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所说的“侘寂”是什么(日本的侘寂文化)

日本在佛教和中国古代文化输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侘寂”美学,并且由“物”为表像载体,通过“物”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面貌和整个社会美学架构,行成了自己的审美、哲学体系。

日本处于半封闭海岛环境,长期处于不期而至的地震和海洋灾害威胁下,日本人对于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转瞬即逝有着强烈敏感,结合泊来的佛教和中国文化后,在本土融合形成了“侘寂”,成为日本社会艺术文化主轴。与其说侘寂是美学,不如说是哲学体系恰当,这种哲学体系贯穿在日本社会方方面面。

佛教和禅宗传入日本之后,佛教对于世界的认知在日本本土转换成和中国古代所不一样的哲学体系,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这是将泊来的文化往另一个境界发展出了结果。“侘寂”是通过“物”,将佛教的“无常”进行外化视觉呈现,“物”成为载体,由“物”进入精神性的“无常”体验,从“物哀” 到对于追求“不完满”的审美趣味,这种“物”传递出静穆和朴素的力量。

可以说日本民艺和文化艺术对“物”(物是材质、器物、自然之物)的关照,是以“侘寂”(Wabi-sabi)为核,“幽玄”为体。侘寂(Wabi-sabi),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

侘寂的美有时被描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它是从佛教三法印派生的概念。侘寂美的特征包括不对称,粗糙或不规则,简单,经济,低调,亲密和展现自然的完整性。侘寂美学在日本的审美价值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内心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么它可以说是侘寂。侘寂接受生活是复杂的,但崇尚简单。

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 :“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接受这三样事实,就能接受满足是一种成熟的快乐。”Wabi-sabi 就像禅宗一样,用语言描述也只是它的表象。

“寂”作为审美状态,是“闲寂”、“空寂”,而不是“死寂”;是“寂然独立”,不是“寂然不动”,它是一种优哉游哉、游刃有余、不偏执、不痴迷、不执着、不胶着的态度。

“寂”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个层面,是听觉上的“寂之声”, 用声音去表现寂静,有声比无声更为寂静,称为“寂声”;

第二个层面,是一种以古旧、磨损、简素、暗淡为外部特征的“寂之色”,“寂色”就是一种古色、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从色彩上说,“寂色”给人以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但给人以低调、含蓄、朴素、简洁、洒脱的感觉。

第三个层面是“寂之心”,指人的一种寂然独立、淡泊宁静、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

“侘寂”是一种审美视觉原则,无常和残缺的概念,“侘”(Wabi)大致是质朴和自然的孤独,而“寂”(Sabi)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饱经风霜、衰退、美人迟暮。(日语里生锈一词也是 Sabi)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指的是事物与生俱来就是不完美的,同时承认事物在走向死亡宿命的过程中会不断变幻。

以“物”(物是材质、器物、自然之物)传递这种“侘寂”,是通过不同材质的考究运用,通过展现“物” 的材质自然质感对比,产生侘寂的幽玄美感,这种对比是对不同“物”,不同材料的不同份量、比例运用,而这比例份量是以古法的风雅视觉气质为宗,是与鲁莽、草率、拙劣、粗狂相反,产生材质自然质感机理间对话,例如 :古旧与新、木与石、木与金属、石材与木,大漆与木,粗陶与釉色……通过极简、“素” 的表象语言,去表现恒久不变的“成、住、坏、空”的寂灭感,正如佛教所言:“从来诸法,常示寂灭相”。激发出对材质的重新审美体验,如同日本料理所传递出的是食材的本味,觉察自然本来面目。

这样一种体系渗透在各个领域 :音乐、戏剧、建筑、服装、陶艺、木器、当代工业产品……通过这些媒介物,将“禅”融合进“侘寂”进行外化感官呈现,让人能感知并且通过“物”进入精神层面的体验。除此之外,日本民族近乎强迫症般精进完美做事态度,细腻委婉内心特质,对细节一丝不苟,给世界贡献了不少特点鲜明的当代文明成果。

这种体系下,使得日系之“物”,都具有辨识风格极其强烈的特征,所生产出的产品和器物、艺术品,都具有相似视觉美感特征,强调“器物之美”,而这“美”就是“侘寂”和“幽玄”。

将“物”之美渗透到日常生活,以营造“物”和“景”的堆砌,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枯山水园林、建筑 ;通过“乐” 用听觉展现出来,如 : 尺八、三弦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