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思想中的人生修养和社会责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大家怎么理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思想中的人生修养和社会责任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这句话对当今每个人,都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困顿不得舒展的时候,那就做好个人修为;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就要应该考虑如何去为天下人做点事。

所谓“达”,就是通达,顺畅,就是指事业做得不错,有一定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对应的“穷”,就是困顿,不是贫穷,意思是指事业不顺畅,处于困顿,志向无法舒展的人。

毫无疑问,社会上大多是“穷”人,“达”人只是少数。这是从静态层面来讲的,从动态层面来说,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从“穷”到“达”的过程,甚至某些人还经历了从“达”到“穷”。更有甚者,有的人不断在“穷”与“达”之间,来回切换!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能洞彻“穷”与“达”的人生价值,我们的一生将会过得很压抑,乃至在“穷”中沦陷,或者在“达”中堕落!

以儒家思想的标准,善其身,就是做到个人修为的精进,达到“仁义礼智信”的水准。济天下就是将自己的思想修为推而广之,影响周边的人。

孟子的这个思想,跟孔子的忠恕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忠,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己欲达而达于人。

在孔子的理念中,忠是底线,人人必须遵守;恕是高度,人人所要追求的价值。

按照孔子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也是人人必须坚守道德底线;达则兼济天下,也是每个人该有的梦想和追求,可以做不到,但必须有!

这句话从正读和反读,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境界。

正读,就是告诉我们,在“穷”的时候,坚守“独善其身”的修为,未来我们就会拥有“达”的时候。也就是说,“穷”是“达”之母。

“穷”不失其志,这难道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吗?

反读,又告诉我们,在“达”的时候,不要忘了“兼济天下”,一旦忘了这个高层次的追求,早晚也会堕落到“穷”的地步!

“达”不忘其本,这难道不是一个振聋发聩的人生警示箴言吗?

这句话又告诉我们,“穷”和“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决定结果的就是“善其身”和“济天下”。

虽然“善其身”和“济天下”的功绩不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修为,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影响面不一样,对社会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所以,请每个人不要小看那个平凡的我。我们不应该鄙视“穷”,而是要拒绝不善其身。

如此,“穷”自然会向“达”演化,反之,“达”就会向“穷”堕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又跟儒家提倡的人生追求进阶相通,即“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人生规划的四阶段。在力所不能及,或者说个人修为不到火候的时候,就老老实实“修身”。

“修身”做好了,会慢慢摆脱“穷”,下一步就是“齐家”,就是把你的修为,在你的家族扩散,让你的家族都能做到有所“修为”。

“齐家”做好了,就能逐步走向“达”,你就应该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治国”。

补充一下,古人的家国天下概念,跟现代人不一样,古人的“家”是指“家族”,“国”是指“诸侯国”,“天下”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家。

古人所谓“治国”,就是一个人在“达”了以后,要把你的德行,在一个诸侯国,或者一个郡国内扩展。

最后就是“平天下”,以你的“达”,完全可以做到“济天下”了,那就成了你的义务!

难怪古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丰富,他们活得那么强大,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包含了这么多丰富的人生感悟!当今,很多人物质生活越丰富,越是陷于痛苦的挣扎,如果能读懂这句话,哪有什么不快乐的理由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责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忘势》,原话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有后人表达习惯说成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里有两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是“穷”与“达”;一个是“独善”与“兼济”。

“穷”与“达”,分别代表了现实社会的两个极端。

“穷”在孔子的门生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颜回,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称赞颜回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当然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穷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对于现在来说很少有“箪食瓢饮”的现象,但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依然严重存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大多都属于穷的范畴。

“达”即为显达,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概念中人们所追求的无非两个字:一个是“贵”字;一个是“富”字。

“独善”就是要坚持一个做人的底线,不论在何种条件情况下,要保持一个人的本份:非份之财不取,伤天害理的事不做,同时作为一个儒生要以身作则教化他人。

“兼济”,“济”就是帮助他人,作为儒家思想绝对以利他主义为宗旨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两千多年一直以“儒”为国本的根本原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是要求儒生在穷困时也要保持为人的节操,没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自己的道德素养去影响他人,去感化他人;在显达时更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为什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流传千古就是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家国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