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自己对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的“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有怎样的评价?(斐迪南德:希特勒的超重型坦克幻想与现实崩塌)

斐迪南德:希特勒的超重型坦克幻想与现实崩塌

在希特勒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对“斐迪南德”超重型坦克歼击车的期望值非常之高,他希望这是一种成功的突击坦克,同时也是一款可移动的重炮炮台,通过其88毫米口径的威力火炮,使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锐不可当,进而使战场局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为了等候“斐迪南德”的到来,德军最高统帅部甚至不惜一再推迟库尔斯克战役的发起时间。

(第41装甲军军长哈佩将军)

斐迪南德(也被简称为“斐迪南”)超重型坦克歼击车,是以其设计师斐迪南德·波尔舍的名字命名的,也可以归入未来自行火炮或者德国人称谓的“突击炮”范畴。这个战斗全重高达72吨的钢铁怪兽(一说空重68吨),前装甲厚度达到变态的200毫米,88炮的身管也长达21英尺(约6.3米),安装了两台“迈巴赫”发动机并且标新立异地使用了电传动装置。

如此巨大的自重,“斐迪南德”还能有30多公里的时速,说明那个年代的德国人确实穷尽心思了。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后共有90辆该车首次亮相,编为第653和第654两个坦克歼击营,被配属给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哈佩第41装甲军指挥,与虎式坦克、黑豹坦克一起,成为特别迷信武器功效的希特勒试图赢得库尔斯克会战的三大利器。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

斐迪南德突击炮使用的是虎式坦克底盘,1942年11月投产,该车车体长6.8米、车宽3.38米、车高2.97米,额定成员6人:车长、炮长、驾驶员、机电员和2名装填手(弹药基数55发)。它的整体布置是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动力室居中,车体后部为具有较大空间的战斗室,采用主动轮后置的方式。战斗室顶部有车长指挥塔,车长可以站在指挥塔内,探出半个身子观察目标和环境,颇给人一种前轻后重的古怪感觉。

不过由于设计、研发、生产和列装的时间太过仓促,尽管斐迪南德火力和装甲非常强大,直瞄苏军T34坦克几乎百发百中,但自身也存在严重的缺点。新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款突击炮的武器装备不充足、车体结构太复杂,缺乏必要的测试不应该匆忙投入战场,但急着在前线有所作为的兼职陆军总司令,最终拒绝采纳了他的建议。

(小胡子与斐迪南德·波尔舍)

古德里安为何有这两点担忧呢?首先是第一批“斐迪南德”除了一门大口径加农炮之外,全车居然没有一挺并列机枪(此战过后加装),在对付近距离的苏军反坦克步兵小组时,完全的无能为力。个别德军车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自行携带了MG42机枪,然后在作战中透过炮管进行机枪射击,可炮管毕竟不是射孔,观察和射界的局限性很大,这么大的家伙居然没有一个射孔!德军装甲兵当然骂声一片。

因此为了对付苏军的反坦克小组以掩护斐迪南德的突破,德军不得不在每辆突击炮的尾部装甲板上,配备5、6个掷弹兵,以便用轻武器扫射接近突击炮的苏军反坦克步兵。然而目标明显的他们很快就被隐蔽在散兵坑里的苏军打下车来,于是斐迪南德就成为了“孤独”的突破者,虽然完成了突击楔子的任务,却也完全暴露在苏军反坦克火力之下被动挨打。

(斐迪南德前视图)

其次的问题是动力太弱,也就是因为自重太大形成了“小马拉大车”,造成斐迪南德突击炮的机动性较差,以及行动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损快等问题,两个总容量为1080升的燃油箱,虽然使该车的最大行程为150公里,但战斗行程一般不超过90公里,如果遭遇复杂地形这一数值还要减小。古德里安的结论是:重型坦克歼击车应该集中在苏军坚固防御地带使用,为大量的后续坦克打开突破口,也就是说,它不合适遂行长时间长距离的攻击任务。

最严重的问题是履带太过脆弱,无论是炮弹还是地雷,兹要稍微形成损害,“斐迪南德”的履带便哗啦啦坏掉了,于是这个庞然大物立马就动弹不得,然后苏军士兵可以轻易地用喷火器甚至是廉价的燃烧瓶就将其摧毁。为了保护“斐迪南德”娇贵的履带,莫德尔不得不使用另外一种新式武器“B-Ⅳ遥控坦克”,专门给“斐迪南德”在雷区中开辟道路,否则一颗地雷就容易让它趴窝。

