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俗话,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难道大暑特别热(为什么一年最热的节气是大暑)
观点一
从小在北方的农村长大,经常会听到父母一辈,或者是老人总结出的一些老俗话。比如:“冬至包子夏至面”,“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等等,都是把咱们日常的农业劳作和24节气结合在了一起。俗话来源于农民朋友日常的种植生活中,有一定的道理存在。
而问题中的俗话: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更是将夏天温度的变化描绘出来。的确,大暑会更加热一些,有时候碰上极端的天气会特别热。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今年的24节气,小暑的时间是农历初五(阳历七月初七),大暑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一(阳历七月二十三),下个月阳历8号是立秋。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小暑节气是迈向一年中最热的时间的开始,而真正发威的时间段是大暑到立秋期间,不仅仅是燥热,还会闷热,即使不运动,在没有风的地方也会大汗淋漓。
2,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入伏的时间,入伏是在农历的六月初十(阳历七月十二),中伏的时间是在大暑的前一天,末伏是在下个月的阳历11号。因此,也能看到最热的时间段仍然是在大暑之后。
3,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天气预报的情况,北方城市济南为例,大暑后高温天气持续,北京的话也维持在36度,上海是30度,广州在34度,山西甘肃等地区也步入炎热的时候。因此大暑特别热是比较现实的,也是属于正常的天气自然规律。虽然有雨,但是只在下雨期间清爽些,雨过天晴的湿热更不舒服,桑拿天就是比较生动的概括了这样的天气。
最后总结:高温很热的天气下,大家一定记得注意防暑避暑,田间劳作尽量在早晚太阳光不强的时候,带上防暑的正气水之类,在家里多喝绿豆汤。希望以上的观点对大家有帮助,您可以关注留言,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三农,学习到更多的三农知识。
观点二
入伏之后,天气逐渐的开始闷热起来,晚上也不在是凉风习习,也是燥热无比,一年之中最冷的阶段是在小寒大寒,而最热的时间段,则是在小暑和大暑,那么在小暑和大暑之间,哪一个时间节点最热呢,难道真的像俗语说的小暑不算热,大暑才是伏天吗?
今年的小暑是在7月7日,而7月12日才开始入伏,从12号开始到7月21日是初伏阶段,小暑节气也是正处在今年的初伏时候,而大暑是在7月23日,大暑期间正值我们一年之中最热的中伏,俗话说的好叫做三伏不进秋来到,在中伏期间就会遇到我们的立秋节气,一年之中最热的阶段也是在中伏,也是大暑期间这个时间段。
其实不止是冬季有数九歌,夏季也是有数九歌的,按照夏季数九歌的描述: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最热的是在四九期间,这个数九歌是从夏至开始计算,按照排列四九是在今年的7月19--7月的27期间,也是处在中伏个大暑期间,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大暑期间也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天气。
农村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小暑热的透,大暑凉飕飕,小暑期间其实气温已经高涨,只不过到了大暑的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高温的蒸煮,并不会觉得有多大的差异,其实跟冬季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小寒要比大寒冷,其实只不过是我们被冻得习惯、麻痹了而已,但看字面大跟小的含义就能够表明,冬季的大寒、夏季的大暑,都是我们姨奶奶之中最冷和最热的极端天气表现。
一年最热的阶段也就是一个多月左右,也就是在夏季数九歌的二九和四九期间,大暑过后的立秋节气到来,会讲气温得到很好的改善,随着节气的更迭,我们早晚的气温也变的凉爽起来,风儿吹过的时候,会有一种凉爽的感受,跟前一段时间的那种闷热高温,是有明显的不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