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三国真实人物是谁?

观点一

关于三国武将,有个排名流传甚广: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关于这个排名,是无从考证的,也不能说他是真是假,这个排名也主要是武将排名,都有太多人被遗忘低估。更不要说文臣,我们一起来看:

“鬼神莫测”戏志才: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虑千里,曾预言董卓必败。

戏志才,本名戏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早期曹操阵营的重要谋士,被曹操所器重,讨董卓、破黄巾军等等早期的战事,戏志才都有出谋划策,不过遗憾的是生命过于短暂,短到《三国志》记载也不多,《三国演义》更是提都没提。而在戏志才死后,荀彧才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此可谓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北疆重柱”田豫:曹魏北方屏障,伐鲜卑,伐乌丸,伐辽东,威震北疆。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最开始是和刘备一起混的,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被曹操任用,在与外族的战事中可谓是战功卓越,打得胡人不敢南下,是曹操能够在南线放手作战的主要保障,不仅如此,在他征服后的北方游牧民族,经过训练后的骑兵,成为曹操手下的精兵之一。不过也许就是田豫太过低调,所以就被遗忘了。

“八百先登”鞠义:地位凌驾于河北四庭柱之上,有实无名的河北名将

说到三国时期的河北,我们多数会想起袁绍,而说到袁绍手下的将领,可能号称“河北四庭柱”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几个,还有一个人地位比他们还高,就是鞠义。鞠义原本是韩馥手下,后来觉得韩馥这个人不行,就背叛了韩馥,跟随了袁绍。带兵能力极强,能征善战。在著名的界桥之战中,鞠义带领的八百先登精兵,大破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一战扬名,而在《三国演义》严重被低估。

“白眊统帅”陈到: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烈之将。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陈到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武将,他所率领的白眊也确实是一支作战强悍的军队,官至征西将军、永安都督。《三国演义》也将其忽略,不过陈到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厉害。说他地位比赵云还高更是无证可考。

蒋干,字子翼,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刻画成了一个衬托周瑜的小丑形象,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促成了赤壁这一惊天大战。而根据《三国志》记载,但是蒋干确实是曹操派去招降周瑜的,但是最终被周瑜的气度所折服而放弃了劝降。

“无为胜有为”向宠:默默无闻,一生无功,却被诸葛亮所推荐

向宠,《三国志》中记载也不多,主要是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虽然评价不多也不高,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时蜀国那么多大将,诸葛亮别的人不推荐,为什么偏偏推荐默默无闻的向宠?所以,足以体现向宠的价值所在。

“三国名士”王朗:通晓经籍、学识渊博、获百姓爱戴的曹魏重臣、经学家

王朗,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后来被陶谦举其为茂才,出仕辅助陶谦治理徐州后应丞相曹操辟命,御史大夫,司徒等。而且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可以说是一位比较厉害的重臣。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惨不忍睹。

“葭萌展威” 霍峻:随刘备入蜀,以数百人坚守葭萌关长达一年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先是在刘表帐下,刘表病逝后,霍峻率部曲归降了刘备,跟随刘备一起入蜀,刘备为了南下偷袭刘璋,就把当时在蜀地唯一的一个落脚点葭萌关交给了霍峻,而霍峻也是不负众望,在扶禁、向存等率万余人的攻围下,硬是以数百人,坚守葭萌关长达一年,而且到最后还以这数百人击破围兵。而在《三国演义》中,霍峻却只在第六十二回中出场。

“威震西域”曹真: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恢复了汉朝以来在西域的统治

曹真,本名秦真,曹操养子,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阵营精兵虎豹骑的统领,参与过镇压黄巾军、汉中之战,而在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不仅此期间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重开西域,恢复了汉朝以来在西域的统治。而且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致使诸葛亮两次北伐无功而返。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与司马懿,把曹真的大多数功劳转接到司马懿这边了。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国名将。参与吴国战事较多,尤其是在平定江东南方的山越叛乱等方面,屡立战功,表现亮眼。而在北边对抗曹魏也是多次立功,就是这样一个在吴国战功赫赫的人物在《三国演义》提都没提。

