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父母辈的人投资理财方式有差别吗?(投资理财观念多样化,个人选择因抗风险能力而异)

投资理财观念多样化,个人选择因抗风险能力而异

谈谈我与我妈的投资理财区别:

我妈是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每年回家过年,她总要我帮她把一年来赚的钱存银行里,这些钱赚得十分辛苦,是靠着体力劳动得来的,比如打扫卫生,擦盘子,平时捡捡塑料瓶和纸壳去卖。

由于辛苦,赚的钱都往银行存定期,由于不认识字,所以知道的投资理财渠道比较少,别人说有很高利润的投资一般都不相信,觉得天底下没这样的好事,但是她自己买了泰康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多,过了六十岁就能每月领几百块钱,她希望晚年不用花子女的钱。实在是朴实、勤劳、善良的老人。

我在一次讲支付宝的问答里提到过,我2013年也是存银行,后来发现存支付宝利息更高,就全部放余额宝,那时是余额宝的巅峰,由于使用方便,吸引了一大批人存钱到支付宝。余额宝其实就是一款货币基金。

后来余额宝利息变低,我开始投资p2p,我记得是15年,那也是p2p最热门的时候,只要不踩雷,利息还是很乐观。后来听到很多 p2p携款潜逃,觉得放里面不放心,就开始投资股票。

刚投资股票基本都亏,不熟悉,天天盯着看,有点跌就心痛得不行,赶紧卖掉,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就改变投资策略,做长线,投资未来产业,科技类,锂电池,医药行业,一买就放一两年,运气好,赚了点钱。

细看来,我与我妈投资方式区别蛮大的,我妈是很稳健的那种,宁愿存银行里也不愿被骗或者亏掉。我们这一代投资选择更多,基金、股票、债券、银行理财产品,p2p平台,我们更愿意高风险高收益的方式,觉得把钱放银行就是亏钱,因为存银行跑不过通货膨胀,所以尽量选高收益的投资理财方式。理财观念没有对错,个人看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平台。

三代人的投资理财方式的演变和发展

我的回答如下:

我的父母辈的人出生在旧社会,属于无产阶级一分子,他们现在均在80岁以上,我几乎目睹了他们的一般理财方式。存钱到银行是首选,一般是存款活期的多,只是为了钱财安全,几乎没有考虑利息收入;二是“做会”,民间借贷的方式一种,如果算理财的话,也就是出让资金(很少)时间,便于得到相对大些的资金周转或购置生活用品大件;三是小买卖,类似于理财与商贩之间,能够取得一些收益。

我们这一代人遇到国家对外开放,理财的方式和方法有渐进过程。我们这一代人,一开始的理财仍然是存款到银行,不过多数选择定期存款和存本取息型;有了孩子后,保险业务刚刚启动,很多人选购了“少儿一生保险”,交纳方式基本上采用一次性交齐;后来,有了股票和彩票,很多所谓“知识分子”要到大中城市开户并到营业部交易,小县城一开始从事这方面理财的,必须到大中城市或请求代理人及机构办理。再后来,有了基金,有了银行帮助理财,有些放高利贷的人几乎均处于地下悄悄进行理财。

现在,银行证券基金等等投资机构,会有专门的客户经理及大客户经理,有保本金类型的稳健理财方式,也有风险投资理财,还有贵金属、期货等等方案供我们选择。

中国的理财出现的拐点,个人认为应该是00后出生的人群。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的知识,将会使这一代人在理财方面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总之,个人认为:我的父母辈的投资理财,是保本性质的;我们这一代人投资理财类似“投机“;我们下一代人投资理财比我们这一代人理性;下下一代人,才是中国投资理财的主力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