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能理解唐诗不(外国人眼中的唐朝诗)

外国人能不能理解,对于唐诗来说无关紧要。没有多少外国人理解,唐诗依然光辉灿烂,就像我们的京剧,没有多少外国人能听懂、理解和喜爱,它仍然是我们的国粹一样。

国人对于外国人的诗歌,也有不理解、不欣赏的,这样的人也不是非常“小众”。人家的诗歌,基本上没辙没韵,但也不失为一种艺术。人家就喜欢那个样子的诗歌,我们也没必要扬己抑人。

有一点是必须明白的,那就是:大唐帝国的诗人写诗,不是为了赢得外国人的理解、喜爱和崇拜,而是为了抒发心底的情感——吟唱爱情、纾缓郁闷、赞美友谊、申明志向——从而享受一吐之后的快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没有一个为了金钱而向读者献媚,更没有人用自己的诗歌,低三下四地讨好外国人,从而赢得外国人的洋钱或者什么什么奖项。这一点,无疑是令人崇敬的。

唐诗,离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三四百多年的历史,没有注解,今天的我们这些人都是懵懵懂懂;如果译成外文,恐怕更是隔靴搔痒了。

简单说,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唐诗,又是中华文化诗歌的鼎盛时期的作品——无论是中国人自己翻译,还是外国人翻译,总会丢失唐诗的形式美,更不用说内容了。

见过不少翻译成英语的唐诗,读过以后,全然找不到一丁点儿读唐诗的感觉。举个例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下面是英文翻译:

The moon setting, crows cawing, frosty skies,

The dam maples, fishing lamp, his sad eyes.

A toll from Cold Hill Fane outside Soochow

Strikes my boat at night to stir my sorrow.

寒山寺,英文翻译中是“cold hill fane”,仅仅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其内涵丧失殆尽;姑苏城,也是一样,在中国文化中的“姑苏城”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译者翻译成Soochow 味同嚼蜡。

还有,夜半什么会有钟声呢?

唐诗,是不可以翻译的;外国人如果没有很深的汉学功底,是根本无法理解唐诗的,充其量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