工整或龙飞凤舞的铅字,实则是抹不去的一份份思念。

如果“家书抵万金”,同学朋友间的来信,则是“一行书信满腔情谊”。

那时的同学之情纯朴无瑕,一块上学放学,一起排队打饭,挤在一个床铺睡觉,相互间有说不完的话。初中毕业后,大家留下家庭地址,依依不舍告别,各奔东西。

我选择在黄石读中专,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想念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不自觉拿起笔和纸,给要好的几位同学写信。每当看到学校门卫室窗台摆放有我的信,如拾宝贝一般,迅速装进口袋,匆匆回到宿舍,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然后跑到教室,以最快的速度回信。

有时顾不上吃饭,步行到邮局,听到信件在邮筒里“咚”的一声,心也随之扑通一下。

三年的中专生涯,写信收信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次喜悦,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鼓励。因为书信,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友谊,就像这次收到老同学的来信,时光跨越了二十年,同窗情谊一辈子不变。

我的婚姻,也因为书信,烙上了“鸿雁传情”的印记。

我与妻子是初中同学,毕业多年后偶然相遇,从此念念不忘。由于不善言辞,我选择用最原始的方式,写信向她表白。

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飞向并不遥远的小县城。信中,有问候,有关爱,有嘱咐,有祝福。从开始的旁敲侧击,“欲盖弥彰”,一步步“胆大妄为”,直抒情意。有时为了一句话,搜肠刮肚半天,直到满意为止。

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她,终于给我回信了。看着信中娟秀的字迹,质朴的话语,忍不住心里怦怦乱跳。

就这样,书信成了我们之间最美的期待。在一封封飞来飞去的信中,我俩的心越贴越近,情越来越浓,两年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如今一晃结婚快二十年了,我还悉心保留着当初的一袋子情书,它见证了我和妻子相聚相爱的全过程,弥足珍贵。

随着时代发展,电报和书信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家热衷于通过电话、邮箱、微信、QQ等,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以至于有人发出感慨,书写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22年,正读高三的女儿进入关键阶段,有段时间思想比较消沉,思来想去,我决定给她写一封信,跟她交流关于人生理想和梦想的话题。

我将这封信整理后发表在了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年级主任特邀请我在家长会上跟师生分享。

也不知什么缘故,那天坐在广播前,思绪万分,读着读着流下了泪水。也许是我的一腔父爱感动了女儿,她开始端正学习态度,成绩明显提升。

印象中,这是我时隔二十年后手写的第一封信,连同过去保留下来的很多信件,都珍藏在书房里,成为回忆的调色板。

就像这早春的风,吹一吹,令人神清气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