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有道理吗?(“棒棍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正确教育孩子的价值。)

“棒棍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正确教育孩子的价值。

农村俗语:“棒棍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农村俗语还是有道理的,因为溺爱和严管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

而溺爱并不等于爱,作为父母来说,如果对自己的子女溺爱过度的话反而会害了他。如果父母们对自己的子女严加管教的话,将来的子女们有机率会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说一下这句俗语“棒棍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的意思。说起这句话,我这里还真有这样“慈母多败儿的“巨婴男”:

我们村里就有这样一位“巨婴男”。此男现在30岁挂零了,至今还没有找到媳妇,而说起这位“巨婴男”没结婚的原因,村里其他人却说都是他的父母耽误了他。而事情是这样的:

“巨婴男”在小的时候,家境还算可以的,那时候他父亲在村子里开一家小卖部,一年还能赚个万儿八千的。由于“巨婴男”家境优越,所以他小时候也不怎么好学。

虽然他比较聪明,但是父母却并没有对他严加管教。由于他学习不好,在五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就把他留了下来,并严格批评了他,还用手轻轻的打了这位“巨婴男”一下,并稍信让他家长来接他。

但是家长到来后,却对老师说:“自己的孩子,我都舍不得打,你凭什么给我严加管教呢?”就这样,在家长的不依不饶下,老师对这位“巨婴男”道了歉。

可是没了管教的“巨婴男”,犹如无人之境一样,放飞了自我。并在混完了初中就不上学了,成天和几位小伙伴胡吃海喝。然而家长并不为意,因为这时候家长在城里也承包了工程,一年能赚个一二十万。

但是来说福兮祸所依,几年以后这“巨婴男”由于不务正业,就偷着和人去赌博,在赌博输了几十万后,父亲的家产也被这位“巨婴男”一点点的输了个精光。

后面的事情估计大家都猜到了,这位“巨婴男”从家境优越的条件,一下成了穷光蛋。而30岁的他,也因为突然的变故而患上了忧郁症。这是父母的溺爱害了他,如果父母能够严加管理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所以通过上述事情来说,这句俗话“慈母多败儿”还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慈母底下多败儿”呢:

而笔者认为:如果孩子在成长期间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有人给孩子适当来点教训,但是作为父母的就马上和孩子一伙,并纵容孩子。而这样就会让孩子本来心有惭愧的心理,又变得底气十足,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出事有爸妈顶着。但是在长此以往后,孩子有了放纵的心情,并越来越走向不归路。

而这些父母表面是爱,但是从根本上让孩子没有了明辨是非,天高地厚的能力。 然而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没能力成事就发火撒气,做对事骄傲自满,做错事不能说,善于甩锅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在将来会吃大亏的。

为什么“棒棍之下出孝子”呢:

笔者认为,这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不是真的打孩子,而是对孩子严加管教的意思。

但是都有一个度,而教育孩子自然也不例外。而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以严格的方法,让孩子走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来。虽然这事情是严格了一些,还有动手的可能,但是为了孩子的大局着想,这样的办法还是可以的。

这是因为孩子在小时候,并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的,如果家长好话好说,而孩子以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以后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的。

因此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适当的给予一些“棍棒”是可以的,但是来说,这事情是有度的,不能天天这样用严厉的方法教育孩子,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作用。

综上来说:我还是认为这句俗语“棒棍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是有道理的,只有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上去,你们认为呢。

“教育方式因人而异:从‘棍棒之下多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看孩子的成长路径”

说到这句话,就让我想到了两个人,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朋友。不过,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却不同。一个是生活在农村,另外一个是生活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家庭条件一般。因为朋友有些调皮,读书的时候,经常逃课上网,所以在家里总少不了爹妈的棍棒伺候。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棍棒,将他带向好的一面,反而因为这些棍棒,让他越来越叛逆,最后走上了一天不归途。

而另外一个朋友,生活在城里。我记得我们都在住宿上学的时候,他的妈妈经常会给他带各种好吃的菜,或者零食水果。所以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们都是挺羡慕他的。虽然,他的父母很宠爱他,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宠爱而走上一条不好的路。

其实,通过这两个人的经历,我想说的是“棍棒之下多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我个人觉得孩子的教育不能单单靠棍棒去解决,因为有一些小孩子的性格原因,而且小孩子处在叛逆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棍棒,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叛。很可能因为你打的越多,儿子对你的误解会越深。

对于慈母多败儿,也并不是觉得的,而且我觉得慈母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大都是积极的一面。不过,这里的慈母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出现溺爱的情况。其实,一个家庭不单单有慈母,也应该有严父,这样才更好一些。家里总要有人让孩子怕的人才行,不然谁都管不住,小孩子就很可能会向不好的一面变化。

其实,如题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前的一些老办法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情况,而且我个人也觉得因人而异最好。因为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他们的性格来引导教育为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