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悬棺,古人到底是怎么放上去的呢?

观点一

悬棺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

“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太平御览》卷47: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

悬棺葬的年代十分的古老,从如今发现的悬棺葬遗存来看,最早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明时期,长江流域都还就想着悬棺葬文化,当然了,在春秋战国之前的何时起,悬棺葬俗开始出现并盛行,不得而知。

据学者研究,悬棺文化最早起源于吴越地区特别是现在福建、浙江两省交界的地区。之后,由于战乱,这支具有特殊墓葬风格的文化由山路(也有水路)迁入江西,分为两支。一支由江西至湖北,沿长江而上,到达四川。从四川由北到达陕西,由南到达云南(再由云南传入贵州、广西及越南等地)。另一支从江西入湖南,再由湖南进入贵州、广西(也可能成为传入越南的悬棺文化的一支)。

现存悬棺最集中的地方是宜宾地区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景区。其中麻塘坝亦称人沟,距四川省珙县城60千米,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现存有悬棺160多具,许多棺木半悬山崖,距地面一般高约25〜50米,最高的有100多米。苏麻湾距麻塘坝10多千米,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48具悬棺,沿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人们在船上就可以看见这些奇特的悬棺。

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

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

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 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

一种说法是修栈道而运悬棺,用人力,畜力顺着事先铺设的伐道,把棺木运入岩洞。现在在九曲溪两岸的岩壁缝隙处还可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很可能便是安置棺木后为了确保安全而将栈道拆除的遗物。但其他安置棺木之处全是悬崖绝壁,无缓坡可架设栈道,故此说难以令人信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九曲溪水位很高,就在如今的悬棺处,当时的棺木是水运放入山洞的。

总结:悬棺是一种丧葬形式,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比如在山西、四川、重庆、台湾等地甚至在东南亚等一些国家都有发现。悬棺隐身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充满了永恒的神秘色彩,它作为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奇迹,沉积了往日逝去的回忆

探索古代悬棺葬的技术与困惑:是神仙出手还是自山上悬索下柩的方法?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悬棺葬式是一种处置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对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悬棺葬式,存在着许多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

比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

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捉摸”的问题。  

最早对这个问题提出解释的大概是南朝人顾野王,他把武夷山中搁置悬棺的崖洞称

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处。神仙有腾云驾雾的本领,悬空置棺当然就不

会有什么困难。

后人据此猜测,“云是仙人葬骨”之处(《太平寰宇记》),故武夷山的一些洞穴也就有

了升真洞、仙机洞、换骨岩之类的美称,《稽神记》中甚至有这样的描写:“建州武夷

山,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神仙已是幻想中的

产物,而传为长生不死的神仙居然也会像凡人一样死去,尤属匪夷所思。

不过这些说法既然得以流传,至少说明古人多认为若非神仙出手,仅靠常人是难以实施

凌空悬案这种奇特的葬法的。  

唐张鷟《朝野佥载》中,曾记有古人在临江高山半山腰间开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办

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

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曾使用这种方法,用辘轳自山顶上放下钢绳,从武夷山白岩洞取下一具完整的船棺。但是,今人所实践的吊置棺木之法,并不能解决古人置放悬棺过程

中的所有细节问题,比如怎样在崖壁上凿孔并打入木桩搁置棺木,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棺

木勾拉到预定的位置上,其困难之大均难以想像。

何况三千年前的古人怎么可能拥有足以吊起数百公斤重量的钢绳呢?  

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及江西等地的专家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美国学者合

作,采用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在江西贵溪仙岩把一具重约一百五十公斤的“棺

材”吊进了一个离上清河水面约二十多米的悬崖洞中。

新闻媒体和有关学术刊物曾竞相报道并发表论文,声称此举“重现了二千多年前古人吊

装悬棺的壮观场面”,从而“解开了中国悬棺这一千古之谜”。

其实它与福建省博物馆对武夷悬棺的提举技术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操作方案有所不

同。有论者指出,由于脱离了距今千百年的时代和华南行悬棺葬民族的社会历史背景,

有关古人采用与绞车、滑轮类似的提举技术的说法,其实是缺乏有力证据的,所以要说

已经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清许瓒曾《东还纪程》记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

广”,壁上凿有十个洞穴,下临绝壑,其中有个洞穴内藏有五具棺材,“旧传为沉香

棺”,如果理解为是沉香木制做的话,其分量之重自然又过于一般木棺。

这样重的东西,又是怎样把它抬升进壁穴里去的呢?许瓒曾便向当地人请教,当地人也

只能提供先人的传说,据讲是趁沅江涨水时由“健鬼引絙而上”。

如果此说属实,那么就还存在一种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办法:即利用水位抬

高,以船载棺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窦里,等水位降低后,便

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  

上述办法似乎还没有现代学者实地尝试过,但有人从地貌变化研究的角度暗示了它的可

能性。

中国的悬棺葬遗存,多以处山临水为选址共性,距今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最晚的也在

四百年以上)。在这千百年中,河道、地貌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

溪、江西贵溪县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的两岸石壁,在两三千年内都经历了河水对河

床的冲刷侵蚀,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当时放置

棺木的高度也就不会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高峻。

总之,由于地质变迁而导致目前所见到的华南地区大多悬棺葬位置升高的观点,在悬棺

葬研究中是有其意义的。  

也有人参照菲律宾巴拉望岛的古代居民安葬瓮棺的办法,提出另一种设想:依靠绳索、

长梯之类的攀缘工具,将包裹尸骸的麻袋及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制棺工具等,一一

借单个人力运送到事先选定的洞穴中,然后现场制棺成殓并予安葬。此外,还有人根据

在四川珙县、兴文和贵州松桃等地悬棺葬遗存的考察,指出也存在古人架设栈道升置悬

棺的可能性。  

曾对华南各省悬棺葬遗存进行过长达十多年实地考察的人类学专家陈明芳认为,华南地

区的悬棺葬大多采用“自山上悬索下柩”的方法,这种方法省时省力,简便易行,不需

搭十几米或数十米的脚手架,更不需去制造绞车、滑轮等机械工具。

古代的人们在某个专门领域内所具备的聪明才智,说不定现代人还不具备呢(《中国悬棺

葬》,重庆出版社)。中国悬棺葬中采用的自山上悬索下柩的置棺技术,大概属于这种情

况。  

逝者如斯,古人在这方面的“聪明才智”究竟为何种技术,自然还有待今人的进一步探索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