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乃燕人张翼德,关羽自报家门为何只用2字?(关羽自称之多迥异,彰显自负心态)

关羽自称之多迥异,彰显自负心态

关羽这个人心性矜高,狂傲自负,自尊心特别强。他在不同场合、不同地位的情况下,自称也各不相同,也反映了他的心理状态。

咱们来看看关羽的几次自称。

1.姓关名羽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中,初遇刘备和张飞,关羽的自我介绍比较详细。

回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关羽向刘备和张飞介绍自己,“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他还明确承认,自己是个正在被通辑的杀人犯。

关羽说的这么详细,是把刘备和张飞当兄弟,将自己的情况坦诚相告。“长生”这个字,是关羽唯一一次告诉别人。

2.小将

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回中,关羽请命出战华雄,自称为“小将” 。

回目: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被吕布麾下猛将华雄所阻,连败数阵,众人正在挠头,关羽请命出战,大呼:“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关羽当时只是个马弓手,地位卑微,但他自尊心很强,又立功心切。但前面出战的一个是“骁将”俞涉,一个是“上将”潘凤,关羽的地位与他们相差甚远,于是自称“小将”。

3.关云长

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九回中,关羽率兵拦截吕布,自称“关云长” 。

回目: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吕布在小沛被张飞击退,仓皇而逃,撤退途中又遇到关羽拦路,关羽立马横刀,大声喝道:“吕布休走,关云长在此!”

吕布此时是一方诸侯级别的人物,关羽的地位完全无法与其相比,所以干脆自称“关云长”。

关羽另一次自称为“关云长”是在北征襄樊的战役中与庞德对阵中,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四回。

回目: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关公随即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

4.关某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关羽土屯约三事,降汉不降曹,见曹操后自称“关某” 。

回目: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关公被困土山,张辽劝降,答应了关羽的条件。关羽下山来见曹操,表明心迹“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

关羽遇到曹操时通常以“关某”自称。比如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中,华容道捉放曹时。

回目: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操兵败赤壁,误走华容道,遇到关羽率兵伏击,曹操纵马向前,与关羽打招呼:“将军别来无恙?”,关羽欠身回礼:“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

5.刘玄德之弟关某

关羽对平常人也自称关某,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七回中,他与老庄主见礼,自称关某,但加了个前缀“刘玄德之弟”。

回目: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关羽挂印封金,护着两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天晚时,到了一个村庄求宿安歇。与庄主相互见礼,关公自称:“吾乃刘玄德之弟关某也” 。

关羽此时正思兄情切,迫切希望找到刘备,所以在村中这样自称,应该是想获得一些刘备的消息。

6.汉寿亭侯关某

在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的过程中,关羽曾经两次以爵位“汉寿亭侯”做为自称。第一次是在路过洛阳关时候。关羽护送两位嫂夫人路过洛阳关,遇到守将韩福引着一千人马,拦在关口,韩福询问,关羽回答:“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 。

关羽在黄河延津渡口,遇秦琪时也自称“汉寿亭侯关某”。

关羽在过五关后,催动车仗来到黄河渡口,秦琪拦住相问:“来者何人?”,关羽回答:“汉寿亭侯关某也。”

关羽以爵位“汉寿亭侯”自称,有骄傲的成份,有以势压人的成份,还能让人想到他因功封爵的来历――白马坡一战,还有以武力相威胁的成份。

7.我

关羽还曾经称过“我”,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二回中。

回目: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曹操率兵远袭刘备,在当阳一战,大败刘备,张飞喝断当阳桥,保着刘备撤退,曹操率兵紧追不舍,正在危急时候,关羽率兵从山坡后冲出,大叫道:“我在此等候多时了。”

比较稀奇,不知道关羽为什么会这样自称。

三国时期的战将们为何喜欢自报家门?关羽为什么只说“关某”?

三国时期的战将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自报家门!

但是再仔细看一下那些动不动就自报家门的将领,无一不是出身好或者出生的地域出名,这就不难理解了,只要是好的,我就先喊出来,先给对方造成一种隐性的压力!

比如张飞的燕人,自古燕赵之地多侠士,这在古代已经是家喻户晓,张飞报出燕人,自然是能将自己先提升一下,管他有没有用,反正是一报燕人,你就会先想到侠士!

还有一些就是凭借自己的勇猛,生生的将自己家门打造成了一个名片一样的存在,这种人物的代表就是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如入无人之境,震惊曹操。等他报出自己是“常山赵子龙”之后,那这五个字就是赵云以后的名片,跟他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捆绑在了一起,给敌人足够的威慑力!

但是关羽为什么只说“关某”,不自报家门呢?

这是因为关羽无法或者说是羞于报自己的家门,原因很简单,关羽是被通缉之人!

《三国志》里面写到:“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里面就说的是关羽是亡命之徒。

这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也是相同,关羽对刘备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这两处的相同,证实了关羽的确是畏罪潜逃。虽然在古代,这样的人士很多被称为“侠士”,但是法律毕竟是法律,杀人者还是要伏法的,但是关羽逃跑了,这对于一生以忠义之称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段最黑暗的历史!

能增加自己声望,震慑住敌人的才会自报家门,而像关于这样的如果自报家门,无异于是在告诉别人,自己就是当初杀人逃跑的关羽,这样不仅不能威慑住敌人,反而会让别人瞧不起!

既然自报家门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那何必还去报呢?干脆就不自报家门,都是自称“关某”,即特别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还能掩盖自己的黑历史,何乐而不为呢?

做事情是凭真本事,不是只凭一张嘴。就像关羽一样,凭借自己手中刀,胯下马,冲锋陷阵,斩杀名将,威震天下!

等他出名了,不管他怎么称呼自己,都是一种威慑力,哪怕就说一个“我”,那别人也会知道这是关羽,不好惹!

关羽后世被称为是“武圣”,能被称“圣”的人不多,不是仅凭武力高强就能入选,而是因为关羽文武双全,一生忠、信、勇、爱、学全占了。特别是忠信仁义,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声望!

这种骨子里有文化的将领,是特别敏感自己以前的不良一面,也更羞于对别人将自己的那段历史。纵观整个《三国》,关羽只对刘备跟张飞说过,也就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后期自己的形象也都比较正面,这关羽必然也听说了一些,或者说骨子里就想做个正面人物,因此对于自己的那段黑历史,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去提及的。

后面的关羽已经是一个勇猛之人了,别人再去研究他的时候,对于那段黑历史,有的就认为是行侠仗义,有的虽然有不同看法也不敢表现出来。总之是,关羽正面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那习惯了“关某”的关羽,也没必要再去改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