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发现的?(武则天的墓道口是怎么发现的)
1958年,陕西乾县两个农民在梁山炸山采石,突然炸出了几块石条。拿起来一看,上面雕刻着花纹。两个农民面面相觑:“难道我们找到了女皇墓?”
两个农民所住的村子背靠乾陵,村里人都知道,这里是武则天和唐高宗两位皇帝的合葬墓。女皇武则天的传说流传甚广。
中国有三大诡异的皇陵,一座不敢挖,秦始皇陵;一座找不到,成吉思汗陵;一座挖不动,就是武则天的乾陵。
为什么说武则天的乾陵挖不动呢?这是多如牛毛的盗墓贼亲身经历所得出的结论。
一、数不清的盗墓贼铩羽而归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向往的朝代,国力丰盈,万邦来仪。
而武则天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巅峰时期,作为一代女皇“则天大圣皇帝”,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财富可想而知。
唐高宗李治临死前,特意留下遗言,要将生前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他陵墓中随葬品的价值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3。
武则天驾崩后,又带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3。
如此庞大的财富,吸引着前赴后继的盗墓者。从唐朝开始,盗墓者就频频光顾乾陵,妄图能够从“则天大圣皇帝”庞大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鸡鸣狗盗之徒数不胜数,带着类似“摸金校尉”官职的官方大盗也不少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人。
1】唐朝末年,战火纷飞,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屡次应试进士却名落孙山的黄巢揭竿而起。
恰逢河南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黄巢起义几乎一呼百应,很快就聚集了数万难民,号称“冲天大将军”。
他一路长驱直入,进入长安,立国号“大齐”。
黄巢起兵后,因为军队扩充太快,军资匮乏,于是打起了乾陵的主意。他带着40万大军直奔乾陵,想盗取稀世珍宝来扩充军资。
因为梁山西侧碎石很多,黄巢认为这些碎石是此地大动工程的证据。因此带着40万人日夜挖掘,几乎挖空了半座梁山,挖出了一条40多米深的深沟,可是仍旧一无所获。
当黄巢下令继续挖掘后,山上山石滚落,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农民军们以为神鬼显灵,吓得扔掉锄头铲子,落荒而逃。
就在这时,唐朝军队再次集结起来,向黄巢发起猛烈进攻。黄巢只得选择放弃挖坟掘墓,匆忙迎战。
黄巢带着一帮农民军蛮干,对陵墓结构根本不懂,完全挖错了方向,即使再挖深几十米,也无法找到乾陵。
这条深沟如今仍然清晰可见,被称作“黄巢沟”。这似乎是黄巢的一道耻辱沟,千百年来被后人嘲笑,认为他是史上最愚蠢的盗墓贼。
2】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掌管陕西一带。
在他任职7年的时间内,利用职务之便,将唐朝的18座皇陵一一光顾。在挖掘乾陵之前,关中的17座唐王陵墓已经被他盗掘一空。
《资治通鉴》记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温韬盗陵百无禁忌,常常带着兵众光天化日之下大行盗掘之事。
他只看中金银珠宝,对于唐王陵墓中那些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不屑一顾,往往撕掉书画上装裱的绸缎,而扔掉书面。真是“买椟还珠”的情景再现。
因此,大批典籍书画就这样经他之手被毁。另有大量珍贵文物流传民间,不得所踪。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
温韬将17座王陵中的珍宝收入囊中后,将目光瞄准了乾陵。
他找人掐算了黄道吉日,带着5万人上了梁山。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山下时,还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等温韬上了山,就立即狂风大作,雷雨倾盆。待他们仓皇跑下山,风雨立即停止,碧空如洗。
温韬本不信这个邪,又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带人上了山。没想到与前一次一样,他刚到山上,风雨立即大作。如此三次,温韬只能认命,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警告,不得不放弃盗掘乾陵。
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
温韬盗掘唐陵引发众怒,留下恶名,最终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抄灭满门。
3】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陕西军阀孙连仲受到孙殿英盗掘慈禧、乾隆墓地的启发,为了筹集军饷,将目标对准乾陵。
特别是孙殿英获得许多奇珍异宝后,尽管受到满清遗老的严重抗议,却因为有钱贿赂上司,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反而还升了官。
这让孙连仲更为动心,传说乾陵中的宝贝比清东陵中的更为珍贵值钱。孙连仲决定效仿孙殿英盗掘皇陵。
于是,他借口要在梁山上进行军事演习,封锁了梁山,带着一个团的兵力四处炸山。
一连炸了半个多月,愣是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而当他们继续满山寻找乾陵入口时,忽然下了好几天的大雨,雷电交加,军中谣言四起,都说武则天显灵了。
孙仲军眼见军心摇动,只好放弃掘墓的想法,败兴离去。
在威力强大的热兵器时代,武则天的乾陵依然未能受到分毫损伤。不得不说,则天皇帝选择的皇陵确实是被上天庇护着的。
那么,为什么武则天的墓地如此神秘?这么难找到呢?这不得不提到两位风水先生的故事。
二、史上最牛的两位风水先生的共同选择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天文学家李淳风、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因此作了《推背图》一书。此书被后世相术者奉为圭臬。
袁天罡的相术预测之名在唐太宗贞观初年就已经名扬天下,他的预测准确度极高,唐太宗对他深信不疑。
传说武则天两岁的时候,正巧被袁天罡见到。袁天罡一看她的面相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李淳风也有一个关于武则天的预言,据说贞观22年,太白星显现出异常天相。李世民问李淳风,这是什么征兆?
