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为什么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黑衣宰相与黄色僧衣)

姚广孝:黑衣宰相与黄色僧衣

现在我们在电视剧中和生活中看见的出家人要么穿着一身黄色的袈裟,要么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

高德大僧一般就是一身黄色袈裟,寻常僧众就是一身灰色僧袍。

而,我们都知道,黄色服饰是皇家的专权,所谓高德大僧怎么这么牛呢,竟然和皇帝穿一样颜色的衣服?

比丘原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

意思是说,和尚们原来穿的都是黑色的僧衣,因为元代的统治者对佛教非常尊崇,特意赐了出家人可以穿和皇家一样颜色——黄色的衣服。

有些和尚就不怎么接受这个“恩赐”,有的是因为“出家之人不受俗世权力支配”,有的是因为根本就不愿意搭理大元这个朝庭。

姚广孝属于后一种,他是反元朝的和尚 ,自然要穿黑色僧衣了。

姚广孝出家那一年是1348年,至正八年,只比朱元璋晚四年出家。

而这时候的朱元璋也早不是出家人了,他在四处要饭打流,积累人生经验呢,就快要去造反了。

大元朝正风雨飘摇,眼看要完。

姚广孝更没有穿黄色僧衣的理由了。他穿的是黑色的僧衣。

他转身回到寺庙,依然做黑衣和尚去了。

所以被时人称之为黑衣宰相。

在大明朝,穿衣服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朝廷有专门规定的,如下图:

如果穿错了衣服,就是违制大罪,重则杀头,轻则充军。

至于和尚们的穿衣规定,大明朝廷也有正式文件,明《礼部志稿》写的明白:

洪武十四年令,比僧道服色,禅僧茶褐常服、青绦、五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色红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

明朝的出家人是没有黄衣服穿的,尤其教僧,家常穿着都是黑僧衣打块补丁。

要等到大清朝开始尊崇喇嘛教之后,黄色僧衣才又大行其道,以至于影响到了现在,影响到了我的电影电视剧。

明朝时期的姚广孝被称为“黑衣宰相”原因的解析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很多朝代都设有“丞相”一职,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内容也都有着不断的变化,而丞相其实和宰相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明朝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他是朱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人,但是为什么要把姚广孝称为是“黑衣宰相”呢?

1.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为了保全自已、夺取皇位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因为朱元璋生前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为藩王,受封的藩王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地位相当之高,还可以有自己的护卫甲士。朱元璋这样做原本就是想加强皇室的力量,但是没想到后来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之后,却出了问题。

当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样很可能造成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后果,但是朱元璋非但不听,还把他下狱处死,果不其然,朱允炆眼见藩王势力强大,对中央造成了威胁,想要削藩,削了几个之后,藩王与朝廷决裂,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就成了藩王之首,朱棣可不想自己的势力衰弱下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于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兵。

所谓的靖难之役,靖难指的就是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虽然朱元璋规定必须要有皇帝的召唤才能起兵,但是朱棣明白这本来就只是一个借口,朱允炆当然不会召唤自己,这个天下还是属于脸皮厚的,这一仗打下来,朱棣就坐上了皇位。

2.姚广孝

而姚广孝,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人。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佛学家。在姚广孝的策划之下,燕王仅仅凭借一地之兵,战胜了一国之兵,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得不说,姚广孝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朱棣继位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朱棣对于姚广孝也是十分尊敬,他每次称呼姚广孝都不叫名字,而是叫“少师”,朱棣还希望姚广孝能够蓄发还俗,但是姚广孝一直都拒绝了,一同拒绝的还有朱棣赏赐给他的府邸、宫女等,只是居住在寺庙之中。姚广孝病逝之后,朱棣为他废朝两日,并且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了姚广孝,追赠追谥,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3.黑衣宰相

那么为什么姚广孝要叫做“黑衣宰相”?正是因为姚广孝僧人的身份。僧人所穿的衣服中有一种黑色的僧衣,因此,黑衣宰相就是指那些能够参与到政事当中来,并且在其中的影响力还非常大的僧人。

姚广孝上朝的时候穿着朝服,下朝之后换回僧服,所以“黑衣宰相”并不是什么狂炫酷拽的称呼,只是因为姚广孝是僧人,但同时也是宰相。历史上还有其他的黑衣宰相,比如南朝时期的慧琳,还有日本的太原雪斋,北条幻庵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