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等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最后要接受朝廷的诏安?(宋江为何接受招安)

宋江被招安是必然的

《水浒传》是在史实的基础上由文人根据民间传说和讲唱文学改编而成,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确有事

《宋史 · 徽宗本记》记载 :“宣和三年(1121)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 ·张叔夜传》中记载 :“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张叔夜定计,“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李若水《忠愍集》卷二《捕盗偶成》诗也记载了当时作者亲眼见到宋江招安入城时的景象。

由此可见,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结局是招安,作为文学作品《水浒传》,要想改变招安的结局看来不太可能,因为宋江接受招安是客观事实,如果改变这一事实而安排其他结局,就违背了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而失去了艺术真实,读者也是无法接受的。由此可见,宋江接受招安的历史事实是《水浒传》中招安结局的重要客观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宋江被招安的必然性

第一:梁山好汉派系众多。

王伦被林冲火并以后留下的力量并不多,只有杜迁、宋万、朱贵,而此三人本事低微,排名靠后,可忽略不计或归于晁盖部下。此时梁山的派系还比较单一,万众一心。到了第三十五回,清风山强人入伙梁山,连带的还有影方郭盛等对影山强人。此时梁山的派系初现端倪。

左边一带交椅上是晁盖、吴用、公孙胜等……,右边一带交椅上是花荣、秦明、王英等……。而后梁山派系日渐复杂,揭阳镇三霸,小孤山张顺,黄门山欧鹏,白虎山孔亮,桃花山李忠,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莽荡山樊瑞,以及被宋江设计威逼利诱上山的朝廷军官或地方豪绅。

繁多的派系造成梁山组合成分十分复杂,甚至可以说梁山是几伙强人和一些威诱落草的人的集聚地而已。梁山复杂的派系及其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得梁山中有着多种话语权。换而言之,对与涉及到各派系根本利益的招安,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些力量大到宋江不得不重视。用宋江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

第二:梁山反叛的动机不彻底

梁山落草者大多数并未出现生存危机,因此他们缺乏以推翻朝廷为目的的动机,其上山动力可分为三类

1.避难“过几时却在理会”,如武松,杨志,史进等……

2.大树底下好乘凉,躲避朝廷围剿。如王英,燕顺等……

3.受宋江威逼利诱落草为寇。如索超,呼延灼等……

好汉们都反对贪官,正如他们仇恨一切邪恶和不义之徒一样。但是他们的仇恨不可能上升到要发生一场革命的高度。

真正“逼上梁山”的除了一直被高逑迫害的林冲之外,其他人极少谈得上真正要闹革命,重要头领如原军官将领、普通官吏和地方豪绅等他们几乎都是极为勉强的被迫入伙。

第三:招安伦由来已久

在一百零八将中宋江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明确提出招安的第一人是武松。

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罢了,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而在此后也有其他好汉流露出不能彻底被判的意思,如下:

史进道:我是个青白汉子……,你劝我落草,再也休提。

杨志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萌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朱㒰道:这话休提……,天可怜见,一年半载挣扎返乡,复为良民。

甚至在已经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有的人依然不想彻底被判。如史进、杨志无活路可走,被迫落草之时还不忘说:

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朱武……,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的着时,却再理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