李淳风说: “不出三十年后,女主武王,武代李兴,而且还要诛杀李唐皇室的子孙。”
当时李世民要将宫中跟“武”沾边的人全部杀死,后因李淳风一再劝说,逆天而行会受到惩罚,李世民只好作罢。
总之,这两位的风水预测之术被传得神乎其神。笃信道教的武则天对两人颇为信任,将选墓之事交由两人完成。
历代帝王在选择陵墓时,都是费尽心思的。墓地风水不仅要有利于自己坐稳江山,还要保证自己死后能够永享尊荣,更重要的是,还得庇佑子孙后代江山永固,顺利昌盛。
为了尽快选到合适的陵墓,袁天罡和李淳风分头行动。
袁天罡一路奔波,四处相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墓地。正在内心悻悻之时,走到了关中。
这一晚,袁天罡半夜出来看天象,突然发现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龙气大胜。于是,袁天罡急忙跑上山峦,找准方位后,在最佳地埋了一枚铜钱,做了个记号。
另一条线路上的李淳风,在正午太阳当头时,看到一座奇怪的山,掐指一算,风水极佳。
李淳风立即上山观风水,摆了八卦阵,在吉穴之地插了一枚发针。
武则天得到两人的复命后,命人去吉地查看。大臣到达梁山后,扒开浮土,愕然发现李淳风的发针插在袁天罡的铜钱钱眼正中,当时就惊得目瞪口呆。
大臣再仔细观察梁山,整个山形像一个平躺的美女,身形婀娜,当地人称为“睡美人”。在主峰下修建陵寝,阴气压倒阳气,非常有利于女皇。
除了风水极佳,以整个山体为陵墓,盗墓贼找不到墓道的话,很难挖穿整个山体来进行盗墓。安全性极高。
于是,武则天开始在此修建陵寝。她先后调用了20多万人,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寝,从半山腰开始凿山建穴。
300多天后主要工程竣工,唐高宗进入陵寝安葬。
接着,后续工程继续进行。直到22年后,武则天驾崩后也安葬在这里,乾陵封上墓门,从此隐匿在崇山峻岭中。
一直到1958年,两个农民在炸山采石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刻有雕花的石条。
作为在此地生活了数代的老百姓来说,乾陵的种种传说几乎都耳熟能详。他们立即意识到自己可能炸开了武则天的墓地,于是急忙向上级汇报。
县里的领导得到消息后,竟然不敢相信:孙仲连带着那么多人用炸药都找不到乾陵入口,两个农民就能找到?
没想到省里的考古学家将山上的碎石清理干净后,沉睡了1200多年的乾陵墓道终于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原来,乾陵的地宫墓道就在梁山主峰东南的半山腰处,由1.25米长的石条从南向北顺坡填塞。石条共39层,大概有8000多块,石条之间都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缝隙间用铁水浇灌。
仅仅初露真容的乾陵墓道就花费了如此多的心思来进行加固,使得墓道与山体融为一体,难以辨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三、乾陵中到底有什么?乾陵墓道的发现,就好像掌握了打开乾陵的钥匙。用炸药炸开墓门,进入墓室应该并非太大的难事。
于是,很多人好奇心大动,想要打开乾陵,亲眼目睹这样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看看传说中的一代女皇陵墓中到底有什么?
