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娶媳妇有什么传统习俗?

在我的农村老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封闭落后,接受现代文明少,不但农业生产沿袭传统的农耕方式,而且娶媳妇也基本上沿用传统礼仪。从男方“请媒人”到“娶媳妇”,要经历以下过程。

一,请媒人。男方的父母看中哪家姑娘了,要请一个可靠的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一般都是能说会道之人(男女均可)。

二,提亲。也叫“取同意”。先由媒人带话给女方家,表达意愿,女方如果不同意,会说“姑娘还小,还要等几年”;女方如果同意,会说“树大要分桠,女大要离娘”,媒人就带上“遮手”(不能空手上门)的礼物(男方备的),正式到女方家提亲。媒人在女方家,会说男方家如何有家教,“男娃儿”如何孝顺,如何勤快等。

三,讨年庚。也叫“递书”。即先由男女双方将生辰八字请人写在纸上,交由媒人权衡,看男女有无相克、忌讳之处。如果没有,女方即通过媒人,向男方“派茶”。这次的礼物有点“重”,有“猪肉条方”,鸡蛋,红糖,面条,衣服布匹之类,价值两三百元,相当于公职人员好几个月工资。男方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了,封在套红信封里,一起交由女方父母收下。

四,订婚。也叫“装香”。女方通过媒人,向男方开出“彩礼”单子,定下“订婚”日期。这次男方需要准备的“彩礼”份量最重,一般要花费人民币一千多元(相当于公职人员一年半的工资)。“订婚”那天,由男方组织人马,在媒人的牵引下,挑着“彩礼”到女方,男方“子弟”要在女方家香案前烧香烧纸,磕头,完成一系列仪式。女方要组织家族中的人,陪好男方家来的人。

五,定“期程”。即约定双方嫁娶的具体时间。由媒人在双方穿梭,约定大婚的黄道吉日。

六,嫁娶。

第一天,女方姑娘“开声”哭嫁。在女方家族中嫂嫂的陪同下,姑娘开始哭嫁,用毛巾新帕子捂住脸,第一声哭道:“我的妈哟,呜呜呜呜呜,我的耐烦的父母啊!呜呜呜呜呜。”姑娘要哭得伤心,表示离不得父母。

哭完了父母,就哭家族中长辈,然后是同辈人。受哭的人都要打发姑娘喜钱,也叫“开口钱”。

姑娘在开哭前,已经将长发梳成髻,包了帕子,换了新衣,已经成了“新媳妇”模祥。女方家的帮忙人早已到了女方家,开始办厨了。女方家的香盒上已经燃烛,姑娘的陪嫁(上了红油漆的木制家具,床上用品,厨房用品),也在堂屋摆出来了,一派喜气洋洋。

第二天,女方家办“正酒”,四方亲朋扶老携幼,纷纷来吃酒。一般先送礼,后坐席吃酒。重要的客人来了,不但送礼要重一些,还要放鞭炮,以添喜庆。

每来一个亲戚,姑娘都要哭,表示不舍之意。客人受哭,一般要打发姑娘几角块把喜钱。

第二天下午,男方家迎亲队伍到了。在“礼生”(司仪)主导下,媒人将男方抬来的最后一批“茶礼”点交给女方家。这次“茶礼”也要花将近六七百元,相当于公职人员大半年工资。

男方人马到时,要有吹打,鸣鞭炮。女方家族中人要小心热情陪男方来的人。

第三天早上,先摆酒席招待男方来迎亲的人(也称“伕子”,帮人娶媳妇称为做伕),然后,唢呐锣鼓齐鸣,鞭炮喧天,已经哭了两天的姑娘最后哭一次父母,在女方司仪的主导下,将姑娘交给男方来的女司仪,女司仪将新媳妇(只有将人交给男方来的人,才能称新媳妇)牵上花轿,男方男司仪口念台词,招呼起轿。女方仪式到此结束。

去男方家的路上,扛(或抬)陪嫁物资的人可以走在队伍前面。女方送客(专送姑娘的亲人,姑娘父母不参加)走在花轿后面,吹鼓手走在花轿前面,不能混乱。

花轿到了男方家后,男方家的仪式开始了。(男方家早已准备就绪,鲜红的对联贴满房屋柱子,香盒上点了红烛,帮忙的乡亲们人进人出,同样唢呐锣鼓齐鸣,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

牵新媳妇。由男方家专门的“牵媳妇女客”从花轿上牵下新媳妇,新媳妇撑着伞,一起缓步走到男方家大门前。身上披红的新郎已经站在大门里边,一把接过新媳妇手中伞,让开,牵新媳妇的女客将新媳妇一把牵进新房(因为扛陪嫁的伕子到的早,床铺早已用女方打发的新铺盖、新床单铺好了)。

磕头。女方送客到了,新郎要在堂前,一一给女方送客磕头,客人受头后,要主动将新郎拉起,再下一个。然后送客被男方家的陪客请进另一处屋里,招待烟茶,瓜果。

烧纸。新郎要在香盒前,摆上酒菜,郑重其事地为祖宗烧纸,磕头。门外鞭炮大作。

摆酒席。烧纸完毕后,才能摆酒席。来男方家吃酒的人已经到了,人山人海的,先送礼(主要是礼金,专门有人登薄子),后坐席。酒席桌子要摆满整个院坝,吃完一轮,再摆下一轮。

与此同时,在另一屋里陪女方送客的酒席也开始了。下酒菜要安排得丰盛一些,几张桌子连起来,摆满了。男方陪客的男子一般都能喝会说,女方来的送客也有场面人物,双方借助酒兴,互致祝词,你敬我回,你恭我维,气氛也是热烈的。

送“送客”。送客的酒席结束后,送客们要到新房,与姑娘(女方的人只能这么叫)说句关心的话(一般都是孝敬公婆,与丈夫和和睦睦过日子),便出门与男方家的人告别。新郎要燃放鞭炮,将送客送出村口。

拜天地。唢呐锣鼓大作。在司仪的主导下,新郎新娘要跪在堂前,拜祖宗,拜父母,双方给父母敬茶敬酒。父母面对下跪的儿子儿媳,说一些劝勤劝俭、夫妻要和睦之类的关心话,有的婆婆娘还会送儿媳一件首饰之类的礼物。

拜天地后,男方聚亲仪式结束。吃酒的客人还在来,酒席继续摆。晚上闹新房,一般都是女人孩子去讨新媳妇的一把葵花籽,几颗糖。新郎一般不在场,成年男子也不参加这些热闹。

结束语:这种具有宗教虔诚般的农村古老结婚仪式,在文革中被作为“破四好”禁了一些内容,改革开放后又全部恢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人们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结婚,没有这么复杂,大大简化了程序。近几年地方文化部门为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收集这些习俗。可惜他们没有问到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