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时期滇军实力如何?(滇军历史沿革及实力分析)

滇军历史沿革及实力分析

1945年10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刚刚宣布投降一个多月,国民党中央军驻滇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警备总司令)杜聿明便发动“十·三”政变,武力威逼龙云辞去本兼各职赴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0月4日凌晨龙云逃出官邸避上五华山省府抗命,但在中央军的严密包围下,两天后还是在张群的劝说下被迫飞往重庆,这就是举国震惊的“五华山捉龙事件”。

而远在越北受降的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却在闻迅后放弃了回师昆明的企图,可见滇军实力仍然不济。从历史上说,滇军的战斗力一度雄踞西南三省之首,巅峰时期控制着云贵川军政。

滇军的三大军事支柱是:云南讲武堂培训出来的军官、从滇越铁路可以获得法式武器、“云土”的生产和贩卖必经之路,分别为滇军提供了军事人才、装备和财政的支撑,所以在蔡锷和唐继尧时代,在军阀混战时期,常常占据上风。然而滇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规模太小。

1937年抗战爆发时,龙云将滇军六个旅12个团组编成第60军,下辖3个师共计计40000余人,以卢汉为军长出师抗战,这几乎是滇军所有的精锐部队,留驻云南的仅剩一批保安团队。第60军徒步前往江北参加徐州会战,赶到第五战区的战场时台儿庄战役已经结束,日军正纠集兵力反扑,齐装满员的滇军立即成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阻击部队。

台儿庄以北的禹王山一战,第60伤亡过半,第183、第184两师居然只能缩编为一个团,卢汉心疼的直掉眼泪。在云南的龙云再将地方部队升格训练,组建了第58军(孙渡)和新编第3军(张冲),两军于武汉会战期间开赴抗日前线,与第60军合编为新成立的第30军团,仍以卢汉为军团长。云南方面又新编成第93军,负责镇守滇越边境,这四个军几乎就是滇军的全部家当,不足80000人枪。

1940年9月,侵入越南的日寇有从滇南窥视云南腹地的迹象,第60军主力奉命回防(后来关麟征集团军也调防滇南),因此第30军团和后来成立的第1集团军,兵力都只以第60、第93军两个军为主。而第58军和新3军被划给了薛岳第九战区,在湖南和江西大地上与日军作战,战斗表现未必如第74军和第10军等王牌,但肯定不是最差的,整个抗战期间,滇军伤亡官兵十余万人。

1942年日军侵占滇西后,蒋介石以防敌深入和组建第二期中国远征军为由,向云南境内调派大批中央军,除原有的关麟征第15集团军外,又新组建杜聿明的第5集团军、以及从四川等地开来的宋希濂第11集团军、霍揆彰第20集团军,四个黄埔一期生指挥着30多万大军,还不算中央军驻滇的空军、宪兵和其他特种兵部队。

因此,被严密武力监控的龙云,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扩编部队,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卢汉所就任司令官的第一方面军中,滇军系统只有第60军、第93军、暂编独立第18师、暂编独立第23师,而所辖的另外两个军(第53、第54军)都是中央军。

赴越北接受日本人投降,这两个军会服从卢汉的指挥,而若是想回师昆明“救驾”,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向滇军开火。换言之,卢汉率领的滇军主力没有击败这两个中央军的信心,即便打回去还将遭遇到杜聿明集团军的围攻,根本接近不了昆明,已经于事无补,好在重庆方面任命卢汉接掌云南军政,尚可接受。

但蒋介石开出的条件是滇军主力全部远调东北,因此云南境内仍然空虚,滇军实力不足的困难再次暴露出来。至1949年云南起义前夕,虽经卢汉拼力整补扩编,在云南的滇军也只有两个军的番号以及17个保安团,总兵力不过50000余人。

卢汉于12月10日正式通电起义,昆明随即遭到中央军李弥、余程万两军的进攻,这两个军都是重建的部队,仍然使昆明险象环生几有不支之势,亏得解放军第四兵团兼程赶来,才保昆明无虞。

滇军:辛亥革命时期的云南军队精锐

我们所说的滇军其实特指的是1912年到1945年间,一支由云南地方实权派所掌握和控制的相对独立于其他地方军阀以及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军事力量。

至于滇军的前身则是清朝末年组建的第十九镇新军,由于云南地处边陲,所以清朝原计划在此处组建两镇新军以保安宁,但截至清朝覆灭,仅一镇新军被组建完成,加上其他的巡防营,辛亥前夕云南境内官兵人数大约在3.6万人左右。

云南新军训练

除此之外,早在1907年云南就已经建立了军事院校-----云南讲武堂,后来黄埔军校在建校时期曾在讲武堂抽调了不少教师,而他们也都成了蒋介石在黄埔的左膀右臂,比如 王柏龄、 何应钦、 林振雄,他们分别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教务总长、总教官和管理部主任,足见云南讲武堂的教学实力还是很强的,其早期也为滇军输送了大量的军事将领和基层军官,这些人后来也成了辛亥革命时的主力,因此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内滇军一直有一个美誉,那就是“ 滇军精锐,冠于全国”。

云南讲武堂旧址

滇军的第一任都督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那就是蔡锷将军,挺身护国使得滇军名声大噪,当然在护国战争中,通过泸纳之战和滇桂边之战,滇军不仅击败了袁世凯的讨伐还一举将势力扩展到了四川地区,护国战争后由于蔡锷病重,滇军的核心转而以唐继尧为首,此时我们可以认为旧滇系军阀正式成型。

蔡锷将军

1916年到1927年间,滇系军阀在唐继尧的率领下与其他军阀并无二异,由于其一直秉持着“弱川强滇”的理念,所以对于四川省是极尽可能的搜刮,并且有意识的弱化川军,使得川军迅速反弹与滇军之间战争也日渐频繁,由于与广西桂系之间的战争也是接连不断,导致滇军势力范围不断后缩,最后退回云南。

唐继尧

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后,人们对于唐继尧的不满也越来越强烈,于是1927年发生了云南二.六事变,也就是蒙自镇守使 胡若愚、昆明镇守使 龙云、昭通镇守使 张汝骥、大理镇守使 李选廷共同发动兵谏,唐继尧倒台,当然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云南陷入权利之争,最后以龙云的胜利而告终,1928年1月,龙云一统云南成为了“云南王”,同时也接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委任状,云南就此进入了新军阀时期。

九一八事变之后,龙云就开始了对军队的整备,军中的排、班长大多是受训3年以上老兵来担任,他们都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连以上军官则大多出身于 云南陆军讲武堂,具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立即着手组建了第60军出滇抗日,由于先前的准备,所以滇军的军容军纪明显有别于其他的军队,由此被称为是“国军之冠”,而蒋介石则称滇军是“国之劲旅”。

国民革命军第60军。该军在解放战争中起义,后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0军

滇军参加过的战斗也非常之多,有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中条山之战等,其中要属60军血战台儿庄最为耀眼,作为几十万部队的后卫部队,滇军用命与血谱写了自己的赞歌,截至到抗日战争胜利,滇军共向前线输送了40多万的官兵,其中伤亡10万左右,这对于人口较少的云南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被我军改编之后的国军第60军

至于滇军最后的命运,抗日战争后,抽卢汉南下越南接受日军投降的档子龙云被蒋介石软禁,滇军后来被国军悉数收编,并送往东北准备参加内战,后来第六十军各部悉数起义,九十三军则被消灭于锦州会战中。

锦州会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