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周顗仁义之事询问后人: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周顗仁义之事询问后人: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伯仁之死告诉后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伯仁何许人也?他本名周顗(音“以”),伯仁是他的字,父亲乃是西晋开国大将周浚。从小,周顗就是村里最闪耀的那颗星,不论谁见了他,都会夸道:

晋元帝司马睿搬家去江东之后,高薪聘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并出任荆州将军。

周顗刚赴任,就遇到贼寇袭城,周顗的爸爸虽然是大将,可他不是呀!面对贼寇侵袭,周顗毫无招架之力,只好请求陶侃援救。周顗逃过一劫后,也不敢去荆州赴任了,转而投奔了王敦(王羲之的族伯)。

就这样,周顗欠了王敦一个人情。

人说,世间最难偿还的债是人情。魏晋时期,像周顗这样的名士自带风流光环。能让周顗欠别人一个人情,天晓得王敦会让他什么时候还、拿什么还。

离开王敦之后,周顗又回东晋都城建康。这一次,晋元帝咋都不让他离开了,并且再次高薪聘请他当军谘祭酒,将他留在身边。

周顗在任上一点都不含糊,天天与同僚在一起“祭酒”。有时候,周顗甚至在朝堂与晋元帝一起喝酒,只要喝酒必定喝得酩酊大醉。

公元322年,王敦以讨伐奸臣刘隗的名义东攻建康,在武昌起兵造反。

晋元帝司马睿得知王敦造反,大怒,亲率六军与征讨王敦。另一方面,朝中大臣劝司马睿来个釜底抽薪,将王敦留在建康的家人全部砍了。

彼时,王敦的弟弟王导还在建康。听说有人建议元帝砍了他全家,顿时着急,跪在大殿门口,向元帝认怂,求他放过王家上下几百口人。

元帝并未有任何表示。

就在这时,王导看见周顗走来,似乎是要求见元帝。王导知道周顗曾欠过王敦一个人情,而且他们从小关系都非同一般,如今王家有难,周顗应该不会袖手旁观。于是,王导便叫出周顗,可怜巴巴地向他说:

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入皇宫,留下王导跪在冷风中。看样子,周顗并不打算帮他。这倒也是,树倒还猢狲散呢,更何况哥哥起兵造反,人家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又怎能出言相救?

尽管心里是这么想的,可是王导毕竟如打破五味瓶一般,心绪繁杂。

周顗甩过王导,见到晋元帝之后,将王导一家如何忠于皇帝之事,悉数说给元帝,并自陈国家正用人之际,不可因为他哥哥造反,就把他也牵连进去。一码事说一码事,不要寒了臣子爱国之心。

晋元帝听罢,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不杀王导全家。

周顗非常意外!他原以为晋元帝不会这么轻易答应自己的请求,已经做好在酒桌上劝元帝的打算。没想到,晋元帝这么随意就同意了!高兴之余,周顗又把自己给灌翻了。

酒罢,已是黄昏。周顗晃悠悠地走出宫门,看见王导冻得跟个二孙子似的,还在大殿门口跪着。王导见周顗出来,连忙大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仿佛没听见一般,边走还身边的人乐哈哈地说:

王导一听,脑门儿都绿了!心说,你丫不帮我求情也就罢了,还特娘的落井下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走着瞧。

周顗并不晓得王导心里所想。

回到家中,周顗酒气醒了三分,又想起王导的可怜的眼神。于是,提笔又给晋元帝写了一封信,信中尽言王导之忠君爱国,恳请皇帝万不可杀了他。

后来,王敦带兵进入建康,周顗成了阶下囚。王敦问王导:

王敦虽然不知道王导及家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可是他清楚,其中必定有人求情。具体是谁在求情,他并不知悉;王导跪求周顗的遭遇,王敦只知大概。王敦此问,无疑是在征求王导的意见。

可是,王导一个字也没说。

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

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

话已至此,周顗的生死,已经完全掌握在王导的手里。只要王导说一个字,哪怕是贬他为庶人,王敦都不会杀死周顗。

可是,王导还是没有说一个字,继续保持沉默。沉默啊沉默,真的很难让人摸透,无奈之下,王敦只好下令,将周顗杀掉。

周顗被人从监牢里拖出来,路过王敦兄弟时,并没有提当年为他们求情的事情,反而破口大骂:

尼玛,王敦本来还心存愧疚,听到周顗如此咒骂自己,恨不得亲手宰了他。

周顗,卒,享年54岁。

周顗死后,王导在宫里浏览以前的文件。忽然看到了一封周顗写给元帝的信件,便打开浏览。览毕,王导方知当年周顗为自己求情之事。顿时,也明白了为何那会儿周顗不理自己。

周顗的一片好意,自己竟然完全没有理解!现在人已经被砍了,人死不能复生,王导心里非常愧疚,回家之后对儿子们说:

意思是说:虽然我没有直言要杀周伯仁,但是我的沉默,却足以将他碎尸万段。孩子们啊,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就当面说清,不要像我一样,辜负了伯仁的恩情与仁义。也不要学伯仁,做了好事不留名,而是写在日记里,还让我看到!

