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中国军队组织形式落后,缺乏大规模作战经验)

中国军队组织形式落后,缺乏大规模作战经验

编制搞不好,打仗很烦恼。

中国近代以来在军事上无疑是落后的,这一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都能看出来,但是本文想表达的那种落后,不是武器装备上的,而是组织形式上的。

中国古代兵法讲究出奇制胜,一般都推崇“分进合击”,也就是几路兵马分兵来袭,最终的结果就是,部队容易分散,往往几百人就形成一个战术单位,一直到湘淮军时,还是这样。

比如淮军,一个营只有五六百人,在1864年打败太平天国后,经过裁撤的淮军还有五万人,一百多个营。

到三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时期,还是这种军事组织形式,几十万清兵在朝鲜战场上形成几百个营,因为军队是临时成军,指挥起来难度是相当的大,结果就是各自为战,稍微有点状况就变成了溃败。

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的时候,按照西方组织形式进行编排,才逐渐将淮军那种勇营制度逐渐废弃。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将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变成武卫前后左右中五个军,每个军都在一万人之上,聂士成的武卫前军(1.3万人),曾在天津强烈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展现了当时中国最高军事水平。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痛定思痛,进行深度改革,命袁世凯全面主持编练新军,袁世凯因此创办了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前期打算编练六镇,后期推广到全国,建立三十六镇,每一镇辖1.25万人,具体编制上就是每镇辖步兵两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基本完全和西方师一级的编制接轨。

如果全国建立36镇之后,那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跟当时的西方强国相对比。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前,也没有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据资料显示,清政府倒台前,一共编练了14个镇。

1912年民国建立后,军队就换了个名字,以前的镇就成了师,以前的协成了旅,以前的标成了团。

到这里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北洋时期的一个师长这么牛叉了,在全国拥有的师比省份还少,拥有一个师,那可是比省级行政官员还牛叉的存在。北洋六镇就影响了近代几十年的历史,你说一个师长得多牛叉。

在整个袁世凯当政的北洋时期,迫于当时全国混乱的局面,袁世凯对军队进行了扩编,巅峰时期大概形成了33个师。

当时的一个师长有多难得呢?冯玉祥部下好几万人,费尽心血才混了个师长的职务,辛亥革命爆发前,老冯就已经是营长级别,到1914年因为镇压白朗起义有功,被任命为混成旅旅长。

这个混成旅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师,因为师一级的作战单位要求有点高,够万人才能上编,因此在当时一直有一种混成旅的编制,人数从三千到七八千不等。

有意思的老冯当时兵力已经过万,因为不是直系嫡系,而且与直系大佬吴佩孚有矛盾,遭受吴佩孚的各种打压,就不给你师长的职务,一直到1921年,直系因为用人,冯玉祥的部队才被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担任师长,然后接任陕西督军。

老冯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短短几年发育成一股连整个北洋军阀都忌惮的“西北军”,1924年发动北京事变,让直系直接败家,1927年老冯响应北伐,直接导致北洋政府的败北,在当时,老蒋都以兄弟相称,在中原大战时,也打得老蒋极为头疼,虽然最终战败,但是老冯的历史还是很光辉的。

可以说,在当时的北洋大佬中,几乎没有没当过师长的,段祺瑞和曹锟都是北洋六镇时期的统制(相当于师长),吴佩孚早期追随曹锟,1918年取得陆军第三师(前身为北洋第三镇)的指挥权,以此为根本,使得吴佩孚在后期比曹锟还有影响力。

当时美国时代杂志称吴佩孚是“中国最强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只不过被老冯在北京事变的时候倒戈那么一下子有点伤,后来很难再起来了,但是吴佩孚在民国时期也是相当传奇性的人物。

当然,也不是哪一个师长都有这样的辉煌历程,比较窝囊的是一个师长应该算是张宗昌了,很多人都知道张宗昌是张作霖手下的五虎将,其实并不知道,张宗昌早年的“光辉”经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张宗昌在陈其美部下担任光复军的团长,1913年担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只不过他这个师长并不是北洋系统的,而是南方革命军序列的,水分比较大,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压根无法抵抗北洋军,张宗昌随即在前线倒戈冯国璋,成为北洋直系一部。

说起来,张宗昌是成也冯国璋,败也冯国璋,冯国璋担任代理总统后,张宗昌曾担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结果1921年的时候,被打成了光杆司令,这个时候冯国璋已经挂了,张宗昌只能拿着所有的身家去投靠直系新大佬曹锟,本来收礼的曹锟要给他安排个职务,结果吴佩孚看不惯张宗昌的出身,就不给他职务。

张宗昌是一个师长的职务,因为手里没有兵,竟然成了光杆司令,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最后只能投靠奉系,从营长开始做起。很多人都认为张宗昌不能打仗,其实,也是一种蔑视,能那么早当上师长的人,也不可能是饭桶,肯定是有点绝活。

在奉系的阵营中,张宗昌如鱼得水,兵力不久就上万,后来成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不少战功。

那么,民国的师长是从什么时候不值钱的呢?是从奉系当政期间,在皖系和直系当政期间,对于师一级的编制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很多队伍是够了师一级的实力,但是没有师一级的番号,比如冯玉祥就在此列。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为了压制地方的势力膨胀。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混成旅遍地都是,有的混成旅俨然比师的建制还要大,尤其在两次直奉大战中,北洋军阀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编制必须重新调整。

