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在大学生的学历(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科举制是分五个等级的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了县试(府试),那么就取得了童生的身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的水平(当然从知识结构和专业程度来看是没有可比较性的,因为现在的小学分好多学科,而古时主要研习四书五经,只是做一种粗略的比较),这个阶段基本是初级知识分子,仅仅不是文盲,但是基本可以胜任普通百姓日常的需求(比如写信,看书)。  

通过院试,那么就取得了生员(秀才)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的水平了,这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了,我想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反映过秀才的社会地位,在古代虽然很多人读书考科举,但是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不大的,大部分还是种地的农民,就是读书的人很多人家里穷,所以基本靠自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能自学到初中毕业水平的人也是不错了,所以他们是中级知识分子,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应该不是很高,只是一个“有点学问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通过乡试,取得了举人的学位,乡试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考试,第一名叫“解元”。考过了获得举人的身份才能去参见会试,举人的社会地位就相对比较高了,因为他们已经半只脚踏进官场了,如果在随后的会试中顺利通过,就会取得贡生的身份,这样就可以做官了,但是贡生能胜任的官职不高,通常是训导之类的小官。  

会试相当于高考,乡试又叫省市,是省内的考试,举人有资格参加全国的高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影视作品中有举人进京赶考这样的景象。会试第一名叫“会元”,通过会试取得贡生(贡士)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贡生才能最终的殿试。  

贡生能够参加最终的殿试,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其他的能够被录取者都叫做“进士”,殿试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因为殿试取得了“进士”的身份,就能够被政府分配到各地做官(政府公务员),或者也可能进翰林院(研究院研究员)。进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有比较高的造诣了,因为并不是读书人都能中进士的,可以说进士是精英了。而翰林院学士那更是特高级知识分子了,通常是有大学问的人,比如李白就做过翰林院学士。

中举人很难!科举制度是极度精英化的制度。要想中举,就要参加乡试,也就是全省统一考试。那么录取比例有多恐怖呢?以清朝为例,各省乡试的录取比例大致在60--80:1。而我们的高考,在大学扩招之前被称为独木桥,其录取比例大致是10:1,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而现如今大学的升学率就更别提了吧。

举人和大学生到底差几级?咱们来比一比。刚才说了,举人当官的话是知县,也就是县长,相当于现代公务员正处级。再看大学生:本科生试用期满之后是办事员,没级;硕士生是副科级,博士生是正科级,但是实际当中一般都会要求三年左右的期限。重点来了,大学生这些都是级别,不是职务,更不是职权,而知县是实职,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是土皇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