此后余生,我王导将在愧疚中度过了。

《乌衣巷》中的王导与周顗:友情与背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唐代 · 刘禹锡《乌衣巷》

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今夕对比沧海桑田、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诗中的王谢说的就是东晋时期权势倾天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而“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就出自王氏王导之口。

西晋末年,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北方世族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在这乱世之中,琅琊王司马睿听从琅琊王氏王导之建议提前避祸于江南,笼络江南士族。

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司马睿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登基,定都健康(今南京),史称晋元帝。其中对于司马睿帮助最大的当属琅琊王氏。

司马睿称帝之后,对于琅琊王氏也投桃报李,内政交于王导并称其“仲父”,军事交给王导之从弟王敦, 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可以说东晋的权力掌握在王家之手,世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有势有人,司马睿也不是傻子,等自己在江南落稳脚跟之后,开始拔刘隗、刁协等其他士族人士,期望能够从王家分权。这种情况下,王导显得倒是平静,可是掌握兵权的王敦不干了。祖逖去世以后,东晋再也没有能够和王敦相抗衡的军事将领了,因此,王敦决定起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刘隗、刁协为名举兵向建康前进。

建康城内,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王导听说后带领着有官职的族人进宫向司马睿请罪,司马睿不置可否。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族人到皇宫前请罪侯旨。

一天,司马睿召见周顗(yǐ,字伯仁)入朝。

周顗,晋朝名士名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少年时便有声誉,成年后袭封父亲武城侯爵位,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官至尚书左仆射。

周顗虽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因此,周顗时常受到弹劾,数次被罢官而不免职。从这一点来看,周顗十分任性,有魏晋名士的旷达与傲然,同时也表明周顗当时的名望之高和司马睿对其的重视,被罢黜了仍留在朝中任职。

话说回来,周顗入宫的门口看见了王导家族在那跪着,王导也看见了入宫的周顗。

王家对周顗还是不错的。周顗和王敦是发小,自小就在一起玩耍,司马睿等人刚刚南渡之后,遇到了流民叛乱,平叛的周顗不敌,最后还是王敦收留了他。王导对周顗也很敬重,周顗数次调侃王导,王导都没生气。可能因为这个缘故,王导对周顗说:“伯仁,我王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王导的想法应该是周顗肯定会回应自己一下的,哪怕是虚情假意呢。想不到周顗并没有理会王导,就像没看见没听见一样,径直从王家众人面前走过去了。

王导当时的心里肯定想的是“龙翔浅底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从这一刻,王导心里的芥蒂就种下了。

哪知周顗入宫见了司马睿之后为王导说尽了好话,成功改变了司马睿的想法。前面说了周顗爱喝酒,现在又保全了王家,一时高兴,在皇宫中喝了个酩酊大醉才出来。

王导看见了醉醺醺的周顗,还是上前搭话,不成想周顗仍然没有搭理他,并且一边走一边说:“今年杀了叛军贼子,换个如斗大的金印(官印)带在身上。”

宫中发生了什么王导不知道,但此时他的心里彻底凉了,认准了周顗不会帮助自家了。

再说周顗,回到家中,不放心司马睿的口头答应,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替王导他们求情。

但这些事王家仍然不知道。

说说王敦这边,以两万兵力向健康进发。想不到阻击他的都是些酒囊饭袋,也许是这些人根本不想得罪王家,总之王敦顺利的来到了都城,王家又重新得势。

摆平了刘隗、刁协等人之后,王敦和王导商量着重新选拔官员。因为周顗的名望,王敦对王导说:“周顗是大才子,可以做三司。”王导不语。王敦又问:“如果不让他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仍然沉默。王敦明白了王导的意思,于是下令逮捕了周顗。

周顗并没有将实情明说,反而对王敦兴兵破口大骂,最终被杀。

王家得势之后,王导又可以大摇大摆的出入皇宫了。到了皇宫,王导发现了周顗的上书,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导捧着周顗的表书,痛哭说到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后来王家倒是没有忘记周顗的恩情,对其后代颇有照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