1925年奉系彻底掌握北洋政府后,因为奉系本身的混成旅就很多,所以就着手将混成旅改编为师,大大小小的混成旅一下子改编为师,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不满万的混成旅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师,后期在抗战的时候也有弊端。

到这个时候的师长,应该是遍地都是了,但是师毕竟是最大的常规战术单位,在任何时期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般来说,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规模较小,只有两次直奉大战,作战规模较大,这就导致军事组织也停留到师一级,等到具体作战的时候,设个剿匪总司令或者总指挥,就可以了,结果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因为缺乏大兵团作战时的组织机构,又吃了大亏。

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已经是师团编制,一个甲级师团人数接近三万,到全面抗战的时候,我国的万人编的师压根无法对抗日军的一个师团,在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国军是投入兵力总数不下六十万,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以及各种兵团,而日军则是5个师团外加一个1个旅团,在指挥协调性上,日军是完胜国军。

结果国军是一边开向战场,一边进行军队改编,将两到三个师凑成军,来对抗日军,淞沪会战打到最后十分惨烈,最后的“转进”,也变成了“溃逃”,淞沪战场上国军伤亡18.7万人,结果“转进”的时候也损失了10万人左右,说到底就是建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军队就是吃了没有大规模兵团作战经验的亏。

北洋军在鼎盛时期的部队数量和编制

北洋陆军的“师”是由清末新军的“镇”改称而来,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大清朝有多少新式陆军呢?不过14个镇以及18个混成协(混成旅),平均每个行省都摊不上一个师级建制。民国建立袁世凯1912年正式上台后,为了体现新旧军制的不同,才特别将镇、协、标三级军队编制改称为“师、旅、团”。

(张作霖剧照)

那么北洋军在鼎盛时期有又多少部队呢?大约有120万人马,编有陆军师33个、混成旅97个和其它杂七杂八的混成团等部队,其中有半数为北洋嫡系。你会发现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并没有师级以上的建制,陆军师已经是最大编成;其二是陆军正规师的数量也不很多,远不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动不动就180个、200多个甚至到最后345个师的状态。

按照清朝所谓十八行省的行政区划,每个省民初其实还是摊不到两个陆军师的番号,既然暂时没有师以上的军、路军等建制,那么在有兵就有地盘的年代,师级部队就是最大的编制,师长职务当然性命攸关。袁世凯是依靠“北洋六镇”起家的,非常清楚军权的重要性,麾下几个后来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也都是“统制”(师长)出身,也自然了解师长职务是为要害岗位。

(袁世凯)

同时有一点尤应注意,北洋早期虽然存在军阀混战,但全国却只有一个政权:即袁世凯任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来,那属于“和平时期”。而袁世凯是个毫无争议的政治与军事强人,至少在他倒行逆施决定称帝之前,国内没有一个省的势力敢公开跟袁大头叫板,否则一准被团灭。既然是非战争状态下,为了防止各省督军拥兵自重,袁世凯规定师级番号为最大军队编制,那也就无人敢公然违抗。

根据北洋政府1912年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师一级为基本战略单位,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另附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可以发现,民国早期的军制是模仿日本军队的,平时只有“师团”建制,战争时期才有军、方面军甚至总军(总方面军)的编成。

(曹锟)

比如奉系军阀张作霖最重要的一个职务,就是袁世凯1912年任命其为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东三省另外一支师级部队,则是张作霖盟兄冯德麟统率的陆军第28师,在袁世凯死前只有这两个师,并且互相没有节制关系,张作霖怎么可能轻易放下师长一职?那是军事实权所在。偷偷摸摸扩军的事情虽然有,比如私建几个混成旅,但是公开建立新师完全没有可能,北洋政府的“陆军部”根本不给你番号。

《少帅》里其实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桥段,张作霖正跟日本顾问谈话间,副官来报段祺瑞政府“婉拒”了奉军新增混成旅的申请,那已经是袁世凯死后的20年代,北洋政府对各地军阀扩充部队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张作霖真正奠定“东北王”的地位已是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失败,遂夺其第28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冯德麟)

看见了吧?张大帅仅仅拥有两个师的陆军部队番号,就足可成为雄踞关外的霸主,足见北洋早期师长职务的重要性。奉军开始有“军”级建制已经是1922年,是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作霖将所部编成“镇威军”共六个军的番号,入关争夺北洋政府控制权,既然刀兵相见了,那么北洋政府的规矩和限制也就无所谓了。这一年其实也是个分水岭,各地区军阀纷纷大肆扩军,实乃中央政权衰弱所致。

直系军阀的重要一派曹锟和吴佩孚,起家部队就是北洋陆军第3师,吴佩孚直到第一次直奉大战前还兼着第3师师长职务。而西北军的冯玉祥,发家部队则为北洋陆军第16混成旅,到巅峰时期该旅已有兵力10000余人,但仍然顶着“混成旅”的番号,其一是皖系军阀掌握的“陆军部”严格控制着其他派系的师级番号,其二是小军阀们懂得隐藏实力,树大招风啊。

(段祺瑞)

补充一下,北洋军确实曾经组建过“军级”部队,但只发生在镇压武昌起义的大规模作战时期,比如段祺瑞就曾任第一军“统领”,南北议和之后最大编制又恢复成师。

北洋军1913年新建第7、8两个师(规模13个师)、1914年仅建了一个第10师(达到14个师)、1915年又裁撤了第23师(规模减至13个师)、1916年新建第11、第12、第13师(规模增至16个师),足见在袁世凯挂掉(1916年6月16日)之前,对师级编制看管之严,也说明师长职务的抢手不足为奇。

(吴佩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