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从6岁开始重点培养阅读,是不是已经来不及了?

观点一

只要想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如果方法得当,效果也会很好。

3-6岁的儿童喜欢有幽默感和想象力的书,书的内容最好还有一两个小意外。他们还喜欢真实的、独一无二的、讨人喜欢的角色,从这些角色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好的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它还应该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

孩子还喜欢复杂一点的书。判断书的内容是否复杂主要在于是否有情节,简单的故事缺乏情节。以《下雪天》这部书为例,主角经历了一系列独特的事件,但是,没有核心问题,各个事件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在复杂的故事里,主角通过整个事件学到很多东西,通常他们还会明显地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比如,在《彼得的椅子》里,当彼得意识到他不再能够使用自己的蓝色椅子了,而他的父母依然爱自己,他发自内心地改变了。随着《彼得的椅子》故事情节的展开,彼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担忧,经历了复杂的情感变化。相反,在《下雪天》里,虽然彼得也学到了雪的知识,但是情感变化非常有限,也缺乏对自己或他人的洞察。

复杂的故事还有更丰富的语言,包括那些描述精神状态的语言(想、惊讶、知道、决定、好奇……)。复杂的故事还有一个主题,比如友谊、亲子关系。

复杂的故事促进儿童寻找原因的能力。因为作者往往不会把主角所有内在情感都描述非常清晰,这就需要儿童自己描述出他们的情绪,并和故事情节相结合,以弄明白这些是怎么共同作用得出最后结果的。

儿童听故事时最重要的目标是理解它。儿童需要理解人物感受、动机、目标,以及这些如何引发了人物的行为。理解故事内容有时也需要儿童了解客观世界、社会的知识,比如,暴雨时头发和衣服会怎么样,动物为什么见到人会跑掉,为什么人们不在暴雨天出门,等等。而且,由于作者一般都不会说出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时需要寻找故事中隐含的原因。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帮助儿童的理解。

1、介绍故事

因为故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年幼的儿童经常会忽略它。如果儿童没有理解到这些问题,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评价人物动机和行为。好的故事介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时使用声音、手势、目光、表情等多种手段

阅读时的音调、语言的节奏、手势、目光、表情和语言本身一样,传递故事的意义。

3、指着图片

在图画书里,图画和文字一起传递信息,家长要经常指着图画讲述故事。比如,在《小黑鱼》里,家长可以指着小黑鱼和一群小红鱼说:“你看,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小鱼,都是红色的,只有一只是黑的。”

4、帮助理解的旁白

家长可以一边读故事一边适时地加入一些评论,以明晰角色的情感,解释一幅图画,或者说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行为。这些旁白不但可以引起儿童对关键信息的注意,还为儿童示范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寻找原因。

5、对儿童的评论和提问做出回应

对儿童的评论和提问做出回应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如果孩子的问题显示出他没有注意到一些关键信息,家长应该及时、充分,但简短地回应他,然后继续读故事。如果跟孩子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会导致故事中断,而第一次阅读的时候长时间的中断会严重阻碍幼儿对故事的整体理解。

6、阅读之后鼓励儿童参与到思考性的对话中

进行一场深入的讨论可以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把这种讨论放到阅读的最后有助于阅读的顺畅进行,同时也给幼儿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参考信息(比如文本信息、图片信息、家长的评论,等等)。有更多信息和更深入理解加入讨论会让儿童格外喜欢阅读过程。

好的讨论话题是对故事本身和儿童理解都非常关键的问题。第一次阅读故事之后的讨论可以是故事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

1、只读选定部分

可以用知识类书的某部分适合孩子水平的内容解答孩子的疑问。通常,可以更多使用图片,而不需要读上面的文字。比如,家长的目的是告诉孩子不同的鸟儿嘴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那么她可以使用相关的书,但是只读鸟的名字,而不需要读所有的内容。如果孩子对某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再深入介绍。

2、阅读整本书

有时也可以阅读整本书。比如,孩子对书里涉及的内容已经有直接经验了,那么可以读整本书。直接经验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书里的知识,反过来,书里的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扩展他们的直接经验。

3、示范如何使用知识性内容

家长如何使用索引、图表、词汇表这些信息性内容,为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例如,孩子在公园发现了一些蚂蚁,问家长:“它们从哪里来的?它们住在哪里?”家长可能会找到相关的书,搜寻内容索引,一边用手指着目录一边读,发现切合问题的主题时停下来,找到书页嘴里还可以说:“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关于蚂蚁住在哪儿的内容在第五页。我们翻到第五页看看它怎么说。”

母语阅读对孩子的理解力、其他语言学习能力,都非常有帮助。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图书馆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意识到问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阅读是最好的习惯,要用好图书馆这一免费的社会资源。

魏小宝满6周岁,按照安徽省图书馆的规定,可以凭户口本办理少儿借阅证(参见《给孩子办张少儿借阅证吧!》一文),图书馆有专门的“少儿室”,每次可以借5本书出来。但是只给孩子进去,大人门外等着。这一年间,去了9次,借回36本(次)书,因为没有大人在旁边把关,他自己借出来的书有点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比如他借了一本《新婚四年》回来,一度在朋友圈里传为笑谈(当然这本书记录的是罗兰结婚4年内面对困难及战胜困难的过程,但是并不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看)。有时候他有集邮癖,偏要把系列书的12345都找齐了借回来,这就脱离了读书的本质。经过白老师的不断教(shǔ)育(luò),魏小宝逐渐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书,每次借出来我们都要问一下他借这本书的理由,他基本上能说个道道出来,这就开始上路子了。

除了魏小宝自己独立借书之外,我每个月还要去合肥市图书馆一两次,帮他选一些书借回来看,我们夫妻两人的证,每次可以借10本书回来。有时候我自己也去安徽省图书馆借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回来看,我一个人的证,每次可以借5本书,偶尔也借些书带魏小宝看。算下来一年去了14次两家图书馆,借回106本(次)书。

每次我去图书馆之前,都要问魏小宝:哪些书要再借回来?目的是让他检视一下阅读情况,让他做一次取舍,也是对他兴趣点的一个验证。有的书就反复地借回来,比如《中国儿童数学百科全书》从8月底之后就一直借在我们家。看到这儿您要说了:这么喜欢,买一本回家喽!非也,书非借不能读也!若是买回来,时间久了就懈怠了,相信您也有这样的经历。

我的原则是开卷有益、不求精读,有的书就翻开看看几页,不吸引人就扔一边,遇到感兴趣的就多看看。对魏小宝的要求也是这样,从来不责怪他把书借回来又不看,只要他感兴趣,他会废寝忘食地看。

书借回来不看,不是读者的问题,是作者的问题。

但是坐拥图书馆这样的公共资源,不去使用,等看到别人日积月累读书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又羡慕不已,就是读者的问题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就去图书馆,开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