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了大将军,降级为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雍正王朝》与《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年羹尧:职位滑坡下的权力消亡)

《雍正王朝》与《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年羹尧:职位滑坡下的权力消亡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与《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有许多相似之处:

丁春秋生于儒家发源地山东曲阜,扬名于西域,妄图在佛门重地少林寺称霸武林;年羹尧通过儒家的科举开启仕途,围剿了佛家的法伦寺,功成于西北;

丁春秋心性残忍,欺师灭祖,自创星宿派;年羹尧杀人如麻,两边下注,用“年选”自立门户;

丁春秋败于中原故地,最后树倒猢狲散;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旧地重游,最后墙倒众人推。

人在高处时想着登天,在得意时最容易忘形。年羹尧青海一战定乾坤,就开始得意洋洋,百官跪迎视而不见、朝堂“卸甲”、“三拒”帝王请求,这些事雍正都忍了。

但是,年羹尧不知收敛,竟将雍正派往西北推行“新政”的孙嘉诚给杀了。这步臭棋,不仅得罪了雍正,还得罪整个清流派,也给了八爷党煽风点火的可趁之机。

雍正忍无可忍,将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用意有二:

一、避免大的动荡,先对其抽丝剥茧,逐步剥夺其权利;同时,治病救人,以观后效。

在NBA赛场,当一个巨星态度不好并屡教不改时,主帅往往先降低其队内地位,限制其上场时间。如果态度好转,积极训练,将会重新启用;如果巨星继续不配合,或降为替补,或不让上场,或低价甩卖,让其到处流浪,直至退出江湖,桀骜不驯的阿里纳斯、艾弗森就是如此收场。

雍正就如同主帅,年羹尧就像不听话的巨星。雍正对其先略施惩戒,如果态度好转,还能继续让他上场;死不悔改,直接放弃。

二、让天下人看看,即使是自己的嫡系,犯了事一样处置。雍正作为皇帝,想要服众,就必须赏罚分明。年羹尧已经人神共愤,雍正如果继续偏袒,那他的所谓的刷新吏治将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

年羹尧虽被贬,依旧我行我素,牌子照翻不误,排场丝毫不减。在逞强的同时,明枪暗箭已经对准他。

满清问鼎中原后,将八旗官兵派往各省,镇守地方,称为“八旗驻防将军”,与“驻京八旗军”形成清朝全国性的八旗驻防军体系。

驻防八旗军,是由满、蒙、感军八旗中各佐领下抽调,均携带家眷。所以,年羹尧拖家带口没毛病,问题在于行李过多、队伍过大,引起别人不满。

各省八旗军,一般分为三个层级,最上面就是将军。年羹尧任职的杭州将军,负责统领浙江八旗军。

杭州将军为从一品武官,与加尚书衔的总督平级别,因其驻守地方,也有守土封疆之责。如果杭州将军与总督一起给皇帝上奏折,则将军的名字位于总督之前。杭州对地方的实权不及总督,但身份更尊贵。

杭州将军始设于顺治年间,驻扎杭州府,下辖杭州府与乍浦,后又不断增加兵额。到雍正初年,杭州将军统领的官兵总人数约为一万人。

在个人待遇方面,杭州将军每年的正常俸禄加养廉银,大约一万五千两。与当初西北时,统兵二十万,挥霍钱财无数相比,年羹尧如今的处境可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这就如同公司董事会的高管,跟老板吵架,突然被降职为中层主管。不仅心理有落差,尊严受打击,威信也一去不复返,还能有几个同事配合?还有多大权力组合资源?还有多少人愿意追随?

