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八月中,解见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9月23日前后。在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天气开始转凉,蟋蟀、知了的叫声渐渐听不见了。凉爽的空气里,有一种植物在慢慢吐露芬芳,那便是桂花。“风度桂丛香馥郁,月穿竹篽影横斜”,在这个时节,只有桂花可以“独占三秋压群芳”。

说起桂花,不得不想到苏州。它是苏州的市花,出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而在苏州人的秋季食谱里,桂花糕、桂花糖芋艿、桂花糖藕,桂花酒酿圆子……一切也都可以跟桂花有关。

在太湖边,这里还有一座小镇,数百年来与桂花结缘,因桂花而繁荣。这里的秋天,飘荡着浓浓的桂花味。

桂花,是苏州的市花。苏州人的秋季食谱也离不开桂花。 视觉中国 图

千年古镇,桂花之乡

苏州的山并不多,但作为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光福镇坐拥邓尉山、玄墓山、西碛山等二十多座大小山峦,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被誉为洞天福地。传说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吴王养虎处,萧梁时建光福寺于龟峰,遂以寺名镇。

光福镇是全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每到秋季来临,漫山遍野的金桂、银桂等品种竞相开放,十分壮观。而除了观赏外,桂花最大的用处就是做天然香料。采摘、加工桂花在当地形成了一条传统的产业链,家家户户靠桂花为生。

李嘉球是土生土长的光福人,在他的记忆里,桂花盛开时,是光福最热闹的时候,工厂、学校放假,男女老少都要回村采花。有时候劳力不够,还要请外村的亲戚朋友来帮忙。

“桂花很娇贵,必须当天采当天卖掉,不能过夜。否则就会‘黑脱’,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花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分秒必争。桂花时节工厂也是24小时敞开收购。”李嘉球介绍道。

苏州光福镇是全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

作为吴文化专家,李嘉球对光福镇的历史颇有研究。他说,不像其它地方用竹竿敲击,或摇晃树枝让花朵脱落,光福的花农全用双手采摘,每户人家都会备有长短木梯好几张,哪怕是最高的树枝都爬上去人工采摘,以保证花朵完好无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光福镇开设有花果加工厂七八家,桂花价格最高能卖到每公斤10~12元,收入占花农全年总收入的60%以上,不少光福人因桂花致富。

光福花农用手摘桂花,需要这样的长木梯。

在光福镇,香雪村窑上的桂花种植面积最大,达2000多亩,种植历史也最为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如今,山上还能找到数百年的老桂树。为什么窑上适合种桂花?有怎样特殊的地理条件呢?

“窑上桂花种植基地紧靠着我们这里的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官山岭木荷自然保护区。这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西面是太湖,东面有西崦湖,四周被山峰环抱。两大水体对当地气候起了调节作用,气温比较稳定的,平均在15.9度左右。”香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倪青介绍道。

李嘉球还告诉记者,桂花喜欢微酸性、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窑上不但有天然的优势,在过去,村民用羊粪、猪粪施肥,土壤肥沃有利桂树的生长,花的品质也更好。

古人说“中秋赏桂”,但由于今年气温较高,直到秋分时节来临,香雪村窑上的桂花才刚刚飘香,倪青表示最佳观赏期大概在国庆前后,晚桂可以持续到寒露时分。

村民在分拣桂花

新鲜采摘下来的桂花,香气扑鼻

光福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中国人喜欢桂花,离不开它清雅高洁的香气。当然 “桂”谐音“贵”, 也被视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被谓为“折桂”。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也会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李嘉球说,在光福镇,村民们也喜欢在院子里种上金桂、银桂,讨一个“金银富贵”的口彩。

“桂”谐音“贵”,在古代是富贵的象征。

事实上桂花最大的价值,是其食用价值,可作糕饼和点心的辅助原料,也可作为菜肴调味之用。这在光福人的日常生活中可见一斑。

“我们这里人结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道甜品,叫桂花酒酿圆子。村民用自家做的酒酿来煮糯米小圆子,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层桂花,闻起来特别清香。另外,年糕上也会撒桂花。”倪青介绍道。

倪青说,当地还盛产桂花茶,制作工艺简单,用恒定的温度将桂花脱水后就可制成,家家户户都会做。还有一种很受欢迎的桂花碧螺春红茶,就是在茶叶发酵的时候加入桂花,这样的碧螺春冲泡出来,会带有桂花的清香。

除了酒酿小圆子,桂花还可以加入糖芋艿、糖藕、年糕里。

不过,光福镇最出名的当然还是“梅浆桂花”。它的制作工序保持着最传统的古老手法,将当天采摘的桂花装在竹箩里,用清水浸透,然后捞出,滤去水分,加入梅浆(用夏季黄熟的梅子制作而成),搅匀,放置一夜。次日捞出桂花,沥去渗出的水分,再加入一定梅浆和食盐充分搅拌,待装满一缸后,再在顶层撒上食盐,立即用竹片压牢。这样加工出来的桂花不但可长期贮存,且仍保持天然的色香味,随食随取。

让光福人最值得骄傲的是,1959年,新中国建国10周年的时候,来自光福镇的4盆桂花被摆放在天安门城楼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绿化用的桂花树也来自光福。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当现代工业香精香料开始盛行的时候,桂花这类天然香料的收购产业也受到过不小的打击。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采桂花的人的确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仍然有,因为情结还在。这几年桂花的价格也慢慢回升,一些崇尚天然食品的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它的价值,像苏州的一些百年老店仍然喜欢用这里的桂花。”李嘉球告诉记者。

倪青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香雪村也从传统的花果产区向经济苗、景观苗生产销售产业转型。这过程中,桂花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苗木全产业链,提供包括桂花的种植、施工、养护、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这是最重要的收益来源。另外还保留了两家蜜饯厂,开发花果蜜饯、糖桂花等传统产品。”

从2004年起,为了促进农旅融合,光福镇开始举办“太湖桂花节”。在赏花经济的带动下,农家乐、民宿、度假酒店、环太湖公路等配套旅游施设也开始发展起来。

另外,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光福镇也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墙体美化、河道净化、垃圾分类等改造,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让村庄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树是我们这儿宝贵的资源。除了秋季桂花,我们冬季有香雪海(梅林的雅称),春季有樱花,夏季有木荷,我们希望把这些资源串联起来,吸引更多人来香雪看一看。”倪青说道。

而在变化之外,李嘉球也希望更多年轻人愿意去传承祖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苏州人都喜欢吃甜的,甜食里一定要放点桂花,这是一种不变的江南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