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时台湾郑氏在干什么?(三藩之乱郑经在干嘛)

人的行为都是各种利益的综合优化选择。三藩之乱时,郑经身处台湾,机会主义,其出兵显得首鼠两端、隔岸观火,也想借此分一杯羹,但已经失去了回归明故土的野心与能力。在台澎地区的明郑势力,主要在经商、扩展地盘等事情上花费了较大心力。与清廷则合合打打,互有损益,持续了很长时间。三藩之乱,郑经积极响应,但他既没有父亲郑成功那样的雄才伟略,也缺乏进取之心,因此就不可能再现郑成功当年大军北伐,兵围南京的辉煌一战。

丑闻缠身

郑经是延平王郑成功长子,郑成功病逝后,郑经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继续经营台湾,继承其父郑成功抗清遗志和海商事业。和父亲郑成功比起来,郑经的能力要弱很多,早年因为与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氏通奸这一惊天丑闻而惹怒郑成功,差点被处死。长子“乱伦”,父亲郑芝龙被清廷处死,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杀,郑成功数痛攻心,病情加重,终在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一日病逝。

郑成功病逝后,郑经因为“乱伦”这一丑闻而受到大臣抵制和反对,他们拥立郑经叔父郑袭为东都之主。远在金厦的郑经继位发丧,与清廷谋和,率军渡台,大破台湾守军,进入安平城后软禁叔父郑袭,处死伯父郑泰,结束了这一场内讧,史称“东征靖难”,算是艰难的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郑经经营台湾,基本上算是延续了郑成功的政策,但在与清廷的关系上,郑经坚持要“照朝鲜事例”,与清朝结成宗藩关系,试图将台湾及金厦置于清朝直接统治之外,这显然背离了郑成功“拒降抗清,反清复明”的一贯政治理念。对于郑经的请求,康熙皇帝也不含糊,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拒绝了郑经效仿朝鲜例的请求。

正因为郑经在台湾问题上阴怀私心,才导致三藩之乱中靖南王耿精忠被迫投降投降清朝,从而逆转了三藩的大好形势。

得陇望蜀

康熙十二年(1672年),平西王吴三桂在昆明诱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正式扯起反清大旗。次年(1673年)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响应,三藩之乱正式爆发。

耿精忠镇守的福建兵力有限,但对岸的台湾明郑政权与清朝是世仇,因此决定拉拢郑经一起反清。郑经此时分析抗清形势有利于自己,便和耿精忠约定,由他提供战船,自己亲率郑军渡海协助耿精忠,命世子郑克臧监国。

耿精忠开局不错,很快便控制了整个福建,郑经区区几万水军耿精忠已经不放在眼里,便撕毁约定,拒绝了郑经共同作战,占有漳州、泉州的要求。

开弓没有回头箭,郑经既已出兵,就不可能空手回去。于是便占领了海澄、同安,大军集结准备分兵攻占福建、广东沿海各州府。耿精忠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双方关系恶化。不久潮州、漳州、泉州先后投靠郑经,耿精忠更感到紧张,认为是引狼入室,为了稳固后方,决定发兵攻打郑经,以期能夺回漳州、潮州两座大城池。

郑军将士多是久经沙场,与清军有着长期的作战经验,耿精忠根本不是对手,双方打打停停差不多两年时间,耿精忠丝毫不占上风,加上腹背受敌,最后被迫把漳州、泉州和兴化府让给郑经。

与耿精忠不合的同时,郑经还把触角伸向广东,又得罪了平南王尚可喜。尚可喜原本对反清复明持观望态度,故而坚守广东以防生变,但郑经的军队气势正盛,屡败清军,潮州及各县遭郑军攻陷。高州、雷州、廉州亦遭另一股反清势力孙延龄部将马雄占领,粤东十州失之其四,尚可喜东西受敌,广东局势危殆,其病情愈加沉重。

在南征潮州期间,郑经还平定了漳州守将黄芳度之乱,将黄芳度车裂,留在漳州城内的黄氏族人全部处死。郑经在据有潮州之后继续南下夺取惠州,尚可喜的军队屡屡战败,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号召,发动兵变囚禁尚可喜,自己接管了平南王的权力。面对咄咄逼人的郑经,自知无力与之相抗的尚之信只得把惠州割让给他。

兵败回台

郑经与其父延平王郑成功最大的差别的就在于郑成功是真心“反清复明”,而郑经只求为自己的利益而游离于东南沿海。三藩之乱,郑经也乘机分一杯羹,不过所夺惠州、泉州、漳州、潮州四府,皆是平南王尚之喜和靖南王耿精忠的地盘。夺盟友之地已属不齿,更尴尬的是,此四州府所在的广东和福建,都是三藩之一,正在正面与清军对抗,郑经实际上难以再继续拓展领土,毕竟自己也不敢因为抗清大业而与耿精忠和尚之信翻脸。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吴三桂大军已经入湘鄂,兵锋直指安徽江西,耿精忠欲配合吴三桂进攻江南,征召汀州总兵刘应麟出师,刘应麟为保存实力推诿不前,反联络郑经攻取汀州,这令原本联盟脆弱的耿郑两家关系再一次走向破裂。耿精忠正面要面对清军的大兵压境,背面还要防备郑经的趁火打劫,腹背受敌之下,耿精忠权衡再三,被迫向清朝投降。

原本作为郑军与清军缓冲之兵的耿精忠所部降清,使得郑经不得不直面清军精锐。这一年的十月,三万郑军在福州城郊乌龙江被清军击败,清军以压倒性优势南下,郑经连失泉州、漳州、潮州、惠州,只能退守金厦徐图恢复。

从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郑经委派大将刘国轩收复沿海四府,但清军坚壁清野,沿海军民后撤五十里地,加上三藩之乱已近结尾,广东、福建的形势已经明朗,郑经与清军始终处于胶着相持状态。

次年(1678年)清廷与郑经谈判,许以朝鲜称藩如是,只望郑军退往台湾,郑氏则可永据台湾,岂不知这是康熙的缓兵之计,彼时三藩之乱已进入关键时期,吴三桂覆灭在即,康熙不想东南再生事端,故而以此安抚之。

康熙给郑经的诏书看起来诚意十足“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然此举不过是拖延时间,这一年的十二月,清朝再次颁布迁界令,福建沿海军民自北而南一律内迁,并加固海防,断绝与台湾明郑集团的贸易往来。郑经经过多年的征战,内努不济,补给困顿,财政陷入严重困难,已经无力再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郑经连在大陆最后的据点金、厦都不能保全,只得悻悻然率诸将返回台湾。短短几年时间,郑经七府连败,二岛尽失,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其用人和任事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缺陷,难怪其母董夫人会斥责他“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致左右窃权,各树其党。”

志短才疏

郑经与其父延平王郑成功比起来,如星辰之于皓月,实难称的上明主。

郑成功坚持抗清,与清廷势不两立。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集结16万大军,联合明兵部尚书张煌言大举北伐,从福建到浙江,一路皆望风而降,在南京城下虽中清军缓兵之计,北伐中道而止,但南京之战仍不失为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只可惜此时北伐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郑成功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反清复明,而继承父王遗志的郑经最后却背离了他的策略。三藩之乱本是重现当年郑成功北伐,兵围南京的大好时机,但郑经为图沿海州府之利,不惜与耿精忠、尚之信两大清朝藩王交恶,间接导致三藩之乱的失败。

郑经试图与清朝建立朝贡关系,欲效仿朝鲜国永为藩属,这是典型的利己主义,郑成功明志反清复明,郑经却为求自保意图郑氏永镇台湾。由此可以看出,郑经实乃志短才疏之人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