(“斐迪南德”侧视图)

1943年夏天苏军的战术水平,与战争初期已不可同日而语,“坦克恐惧症”大大消退,面对斐迪南德突击炮和虎式重坦的冲击并未惊慌失措,他们让这些装甲巨兽从精心伪装的散兵坑旁边隆隆驶过,然后再冒出头来收拾后面的德军装甲掷弹兵。致使装甲部队不得不每每回过头来,帮助陷入困境的步兵分队,然后再前进、再折返,于是筋疲力尽并且耗光了宝贵的燃料,所以无论是虎式还是斐迪南德,都没有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当然,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还是比较恐怖的,由于苏军装备的反坦克枪很难击穿它200毫米的前装甲(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有一辆“斐迪南德”被从正面击穿过),如果在四号坦克的伴随进攻下,斐迪南德突击炮的突破能力非常之强。德军第10装甲掷弹兵师在奥利霍瓦特卡的战斗中,以六辆斐迪南德取得了决定性战果,成为莫德尔在北线为数不多的纵深突破点,第653坦克歼击营的指挥官在战斗报告中写道:“斐迪南德坦克歼击车为最强大的武器”。

(“斐迪南德”侧视图)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在突破苏军坚实阵地中显露出巨大价值

库尔斯克会战中总共有2个营的“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投入了前线,共计89辆,它们被编入第656重装甲歼击团,作为德军北路突击集团(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突击矛头。除了参加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攻击行动,“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还参加奥廖尔突出部的防御作战,可以说是征战四方。战役结束后仍旧有60辆“费迪南德”式幸存下来,而他们所在装甲团的战绩是击毁502辆苏军坦克和200门火炮。

战役结束后德军作战部队对“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进行了评价,首要的就是装甲防护能力,实在是过于强大了,没有一辆“费迪南德”式的前部、侧面或者后部装甲被击穿,即便是苏军最强大的76.2毫米野战炮直接命中在装甲上的穿深也只有30-40毫米。德军认为应该适当降低其装甲厚度以提高坦克歼击车的机动能力,前部装甲应由200㎜降到120-150㎜,后部装甲有50毫米便已经足够(原来是80㎜),顶部装甲应适当加厚10㎜(原来20㎜),以应付苏军重型榴弹炮的直接命中和强击机的空中打击。可以看出,德军对该型歼击车的防护能力非常满意,之所以提出降低装甲厚度的主要原因就是战车的重量实在太大,机动性太低,使得歼击车的使用条件非常苛刻,限制了战斗力的发挥。

“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在投入战斗前,德军非常担心其无法面对苏军步兵的近战攻击,因此在作战条令中规定禁止与敌军步兵作战。实际作战中,“费迪南德”式由于其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几乎和重型轰炸机一般)给了苏军步兵以巨大的心里压力,实战中几乎没有苏军步兵敢于靠近“费迪南德”式,不过为了防止苏军反坦克手雷的近距离攻击,为战车加装铁丝网仍旧很有必要。另外为“费迪南德”式加装机枪也非常有必要,在压制敌军的步兵和反坦克阵地时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为进攻步兵提供宝贵的火力掩护。

“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在最初的步坦协同作战中遭遇较大的困难,由于目标过于显眼,经常会遭到苏军各种重火力的集中打击,所以给伴随作战的德军步兵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得德军无法对突破进行扩张。但是这不意味着“费迪南德”式并不适合进行协同作战,而是方法不对,德军在后来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战术。即德军步兵在坦克歼击车附近500-1000米的距离伴随推进,如此既没有脱离和歼击车的协同,也避免由于距离坦克太近而遭到苏军炮火的打击,这样“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可以步兵同时突破苏军的战壕体系,形成真正的突破。总得来说,德军步兵和装甲单位还是非常喜欢这种重型坦克歼击车的,它们也在战役中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大部分的“费迪南德”式都是由于机械问题和局部的受损而被迫放弃的,真正全毁的非常少,如果德军一直处于进攻中的话,“费迪南德”式的损失还会大大降低,该型重型坦克歼击车在突破苏军大大加强反坦克武器的阵地时体现出巨大的价值,是德军非常信赖的武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