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学习时,问要不要脸,说花很多钱什么的,合适吗?(父母应将对孩子的爱变为无条件的爱)

父母应将对孩子的爱变为无条件的爱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21篇):

绝大多数家长都想做一个好父母,最大的愿望是把孩子培养成快乐和成功的人,但是事实却常常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甚至出现各种人间悲剧,不禁让我们深思!

对于此事,我的观点是:如果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变成有条件的爱,那孩子感到的就是痛苦和无助,他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要跨越人生几十年的漫长岁月,学习绝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如果仅仅因为“学习”而伤害亲子关系,无异于“饮鸩止渴”!

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孩子?

我想有下面5个原因:

原因一:父母对孩子的爱,容易高估孩子的能力,但是对孩子的忧虑又会放大孩子的缺点。

原因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和挣扎,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逐渐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态度。比如文中所说的话,这是把成人世界中侮辱性的语言带给了全世界最亲的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理,也许就是爱的越深恨得越深的缘故吧。

原因三:生活得不如意的父母,常常把培养孩子成功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目标,这是在用别人的人生来满足自己的奢求。正是这些愿望,成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战争导火索。举个例子吧,一个在生活中常常感受到被轻蔑被侮辱的人,也许会将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一个复仇者。这在新闻报道中已经屡见不鲜。

原因四:父母对教育的“一知半解”。父母们几乎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远远没有做好承担如此重要的教育责任的准备。

原因五:父母也是他们自己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代际创伤”:当被父母责骂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变成攻击者。上一辈的心理创伤,会以某种形式流传到下一代身上,这种心理创伤能够在一个家族里世代相传。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持续不断的互动,才能有孩子的不断成长。如果孩子因为父母的责打而不再与父母合作,那结果会是什么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父母如果这样对待孩子的话,会有什么危害?假若父母明白了对孩子会造成那么多的伤害,也许就会“住手”、“住嘴”了吧!

我在下面列举了4点典型伤害,多的就不想再说了,仅仅是写出来都能感觉到孩子的痛苦。

伤害一:被责骂的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他只能感受到屈辱,而且这种记忆将伴随终生。随着岁数的增长,他会逐渐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和报复的想法。

伤害二:责骂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如果不加改变,会愈加严重,直到用后半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吧,我的好朋友,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只有他完完整整地参加了整个送终仪式,他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是断断续续的跟着忙活了一下。我和他守灵时聊得挺多,他父亲生前打他的哥哥姐姐最多最狠最重,他们到了这时候都不能选择原谅。而他是老小,几乎没有被这样对待过。所以,父母们为了自己的以后,现在就停下手吧。

伤害三: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会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孩子是父母的复印纸,最后都模仿的一模一样。随着孩子岁数的增长还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到时父母后悔晚矣。

伤害四:童年被父母责骂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发展出对整个世界的不信任,这将严重阻碍他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之路。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受到伤害,其实,孩子受到的最大的伤害反而来自自己的家里,而且孩子几乎是每天都在承受。

又到结尾了,还是要说说建议。其实,说到这里,所谓的建议,其实就一点:

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对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保有对自己和孩子的尊严和尊重。

最后,我想用国内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的一段话作为今天话题的结束:

经典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和儿童站在一起,用尊重和信任发展儿童的正面潜能,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功能,否则就是反教育。

教育上的饮鸩止渴只是因为时间线太长,让普通人分不清什么是水什么是毒酒。但种什么树结什么果是肯定的。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谢谢持续关注我,感谢!

暴力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心理疾病和家庭悲剧的恶果逐渐显现

当然不合适,可以说是极不应该!

北大弑母案风波刚刚有所消停,但5月26号的山东15岁女孩疑似杀害其律师母亲再次将养儿弑母的话题抛在大众面前。于是我列举了近几年的弑母案:

1.2020年2月,13岁的男孩因家庭琐碎之事与母亲发生争执,后将其杀害;

2.2019年3月,13岁的男孩因不服母亲的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致母亲身亡;

3.2018年12月,湖南衡阳13岁的男孩用锤子将父母双双锤死;

4.2018年12月,湖南某镇一名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束自己抽烟,持刀将母亲残忍杀害.......

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案件,引人深思,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避免类似家庭悲剧的产生?

1.学会理解,学会认同

爸爸:“你为什么学习不好?为什么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女儿:“因为我没有一个好爸爸,因为我的爸爸总是喜欢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有我不行,我不好,我不优秀。”

从这简单的两句话,我们应该深有体会,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总是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哪里都好。这在我们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甚至怨恨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进步,爸妈总会说和人家谁谁谁比还不是差得远,有啥可值得骄傲的。这是不理解不认同自己孩子的表现,会造成孩子深深的自卑感,甚至是产生对于父母和标杆学生的怨恨心理。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学习的辛苦,理解孩子各年龄阶段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理解孩子想要干什么,理解孩子需要什么;我们要认同孩子,当孩子想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多认同,多鼓励;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多赞同和表扬。

2.学会耐心,学会倾听

在抖音上有许多教育孩子“逼疯父母”的搞笑短视频,我们在哈哈大笑之后有没有进行过反思,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是会特别无厘头,甚至很令人头疼,那我们那种无语、暴躁的对待方式就真的正确吗?对孩子来说,会不会以后就不愿意问问题了,以后也不相信自己了?

孩子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要学习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更是可能会出现焦头烂额、甚至晚上十一点还在学习和做作业,对比我们小时候真的很辛苦。每天面对那么多的作业和知识,加上我们对她们抱有极大的成龙成凤的期待,她们难免也会着急、焦虑、暴躁,这个时候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以暴力、粗俗方式回应,更是增添了孩子的负担,离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抑郁,这或许就像是慢性毒药,一点点蚕食孩子的善良、感恩之心,最终导致家庭悲剧的产生。因此,面对孩子,无论其是否向你寻求帮助,你都要倾听孩子的诉求,耐心地解答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太淘气太顽皮,气的你头疼,你可以冷静一下,或者给予自己积极心理暗示,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再去耐心地教导孩子,这样既有利于亲子关系和谐,也给予孩子良好的榜样(遇见问题不要暴躁,要耐心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