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僵尸,为何总是蹦蹦跳跳穿官服(为什么僵尸都是穿的清朝官服,是讽刺清朝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吗?)

《清朝僵尸:为何总是蹦蹦跳跳穿官服?》

一说到僵尸您想到什么?是指甲发黑,皮肤苍白,常年睡在棺材里,一闻到人的气息鼻子就一动一动跳得格外欢快,犬齿显得格外锐利的百年老僵尸;还是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显得有些傻既可以和正常小孩子玩成一片又可以协助道长斩妖除魔的僵尸小孩子呢?其实无论是哪种形象,不过都是影视作品刻画出来的,那么在影视作品还没有给我们输入这些固有形象之前,“真实”的僵尸是什么形象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僵尸”一词在我国古代书籍当中出现甚早,但最开始书中只是将其作为“僵硬而死的尸体”或者“僵硬的尸体”之意来解释。而古籍中的“僵尸”与现在意义上的僵尸意思上相差不大,还是要从清朝开始。清朝袁枚在所著书籍《子不语》中将僵尸定义为鬼怪;

同在清朝的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将僵尸的产生分为新死去的人的尸体因风水或是被灵物附身等机缘巧合突然尸变成为僵尸和尸体下葬后久久不腐烂而变为僵尸两大类,并且在书中这么描述过僵尸的形象:“浑身上下都长满白色的毛发,双眼好像朱砂一样红,指甲好似弯曲的勾子,牙齿像刀一样锋利长在嘴唇的外面。”这里僵尸的产生方式和形象已经与现在意义上的僵尸很接近了。

在清朝,除了书籍中出现了关于僵尸的记载,民间关于僵尸的传说也十分的多,其中以赶尸盛行的湘西为最。湘西位于湖南西部多山地区,山路盘旋陡峭,死于外地的人死后如果用车马运回则十分困难,道路崎岖且气温高用时长,尸体极易在运输过程中腐烂。而“赶尸”这一行业应运而生。

赶尸又称移灵,由赶尸人将刚刚死去尚未腐烂但已有些僵硬的数个尸体用一根绳子系住手串联在一起,然后由赶尸人念着咒语摇着铃铛,走在一连串的尸体前面,昼伏夜出,带领尸体一路走回故乡。交由赶尸人的尸体,三到四天就可以走回家乡,并且可以保存尸体完好不腐烂。因为人在死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僵硬,不可以像活人一样正常行走,但膝盖可以有小弧度的弯曲,所以赶尸人在赶尸的时候,那些尸体们只能靠蹦跳,而影视中的僵尸只能蹦蹦跳跳的大概也是取于此吧。

容易尸变的大清公务员?

现在意义上的僵尸大都起源于清朝,影视作品中僵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灵感也来自于清朝,那么为什么清朝就成为僵尸的“故乡”了呢?并且为什么僵尸穿的都是清朝官服?究其根本,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文学作品和逻辑原因

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出土的棺木绝对算多,留下来的文献也算得上完备。一来,一般能有金银陪葬,棺木保存完好的,都是家世显赫的贵族官员,而将清朝官员作为僵尸原型来塑造,可参考的细节就比其它朝代多,人物形象也会更加立体饱满;

二来,清朝关于灵异类的小说流行,如《聊斋志异》就很是受众,将僵尸设定在清朝也不显突兀。而从逻辑上来讲,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过,在僵尸片中,越是年龄大朝代远的僵尸越难被制服,而小的僵尸不但可以被轻易制服还可以为道士所用,而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将僵尸产生的年代设定在清朝也可以更好的凸显我们的主角光环嘛!

