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士兵在莫斯科冻死几十万,为何不抢苏联人的衣服穿?(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遭严寒影响,缺乏冬装导致失败?不准确!)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遭严寒影响,缺乏冬装导致失败?不准确!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所谓1941年莫斯科战役德军因缺乏冬装失败的说法,是个历史错误。恰好相反的是,严寒使得德军继续向莫斯科前进,同时德军利用严寒撤出作战地区。1941年冬季特别寒冷,苏联人同样没有预料到,苏德双方都出现因严寒减员的情况。但真正冻死的士兵极少,严寒同样限制了苏联人行动。说希特勒忘记给国防军准备冬装的说法,可笑至极,难道德国没有寒冷的冬天?德国人过冬不穿冬装?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中央集团集群势如破竹,攻占斯摩棱斯克直指莫斯科。红军主力布置在乌克兰,并阻止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严重威胁了中央集团集群腹背。

针对局势,八月德国陆军总司令兼东线总司令布劳希奇等将领坚持进攻莫斯科,希特勒认为要先清除南翼威胁。双方争执后希特勒作了让步:中央集团集群南下合围苏军,然后继续向莫斯科前进。

基辅战役异常顺利,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联手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苏军损失了一百万官兵。中央集团集群继续向莫斯科前进,去挑战苏联恶劣的天气。

莫斯科战役中,中央集团集群只有部分部队得到了冬装补给,大部分德军就地解决了冬装问题。一向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会出现没有冬装的纰漏?

答案是并非没有准备冬装:德国一样有寒冷的冬天,部队即使不打仗过冬也是需要冬装的。真实情况是德国本土生产的大量冬装,因为缺乏火车运输而没有运到前线。

希特勒下令基辅战役后德军在乌克兰过冬,遭到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将领的坚决反对。乐观的国防军将领们认为:可以在冬季到来前拿下莫斯科。

为了获得希特勒支持继续进攻莫斯科,布劳希奇带来两个身穿冬季作战服的士兵,向元首保证东线德军全部能获得同样御寒装备。

希特勒最终作出让步,同意包克的中央集团集群在秋冬季度继续进攻莫斯科。正因这一草率命令,使得苏德战争胜负,在41年就决定了。

苏军在莫斯科以西300公里纵深内,布置了3个方面军125万兵力、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担任防御。10月2日莫斯科战役正式打响,德军分三路突破苏军防御阵地。

而此时苏联已是秋冬季节,这对苏军作战非常有利,11月30日苏军终于遏制住德军的进攻势头,在卡林努力、纳罗-福明斯克及图拉一线,迫使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

12月5日苏军开始反击,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受尽苏联秋冬季恶劣天气折磨的德军共死亡和失踪45378人,总伤亡17万3千人。

德国参谋部所有作战参谋都无法理解,世界上居然有这么懒散的国家:通往首都的道路全是泥路;更没想到苏联秋季的道路是由几米厚的泥浆组成的。

德军轮式车辆在泥路上寸步难行,履带式车辆一开动,就会在几乎和车身一样高的泥墙前打转。只有骡马拉的大车可以通行,整个德军的装甲部队都瘫痪了。

在奥廖尔的德军装甲第2集团军在泥泞中损失60%的坦克,在格扎斯克的装甲第四集群第10装甲师3天就损失了35辆坦克。10月底突降的冰霜使第6装甲师动弹不得。

而中央集团军群的重炮,就因为道路原因没有抵达前线。因为道路原因,德军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解决燃料、食品等物质补给,所有运输只有依靠少数几条铁路。

崩溃的是通往铁路的公路完全无法同行,而铁路又要优先用来运送修理公路的设备和劳工,以及装甲部队和配件,冬装等非作战物资在站台上堆积如山,无人过问。

因为秋季道路无法同行,中央集团集群重装部队损失惨重,各项军事行动规模大大缩水、战斗力和对苏军的威胁大为降低,是莫斯科战役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秋季道路吞噬了德军装甲和重炮部队,虽然中央集团集群在冬季恢复了进攻,但已损失主要战斗力,剩下一个空壳。

前线指挥官已经注意到御寒问题,有些德军部队自发的在所占城镇组织制衣场,当地工人生产了大量腰带、护耳、背心和毯子,同时从民众那里征用了大量御寒用品。

到了11月底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40度,德军因严寒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坦克装甲车辆因缺乏防冻液无法启动;步兵武器因缺乏防冻油拉不开枪栓。

身穿普通冬装的德军士兵抵御不了严寒,纷纷从阵地上跑入居民家中御寒,使得防线出现漏洞,苏军借机反攻并迫使中央集团集群后撤。

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一直在莫斯科西北坚持到12月5日,第二天陆军总司令签发了东线战场第一份撤退命令,还好天气同样制约了苏军装甲部队和重武器的行动,德国并没有被合围。

得知真实情况的希特勒暴跳如雷,下令中央集团集群坚决在热勒夫作顽强抵抗,并抽调大量援军增援;同时号召德国民众紧急为前线赶制、捐献冬装,优先运输。

莫斯科战役失败是作战计划制定者和决策者,没有考虑苏联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影响,而乐观的总参谋部计划在第伯聂河以西全歼苏军,根本没有考虑过在极寒情况下作战。

军队在冬季作战,御寒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冬装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坦克装甲车辆的防冻液;大炮、枪械的防冻油等等。

而责任最大的,应是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在1941年希特勒还没有像后来那样直接干预陆军总司令部,布劳希奇身为德国陆军总司令,直接指挥东线的三个集团军群作战。

