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算不算心理异常?(青少年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家长应以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为主,引导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青少年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家长应以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为主,引导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导语

叛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这种心态的变化又会显得尤为突出。尽管这种心里现象让很多家长或老师感到束手无策,但在发展心理学中,叛逆心理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针对它的产生机制、表现形式以及对应方法,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逆反心理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像成年人转变的开始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当自己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凡事总喜欢跟自己“唱反调”或是“对着干”,那么此时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出现了发展心理学中的逆反心理。同时,在生理上,也进入了发育阶段。

尽管我们经历的年代不同,教育方法的不同,接受的客观世界文化也不相同,但最主要的成长过程是一致的。

回首自己年轻时的身心转变,确实存在这种“既独特,又相似”的特殊阶段。虽然与孩子内心所想的内容不尽相同,可是当时与自己父母的那种“你偏让往东,自己偏要往西”抵触心理惊人相似。

其实,这种逆反心理是普遍的,它广泛存在于由儿童时期向青春期转变的这个阶段中。

1、在父母面前,不再是那个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乖宝宝,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态度。

2、在自我决策上,依从性逐渐变差或消失,形成了自我意识,善于自我决定。特别是自我外表形象与着装上转变尤为突出。追求风格,追求个性的性格逐渐形成。

3、对既定事实、真理以及传统观念,表现为不盲从,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建议。

4、认定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的事实,厌恶别人(包括父母)在自己学习、思维、生活等多方面的干涉与管理,彰显自我独立的性格。

小结:

从以上四个主要方面,假设家长不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们,或许每一个表现形式,都是一个人从懵懂向成熟转变的过程。

而我们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是知道这些转变过程的重要性。期望孩子最起码能有一个较为稳妥的转变过程。

一、缺乏换位思考与方法,是家长的心结

1、传统思想是导致家长少有换位思考的根源

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传统思想是什么?其实用简单的一句话去概括:就是“我是你父母,你就得听从我们的意见。”

而处于逆反心理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态度时,抵触心理会占据整个人的自我意识,即便再明白对错是非,也得抱着“必胜”的心态跟父母“拼到底”。

同时,父母面对孩子的抵触,更多的是束手无策,也无法在不理智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方法。最终只能用拳脚相加这种粗暴的形式去结束争端,重塑传统思想下的家长专制。

2、对孩子教育上的单一化与自私化

往往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时,家长的脑海中容易产生这两种想法:

3、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

回想一下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时间,大都集中在初中阶段,同时家长的年龄普遍在40岁前后,而这个阶段,家长的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也是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阶段。

所以,由于各种压力因素掺杂在一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与孩子共处与沟通的时间。往往都是在问题突出或者将要爆发的时候才引起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家长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沟通的方式。

4、社会与学校的客观原因

我们知道,社会与学校相对于家庭来讲,都是一个群体方式的存在。既然是群体的形式,那么就存在好与不好的两个方面。

孩子在身心向成熟转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种客观事实的影响。

那么,社会文化向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引导,校园文化向勤劳善学的角度去培养,这样孩子才能在客观因素中获取到最大利益。

一、对逆反心理持正面理解的态度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有一个正面的态度,不能跟自己的想法“较劲”。

二、换位思考与有效沟通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说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比喻:如果要感化人心,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真情的力量。

的确,孩子自己处于逆反心理的阶段,其实也是痛苦的,因为他们也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也渴望将内心面对的苦楚与疑惑向父母倾诉,只不过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与桥梁。

那么,作为父母就要善于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做有效沟通。

三、使用有效方法进行引导

正确引导,是家长在孩子逆反心理期中唯一能做的最为正确的事情。就像告诉孩子怎么做人不如告诉孩子做人的真谛与道理,这个方式也映衬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例如:

孩子因为叛逆心理而去染了一头黄头发。

作为家长,就需要看到孩子染黄发背后的动机与诉求。他们的动机与诉求是追求外表的个性,向少数人看齐的一种心态。

而家长正确引导的方法则是告诉孩子:

1、染发是不利于健康的,是伤害自己身体的愚蠢行为。

2、利用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告知孩子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去染发,是因为大众的审美观点是正确的,而染发的少数群体的审美是不正确的。

首先需要解释的是,这个共识来源于欧美国家,叫做“Gap Year”,中文叫做“间隔年”。

它是指:在孩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后,孩子有权利去选择是否当年直接读大学,还是间隔一年再读大学的一种做法。

简单地讲,18岁是青少年迈向成年的一个标志时间节点,而在这个节点即将开始的那一刻,有必要对人生的前17年做一番回顾与总结。

而总结的形式就是通过旅行、社会义工、兴趣工作等多种形式,将自身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探寻自我价值到底该在哪个行业得以实现,以及对社会道德与生存观念形成一个基础的观念。

正是在真正入学之前,面对了生存的压力,社会的现实残酷、以及自我兴趣使然到底在哪等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详实并自我认可的答案。

那么,当第二年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有丰富的动力去鼓励自己要充实的利用这四年时光来实现自我价值。

的确,形成一种这样的共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而是引用这样的成功案例,来帮助还在处于逆反心理中的那些孩子,把人生的按部就班合理性的打乱,先行一步到社会中实践一番,其实也是一个更好地教育方法。

回归问题本身,逆反心理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作为孩子身边最爱他们的人,正确的引导是强有力的方法,没有之一。所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这个特殊阶段,共同度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叛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异常,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叛逆通常表现为对抗或不顺从,并常常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展现。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可能因为讲话的态度或姿态引起孩子的反抗,导致双方无法沟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应为包容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去包容父母。当孩子情绪不好或表现出抵抗时,父母应试图理解并帮助孩子成长,主动与孩子和解。因此,稳定的情感关系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被听到、被看到和被爱的需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般有两点:一是:隔离,二是:僵化。

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觉得这个人总是一个呆着,不愿意跟人交往,我们会想这个人怎么了?跟人离的远,就是隔离,这是我们看见的,另外还有内在的情感隔离等等。僵化的意思,就是死板,没有变通,不灵活,跟这样的人交往不好玩,他不喜欢开玩笑,过于认真的感觉。

简单的判断符合上述两点,说明心理有些异常,我所说的这两条判断标准,都是在人际关系里表现出来的。

叛逆算不算心理异常,这个也是在人际关系里边表现出来的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对抗,不顺从。如果说是心理异常,双方都有点,这是这对关系的沟通出现问题了。而且,不是一方造成的,双方都有责任。

叛逆是双方沟通不畅的极致表现。而且,经常是在不平等的关系里展现的。

我们熟悉的逆反,多数展现在亲子关系里,如: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父母讲话的姿态偶而有高高在上、或者父母看起来什么都懂,孩子会厌恶,反抗,会表现的不爱听,父母觉得跟孩子无法沟通,觉得是孩子逆反。

其实,是父母讲话的姿态引起的,尊重孩子跟孩子商量的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经常是孩子不喜欢听父母进道理,然后,父母表现的比孩子还情绪化,双方都逆反了。父母对抗孩子的不喜欢,像是告诫孩子你必须要喜欢听我说话,否则我很生气。当这一幕发生的时候,当父母觉得被挑战的时候,父母受挫的时候,就说,是你这个孩子太逆反了。

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里,父母的作用之一就是包容孩子的情绪,不能让孩子来包容父母,就是说,孩子可以跟父母撒娇、耍赖,父母要包容,不能父母跟孩子撒娇、耍赖。

孩子情绪不好,或者,孩子出现抵抗父母的现象,父母要尝试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父母要想:这个孩子怎么了?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了解这个孩子,帮助这个孩子成长呢?在父母跟孩子的关系里,父母要主动跟孩子和解。

幸福的核心之一,是温暖的关系。

关系的核心之一,是稳定的情绪。

情绪的核心之一源于被听到、被看到、被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