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在位的年羹尧门庭若市,下落的年羹尧门可罗雀;当初推他的人,如今就是黑他的人;当年被人捧得有多高,如今跌落就有多疼。

虽有从一品的官职在手,还有黄马褂加身,但朝野上下已经就推倒年羹尧的问题达成共识,他已经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谓杭州将军,不过是年羹尧走向万丈深渊的一个过渡性职位而已。

秋媚说:权力的大小并不完全与职位的高低成正比,它取决于形势、影响力、个人处境等因素。当年羹尧走起下坡路,威严受损,形势不妙时,再高的职位也无权续写春秋。

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调任为杭州将军:升官还是贬谪?

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将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调任为杭州将军,随后年羹尧带着数百车行李和近千人的随从前往杭州,途中在驿站休息的时候,年羹尧对饭菜不满意,直接训斥驿站的官员:“我虽然不是大将军了,但还是杭州将军,这饭菜是给一品官准备的吗?”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杭州将军仍然是一个非常高级别的官员。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年羹尧从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调任为杭州将军,相当于是从一个权势熏天的封疆大吏变成一个小小的统兵将领,完全是贬谪。

但事实上,杭州将军的官阶,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小,甚至如果单论官职的话,年羹尧还称得上是高升,而非贬谪。

因为,这杭州将军,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在杭州统兵的将领,它是驻守在杭州,保卫整个浙江省的驻防将军,又称边防将军。

大家知道,清朝在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这些将军统兵驻防的地方大多是战略位置重要的边疆和沿海,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各大戍卫军区。

由于驻防地固定,称呼这些将军时一般使用“驻地+将军”的连称,比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广州将军等,杭州将军也是如此。

按照清朝官制,驻防将军的官阶为从一品,其职责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军区司令员,属于武职中的最高级别,也是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

年羹尧原先的官职,是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其中,太保是正一品的荣誉头衔,没有实际权力;川陕总督的官阶是正二品,属于地方文职中的最高级别,掌握一省或者数省的军政大权,相当于我们现在各省的省委书记。

至于抚远大将军,它并不是一个常设官职,一般是皇帝为应付临时的大型战事而特意任命,没有编制也没有品级。

从这层意义上说,抚远大将军就如同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各五战区的总司令一样,其职位本身并不涉及官品,更多只是带有荣誉性质。

但如果在战时,抚远大将军却可以节制和指挥战区内的所有督抚、驻防将军和提督等一二品大员。所以从权力上说,抚远大将军要高于总督和驻防将军。但问题是,抚远大将军通常在战事完毕后要交还大将军印,其职务实际拥有的权力也相应取消,变成一个荣誉头衔。

当时,在年羹尧被调任杭州将军时,他所负责的青海战事,早已经结束,所以他这个抚远大将军的头衔,已经名存实亡;至于太保的头衔,雍正依旧给他保留在,因此年羹尧就相当于由正二品的川陕总督调任为从一品的杭州将军,从官阶上来说,属于是升了一级。

不过,杭州将军实际权力却并不大,它只能管理所在防区的八旗兵,相当于只负责所辖军区内的军事,至于地方上的政治、经济、人事、治安及军民等各项事务,他都概不负责。当然,这主要是在和平时期。

如果在战时,杭州将军时可以指挥地方上的所有文武官员,并就近调动附近的所有部队,甚至总督和巡抚都要接受它的号令。

不过在地位上,杭州将军始终是要高于总督,因为清朝有规定:凡与总督同驻一省者,如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故杭州将军实权虽不及川陕总督,但地位高于川陕总督。

当然,因为雍正将年羹尧调任为杭州将军,是为了让年羹尧远离他的老巢,这样雍正就好更换四川和陕西的官员,从而剪除年羹尧的势力。也正因为此,年羹尧表面上看起来是升官,但实际却是贬谪,因为他也无法像其他驻防将军那样行使正常权力。

更可怕的是,年羹尧被调职后,内外官员很快明白这是雍正想趁机调查和打击年羹尧及他的势力,于是纷纷痛打落水狗,转而揭发其罪状。七个月后,年羹尧被削去官职,并被逮捕押送回北京会审,最终被列九十二款大罪,赐其狱中自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