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因秦桧是她表妹夫,所以李清照从无涉及同时代的岳飞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关于李清照的生母,其实在历史上是存疑的。大概有这么两种说法:

第一种:李清照的生母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王珪的女儿。

第二种:李清照的生母是宋朝的大诗人王拱辰的孙女。

其实她的生母是谁,本来也没那么重要。但是王珪和王拱辰,这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是比较特别的,那就是王珪老爷子。

因为王珪的孙女,嫁给了后来的南宋宰相秦桧。所以如果李清照的生母是王珪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这么一来秦桧的媳妇儿,可就成了李清照的表妹了!

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正是因为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所以李清照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才很少提及岳飞。毕竟秦桧不厚道,从正面角度害死了岳飞。

李清照真有避亲的嫌疑。

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而秦桧出生于公元1090年。而且两个人都是在公元1155年去世的。由此可见,李清照和秦桧显然是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的。

再看看岳飞,则比他们小一些,他出生于1103年,比李清照小了19岁,比秦桧小了13岁。而岳飞去世于1142年,也是在这两个前面走的。所以说李清照和岳飞也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而岳飞和秦桧,那是当时炒得最火热的两个人。岳飞是主战派,秦桧是主和派。两个人常常因为政治态度针锋相对。

作为爱国词人的李清照,自然也可以给出自己的态度。但是很显然,李清照的诗词里并没有给出任何偏向哪一方的态度。

这就奇了怪了,如果没有亲属关系在里面的话,以李清照的忧国忧民思想,在诗词里体现收复山河的愿景,难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而且岳飞在荆襄之地大败金军,收复了襄阳重镇,这个时候举国欢庆。甚至连宋高宗都对岳飞刮目相看,这个时候李清照为啥不置一词,从未赞扬过岳飞呢?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在李清照的诗词里,不乏出现大量爱国情怀的诗词。比如上面这一句,那就是对山河破碎的一种感慨。

在第二次婚姻失败以后,李清照再也不执着于自身的感情问题,而是开始关注国家大事,顺便再继续自己《金石录后序》的创作。

在这期间,李清照曾经多次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的愿望,在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比如说《打马赋》中,李清照引用了大量古代历史上抗击入侵者的战争典故,赞扬了桓温、谢安这些人保家卫国的能力。

实际上就是在表达自己对当时南宋执政者的不满,而当时南宋执政者,就疑似是她的表妹夫秦桧。

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李清照也表达了自己对国破家亡的一种哀叹: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题八咏楼》这首诗中,李清照也曾经悲叹过南宋皇室无法振兴,宋朝江山不再永固的一种惆怅: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由此可见,李清照是一个十足的爱国词人。而岳飞也是一名优秀的爱国词人兼爱国将领。虽然辈分比李清照小,可是跟她生活在一个年代。

李清照肯定认识岳飞,也肯定认识秦桧。但是对于这两个人,李清照是从来不提的。甚至对执政方针,也只是隐晦地表达不满,由此可见李清照的确有忌惮亲属的可能在里面。

李清照不写岳飞,也很正常。

1、李清照一般都是借古讽今。

其实不光是岳飞和秦桧,同时期的名将韩世忠,李清照也没有任何提及。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中,一般只有古人才有资格进入。这一点我们也是表示赞同的。

有谁活着,就能平白无故地进入文学作品的吗?就算有,也是少之又少。因为作者都害怕惹麻烦,借古讽今才是正儿八经的文学之道。

所以用典,在古代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用得好了,那就是点睛之笔,用得不好,那可能就会给自己找麻烦。

2、李清照太忙了,没时间写岳飞和秦桧。

当时的李清照刚刚从二婚的失败中走出来,她余生的时光,一直都在努力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并且要为其作后序。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李清照或许压根就没什么其他时间,去管朝中大事。晚年致力于创作,这也是一个理由。

3、李清照很少涉猎国家大事。

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中,涉及到国家大事的诗词,那是相当少的,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为啥会这样呢?

在我看来当时没有报纸,她又不是朝中大员的夫人,所以只能靠听说和自身的处境来感受朝局的变化。因此她对真相不甚了解,自然也就不敢轻易下结论了。

4、怕得罪人。

在第二次婚姻之中,李清照公然状告丈夫张汝舟,因此下狱。这个时候在文坛上的那些好友们,都齐心协力前来相救,这才将李清照给救了出来。

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清照似乎也应该要小心翼翼地生活了。就算自己不怕麻烦,也不应该再给朋友们添麻烦了。

看李清照的作品年代,在题八咏楼以后就没有更多关于政治内容了,此后她的事迹是远离政治,连表妹夫秦桧都不联系,专心研究赵明诚的文物金石学。一种可能是她写了歌颂岳飞和韩世忠的诗词,但是散佚了,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另一种就是李清照是个不谙世事的学者,她对岳飞事迹的认识和了解不及时不全面,对当政者怀有怨恨,一个大家闺秀,晚年生活凄凉,没有精力和心情去歌颂,最为重要的就是她这种大家闺秀,根本是看不上岳飞这些赳赳武夫的,在她眼里,只有古代的名将贤臣才能进她的诗词。同时,不敢写岳飞也是重要原因。后面南宋的诗人只有陆游提过,辛弃疾也是只字未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