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称抑郁者越来越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说的人,也许有一部分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但更多的人其实是“利用”了目前大众对心理疾病的接受度开了一个可大可小的玩笑。但是当人们拿它开玩笑时,有人却在背负这些玩笑的代价。所以小编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一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以及这样做所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人会愿意“认领”心理疾病?

1. 将心理问题“浪漫化”(Romanticization)

心理问题的“浪漫化”,即指人们认为有心理问题是迷人又炫酷的体验。在心理学进入流行文化之后,各类心理疾病与先锋艺术、文艺创作紧密结合,成为了审美的一部分。

而媒体对于名流、艺术家患精神疾病的报导,也使得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是精神疾病让这些人出类拔萃,能够书写、描绘或演绎出不一样的作品。

小编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他们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印象基本来自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颇具科幻主义色彩的畅销书。

也有很多人,包括小编在内都曾被自闭症儿童的天才画作所感动,认为自闭症儿童内心有一片不受拘束的幻想空间。

(自闭症儿童Iris Halmshaw的画作)

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当然看不到自闭症中2/3的患者无法独立生活,3/4的患者智力发展迟滞。心理问题背后严肃的、代表苦痛的意义被遮掩,且被蒙上想象中美丽的外衣。

异常甚至病态,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天才”或是独树一帜的标志。人们通过给自己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表达着自身对于独特性的需要。

2. “我也有”心理疾病(“Me-too”mental illness)

在追求独特性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认同感。

人类学家认为,人们会选择用其所处时代所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冲突与痛苦。当媒体或专家们将某一心理疾病的症状引入公众视野(包括我们所做的心理科普),人们便会选择这些症状进行自我表达。

Ethan Watters在《像我们一样疯狂》关于厌食症的章节中写道: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去诊所求助的厌食症患者大部分已经听说过这一疾病,知道它的症状与常见病因。他们本身对此心理疾病有符合其典型症状的期待,甚至抱着“尝试看看”的心态去表现出这些症状。换句话说,人们通过“患厌食症”这件事,来彼此竞争或抱团,寻求在群体中得到认同。

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的人们,也许有着相似的诉求:

以当今时代流行文化所能接受的新形式——声称自己患上某种心理疾病(甚至真的逐渐发展出相应的症状)——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感受,并获得其在特定文化圈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自称抑郁者?分析与解释抑郁与心情低落的区别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分不清

什么是正常的心情不好

什么是抑郁情绪

什么是抑郁症

通过网络上介绍的关于抑郁方面的信息,导致很多人当出现了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时就会联想到抑郁的问题。其实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做法。

就像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遇到烦心事,压力太大的事我们都会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问题

当我们不去在意这个问题,过段时间遇到开心的事或者压力得到缓解,心情就会好起来。这个问题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

当我们过度在意这个问题,去网上一查抑郁的表现就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然后开始担忧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抑郁。

还有很多人分不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出现抑郁的表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就直接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贴上这个标签后,我们就会不断的去提问,不断的寻找信息和证据来证实“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当发现寻找的信息自己越来越符合时,就给自己判定我得了抑郁症。

生存压力太大了,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人越来越多,有太多人把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都当成抑郁了,所以导致自称抑郁者越来越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