此外还有:文聘、淳于琼、孙绍、刘表、刘封、张昭、张任、钟会、张翼、高览、朱然、夏侯尚、王双、郝萌、吕蒙、徐盛、乐进、凌统、文鸯、曹休、田豫、刘晔、臧霸、孟获等人也是严重被低估被黑,不过虽然是打酱油,好过没提的。

观点二

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当分为“文”、“武”双样,老王认为戏志才、向宠就是那两个最被低估的倒霉蛋。

要说也不全怪老罗,谁叫陈寿写《三国志》时也没怎么待见戏志才呢?于是这个堪比郭嘉的大才便这样的被彻彻底底的埋没了。

更可悲的是,这个人完全是被《三国志》的侧面描写所带出来的,偏偏这些侧面描写对戏志才还都是推崇有加;小编陈寿楞是左一句右一句的刷赞,偏偏就不给他加推荐。戏志才混到这份儿上,真的是无语了。

《三国志》所有关于戏志才的介绍,全部都是《郭嘉传》、《荀彧传》只言片语透出来的。

《三国志·郭嘉传》云:"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大致意思是:早先颍川有个叫戏志才的谋士在曹操身边当谋士,曹操特别器重他。不过这货很早就死了。曹操有天写信给荀彧,问他:“戏志才死了以后,我连个能帮忙参谋计策的人都没了,你朋友圈里有没啥好货色帮着介绍下呗?”于是荀彧介绍了郭嘉。

你看看,郭嘉的前任,曹操最心腹的参谋,这人水平不能差啊。

其实戏志才也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所谓“荀后嘉妃诩美人”,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有一个庸人么?"《三国志·荀彧传》曰:“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荀彧别传》里也有戏志才的记叙:"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看吧,戏志才都与郭嘉、杜畿这样天下闻名的人相提并论,以“智策”闻名了。

这位仁兄的确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并不像戏志才那样压根被空气了。而且历史上的向宠地位还挺高,他随过刘备伐吴,跟过诸葛亮出山。在武侯祠十四大将中,向宠排行第九,在黄忠、廖化后面,却排在了许多小说家津津乐道的马忠前面。

话说大耳贼当年伐吴,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粮草人马大半化作了灰灰,唯独向宠的部队毫发无伤,是夷陵之战唯一的不败纪录。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堪称三国三大战,可罗贯中把前两战编得花团锦簇将星云集,唯独夷陵之战却整得犹如陆逊和刘备的单挑,这是不公平的。

诸葛村夫《出师表》的评价人人都可见:“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可以说他是村夫最信任的接班人,因为《出师表》,向宠被封了中部督的职位,率领宫廷宿卫。

甚至刘禅也很信任向宠,继位以后,向宠被封了都亭候。后来向宠去攻打蛮夷,在四川雅安一代的蛮荒中战死。他的部下极为崇拜这位将军,拼死大败敌军,硬是抢回了尸首。

今天的人看向宠,多半是三国中某些大众脸的垃圾将领而已,也就是那种战斗力65、HP250、无双=無的渣滓,留着守城都不放心。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向宠的评价可不低,甚至认为其“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又“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宋代端木埰也批文说:“诸贤早世,宿将只一赵云,内治只一蒋琬,向宠、董允以下力皆有不逮将相之任。”

意思是:季汉的牛人们死的太早了,结果战场宿将只剩下一个赵云,内政只剩下蒋琬。向宠、董允下面的人都是没有当将相的能力的。可见哪里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向宠已经算是蜀汉最闪亮的将星了。

有武力,有文化,人缘好,除了死的太快。这样的人才诸葛村夫都没漏掉,倒让《三国演义》的小编给编瘸了,如果没有《出师表》,向宠又是个提都不提的人物,实在是低估中的低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