二.固有形象原因

1985年中国第一部僵尸片林正英先生的《僵尸先生》就是将僵尸的原型设定在清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给观众留下了固有的形象,将一个成功的形象打破再树立另一个成功的形象的难度可想而知,花费也是巨大的,所以后来的导演和影片也就延续了这一朝代设定。

三.历史和民族情感原因

第一,僵尸既然是尸体突变形成的,那么大量的尸体就成为了僵尸成型的物质基础。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党派纷争严重,百姓常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代表的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天下大乱。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队每到一处定会带来腥风血雨,且不说武关屠城、六安暴行、四面纵火三屠成都带来的深恶罪行,单一个水淹开封,一夜之间便有34万人丧命,一时间城内白浪滔天,尸体堆积成山。

第二,僵尸作为一种民间传说中的鬼怪,创作者寄托于它的情感终究是恐惧、厌恶等负面情绪。而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杀汉人,从崇祯十二年到顺治三年,多铎、多尔衮等皇室贵族便率军进行了赵州屠杀、畿南屠杀、潼关屠杀、嘉定三屠、嘉兴屠杀、昆山屠杀、四川大屠杀等险些让汉人亡族灭族的大屠杀。

其中扬州十日最为惨绝人寰,多铎攻占扬州之后,率领部下对扬州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天的大屠杀,史册中曾经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妇女的脖子上系着长布绳,一个接连着一个,好似一串串的珍珠,有人拖着绳子的一端向前走,那些妇女们便走一步摔一跤,摔得浑身都是泥土;

城内遍地都是无人看照的婴儿,他们或者是死于疾行的马蹄下,或者死于人的脚下,脑浆迸裂,哭声绕城不绝。后来城中下起了暴雨,堆积在道路上没来得及清理的尸体一经雨水的冲刷,皮肉都已泡涨溃烂,臭味逼得人难以靠近。在这样毫无人性的屠杀迫害之下,反清复明虽成主流但终究失败了,而民间的鬼怪类小说,便将清朝的官员作为了僵尸的原型,以此表达愤恨之情。

四.服饰原因

清朝官员的服饰总体来说,以深沉的藏青色为主,拍摄起来更加符合僵尸这一沉闷诡异且笨重的形象,而唐宋时的衣服更加适合身体轻盈,行动方便的妖或者是鬼。

其实是僵尸也好,妖魔也好,都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形态和百姓心态相结合的产物,世上本无灵异之事,只不过是时代的需要,有了便有了。

为什么电影里的僵尸都穿着清朝服装?原来有这么多深层次的原因!

僵尸,即僵硬的尸体,它还有其他名字,如跳尸、移尸等,电影中的僵尸双手伸直、蹦跳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它们都穿着清朝的服装呢?这样的服饰穿着,其实并非偶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僵尸的起源吧,中国僵尸的起源,最初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山海经》记载:黄帝与蚩尤大战,皇帝不支,找到天女魃来相助,最终打败蚩尤,但是黄帝放了天女魃鸽子,以其杀生太多为借口,不许她升为神。

此后天女魃心里老是想,这是人干的事吗?于是在哀怨中度过一生,死后怨气过重,变成僵尸,走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干旱,于是人们将其叫做“旱魃”。

到了清朝,旱魃在书中的形象变成了这个样子:

再之后,便是我们熟悉的穿着清朝的僵尸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理一理为什么它们大都穿着清朝的官府吧。

01.历史影响

这事情还得从清军入关说起,1644年,清军入关,推行剃发制度、抢劫钱财,其间受到民间的强烈抵抗,于是清军使用了一个最为简单粗暴地方式解决问题——屠杀。清军干了许多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浑事,以致尸体太多无法处理,后来为了帮助那些死去的人回家,便产生了赶尸职业。

当然我们知道,僵尸按照道行,可以分为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它们大道行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的,而赶尸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他们能够制服的僵尸,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制服的僵尸,大都是清朝的僵尸。

02.文学形象

清朝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造纸术、印刷术都得到了发展,小说创作事业也蒸蒸日上,清朝许多志异小说中的僵尸皆身穿官服。

03.营造氛围和节省经费。

僵尸的形象,最初是被香港电影所固定的,在拍摄电影时,考虑到僵尸饿特征,各朝服装中,以清朝的服装较为僵硬,且其以冷色调为主,拍起片来氛围就很好;其次,清朝服装比较多,价格便宜,符合僵尸片制作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僵尸香港电影中的僵尸的形象就这么被固定下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