但是,睿智的周总理并不同意。他非常清楚,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完好地保护整个乾陵的风貌,特别是陵墓中的书画、丝织品,在打开陵墓的一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这些顾虑是有前车之鉴的。1956年,明朝第13位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刚刚打开时,无数的金银玉器、书画典籍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让在场人员欣喜异常。
可是高兴劲儿还没有持续多久。考古人员就惊讶地发现,曾经鲜艳的陪葬品褪去了色彩,很多价值连城的物品在大家眼睁睁的注视下,迅速风化损毁。
当时考古界达成一个共识:绝不轻易开挖帝王陵。于是,周总理批示:“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让后人完成。”
那么乾陵中到底有什么?千百年来引得众人纷纷猜测呢?
1】唐高宗和武则天将大唐盛世2/3的国家财富带进了陵墓,当时全国的顶级珠宝都藏在乾陵中,不计其数。据专家估计,乾陵地宫中的金银珠宝至少有500吨。
2】唐太宗李世民临死前,曾经留下遗言,要将他最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入棺中,枕在脑下。可是当他的昭陵被温韬挖掘后,温韬的宝贝名册上并没有这本举世闻名的字帖。
一种猜测是《兰亭序》已经被胸无点墨的温韬毁了。另一种猜测是,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喜欢书法,很可能这本《兰亭序》并没有带入昭陵,而是在武则天的乾陵中。
3】无数经典古籍将重新验证或者改写历史。其中有《垂拱集》和《金轮集》,里面记叙了唐高宗、武则天两朝的许多重大宫廷事件,可还原武则天生前的很多史实。
另外,武则天崇尚道教和佛教,墓地中应该有《华严经》、《楞伽经》、《涅盘经》、《大云经》等经卷。
4】武则天将她少女时候的画像带入了棺中。此画像为大画家阎立本为她所作,也是武则天最喜欢的一幅写真画。
四川乐山大佛和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根据武则天中年时的容貌雕塑的。一代女皇少女时候的真容显然更让大家好奇。
5】其他壁画浮雕、丝织品、上官婉儿的手迹等等物品也一定精美异常,引人期待。
这些猜测只是乾陵陪葬品的冰山一角,能够目睹冰山全貌该是多么惊世骇俗!不能开挖乾陵,很多人表示遗憾,郭沫若为此赋诗一首:“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
四、乾陵留下了哪些难解之谜?作为“历代诸皇陵之冠”的乾陵,有很多云遮雾绕之处,那些围绕着乾陵的传奇和故事一直没有结束,很多难解的谜题也引得后人议论纷纷,不断探寻真相。
1】武则天的无字碑
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掌握了最搞的权力,势必引起相当大的争议。
不可否认,武则天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她十分善于管理国家,免除苛捐杂税,与民为利。特别是开创了自举、武举等制度,广纳贤能,让更多平民出身的普通人能够展现才华。
《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可是,她的残酷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巩固统治,武则天戕害宗室子弟,打压异议大臣,崇尚严刑酷吏,不少人因此冤死。蓄养男宠给予实权,搅乱朝堂……
唐高宗李治逝世后,武则天亲自撰写碑文,对李治歌功颂德。而轮到她自己,却为自己立下空无一字的墓碑。
千百年来,对武则天立无字碑众说纷纭。
有人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特殊性,千古女帝留下千古谜题。也有人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远胜其他皇帝,一块石碑无法记录她的全部功绩。还有人说,武则天认为个人的功过是非由自己书写有失偏颇,应由后人去评论。
2】61个无头石像
李世民去世时,有许多蕃臣想来吊唁,却被无情拒绝了。到了武则天时代,直接将蕃臣制成石像立于陵前,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可见武则天的野心之大。
可是奇怪的是,武则天陵前的蕃臣石像却都是无头的,只留有躯干经历悠悠岁月。
有人说,石像无头是盗墓贼干的。明末清初以及民国时期,大量西方人来中国倒卖文物。可是乾陵石像重达千斤,盗墓贼只好把石像的头割下来,进行倒卖。
还有一种说法,明末清初时,外国使臣到乾陵游玩。竟然发现自己的祖先在给唐朝皇帝守陵,感觉有辱国格。因此想出一招妙计,夜间在附近农田毁坏庄稼,白天散播谣言,说是石像成精了。于是当地农民信以为真,将石像的头砍了下来。
最为靠谱的一个说法是,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过一次特大地震,而乾陵正处于震中。石像的脖颈处最为脆弱,在地动山摇之时,脖颈折断,头滚落了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