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靠什么撑起如此大规模的GDP(美国是靠什么强大起来的)

让我们一起去深究美国GDP的内涵吧。

01:美国GDP变化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到现在为止,美国GDP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美国以战致富。

此阶段在1960年之前,二战让曾经主导的欧洲列强崩溃,而美国本地却没有受到波及,最终以战致富。

在1944年,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核心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在国际金融圈里变得举足轻重。

到了1948年,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战后重建,美国的影响力飞速提升。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遏制唯一的对手苏联,苏联军事实力强,但在经济能力却比不上美国。

在这个第一阶段,美国GDP占了全球的一半,是当时世界经济的第一强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2、第二个阶段:欧洲经济复苏,亚洲经济起飞,美国经济逐渐出现颓势。

第二阶段大约是在1960~1991年。在1975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1971年,尼克松结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贬值,赤字剧增,美国占全球GDP的比例在1980年降到了25%。

此后美国降低了企业税,让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短暂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到了1990年,美国GDP还是降到了25%。

3、第三阶段:美国开启单极格局。

第三个阶段美国的经济再次巩固了。在1991年,日本平成大萧条,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没有了,只剩下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在2000年,美国GDP全球占比提高到了30%。

4、第四阶段:美国GDP占比逐渐缩小。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通过扎实的制造业产品出口飞速发展,进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2010年,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和美国之间的GDP差距在不断缩小,而且欧盟和印度等经济体也在发展,美国在全球的GDP占比的确是缩小的态势。

02:为什么美国GDP在全球的占比是逐渐减小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通过分析美国的产业比重可以发现,美国的金融业在上升,当时制造业的比重却越来越少。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很廉价的,所以美国就把制造业转移到这些国家。

美国向外转移制造业的确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所以这些国家的GDP提升很快,反之美国的占比却在下降。

可以知道,美国GDP占比下降,不会是短期因素的影响,比如战争、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不会一直持续50年。而美国这50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制造业外移,这应该才是导致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的长期因素。

以中美两国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而我国却在上升?其实这就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有关。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构建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同时,美国国内的制造业成本很高,所以很多公司都来到我国投资,让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全球化市场是逐利的,廉价劳动力就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还把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这促进美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所以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就渗透到了他国市场。

在商业利润的追求下,美国公司纷纷在东道国进行生产,东道国也成为“世界工厂”和消费市场。

03:美国GDP高,看得见的是金融业、服务业等,潜藏在背后的是美国的“世界工厂”。

在各个东道国,美国的跨国公司的资本是很庞大的,同时还有高端的科技以及知识专利技术的垄断,进而压制了东道国的土生土长的公司,最后美国的品牌商品就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以2017年为例,美国的跨国公司的GDP就达到了5.3万亿美元,在全球提供了千万个岗位,东道国对美的依赖也在变高。

为什么依赖性会加深?原因在于各东道国财政收入有美跨国公司的纳税,美国公司雇佣东道国本地的员工,美公司的产品的市场份额不小,让本土的消费者产生依赖。

美国跨国公司一方面和东道国本土公司竞争,另一方面又要合作。在合作中,美国跨国公司获得的利润是巨大的。

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苹果把组装工作外包给富士康,美国自己负责设计。一台苹果手机的售出让美国公司获得6成的利润,而负责组装的劳动力只有2%不到的利润,可见这个利润差是多么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