对于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没有充分考虑秋季泥泞、严寒的影响,纸上谈兵,把前线指挥官的顾虑置之不理、盲目乐观,是战役失败的根本。

中央集团集群在莫斯科和热勒夫战役中损失了50万官兵,这些都是富有经验的精锐和技术人员;同时两个装甲集群的重装备几乎损失殆尽,这是德军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莫斯科战役造成另外一个重大后果,是希特勒解除了布劳希奇职务,宣布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东线德军总司令,并对国防军将领产生不信任,开始深度干预战场指挥。

二战中德军在苏联冬天遭遇的困境与失败

提及当年二战中的德国,真叫所向披靡,世界之大,任其铁骑奔驰。就算苏联那样大的帝国,也在德军的践踏下差点国将不存。可是,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苏联的冬天竟然成了他们最大的“劲敌”,几乎将自己的军队给冻个横尸遍野。这是怎么回事?希特勒真的对此后悔不迭。

其实,我们如果说当年苏联获得最后的胜利都源于自己国家特别的寒冻,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因为假如不是苏联能够冻死人的冬天,恐怕早就被德军铁蹄碾压得连渣都不剩了。

这样说可一点也不夸张,当时德军一路狂飙,整个苏联很快就被战争席卷。于是,希特勒大喜过望,豪言壮语随之而来:三个月内拿下苏联!

不仅如此,当时基辅一战,苏联竟然有六十万人成为德军俘虏。这让希特勒看到了粉碎苏联的必然结局,他甚至这样表示:就算是苏联想要投降,那我们也不会接受的!

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希特勒这种做法可有点不大气。难道你统治世界就不需要人?或者说全世界只留你德国的优秀基因?一方水土一方人,世界如此之大,总要给别人留下一点生存的地方不是?

大概也是苏联因为无路可退的现实,所以他们爆发了骨子里的坚持,在斯大林的狠手段压迫之下,苏联全民皆兵,誓死抵抗德军。

这时深秋已经来临,就在德军准备向莫斯科推进的时候,一场秋冬的大雨连绵而来,以至于德军想要向前的道路都无法行走。这有效地拉慢了德军向前的速度,而苏联的冬天则在德军的狼狈中很快到来。

初冬的莫斯科并不是太冻,零下7度左右。这对苏联军队而言,并不算什么,他们适应了自己国家的气候。但德军已经叫苦不迭,虽然前方不断催促后方送御寒的物资,可奈何路况太差,加之德军战线拉得过长,过冬的物资几乎让德军望眼欲穿了。

事实上,德军这些想要运送过冬物资也不现实,因为希特勒过于自信,说过三个月消灭苏联,而按这个时间算,应该是苏联初冬的样子,所以根本不需要过冬的物资,因此他直接没让人准备。

这也就是说,德军的过冬御寒棉衣都需要现做,再从国内运过来。而问题是一进入12月份,苏联的天气马上下降到了零下20-40度之间。这种天气对于没有冬衣的德军,那无异于裸奔。

结果可想而知,别说打仗拉不开枪栓了,就是人要活下去都不容易了。很多德军在寒冷中死去,更有人冻掉了手脚。其他没有死的,也躲在战壕里相互依偎取暖,就算听到进攻的命令,根本就没有办法站起来向前冲了。

希特勒这是造的什么孽呀,原本一场胜算在握的战局,就是因为自己太过高调,从而让队伍惨死十几万。

这时很多人不理解了,天气是死的,人是活的呀,德军为什么不去苏联人身上抢棉衣来穿?难道他们忌讳苏联人的军装?还是有命令宁肯冻死也不能穿战败者的衣服?

都不是,说起来德军也很无奈,一方面有自己作的孽,一方面还有人家苏联的决策。在很多时候,众多因素加在一起,往往会造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问题就被德军遇到了,所以他们表示抢不到棉衣。

首先,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是个狠角色,当苏联在德军的碾压之下,将要面临倾国的时候,他发挥一个国家首领的最极致狠戾:焦土政策。

这恐怕大部分人都听说过的,斯大林要求自己的军民撤退,但绝对不能给德军留下一针一线,哪怕是一根柴草,也都要烧光。这是何等的决绝!相比西伯利亚之冬的凌厉,那是有过之无不及呀。

其次,希特勒过于自信背后种下的恶果,德军不得不自己为他们的长官买单。过长战线进入苏联,这对胜利者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却风险同在。当他们将苏联各地当成战场,那就意味着他们身后的战胜区成为了“空无一物”。

事实上,苏联军民早已经适应了冬天的寒冷,他们都是生抗的。德军哪怕打了胜仗,但想要在他们身上抢件棉衣,那也称得上奢侈。因为他们穿得破烂不堪,就算被抢走了,也不足以御寒。而德军除了衣服,更需要粮食与取暖设备,但这些都是苏联没有的。

最后,不得不承认德军的猖獗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所以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而且,这一年的冷超乎往年任何一个冬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适应犹自不及,想要找衣服御寒那就更没心理准备了。

可以这样说,当面对突然吹起的西伯利亚寒风,当面对突然飘起的西伯利亚飞雪时,德军内心是崩溃的,他们感觉自己一下跌进了地狱,抢件衣服过冬已经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所以,最终的结果就产生了十几万人被冻死,让苏联成功等来反击的时刻。

据说,德军死的太过于悲惨,而苏联军民则又过于血腥。当时在漫天雪地之中,苏联军民就将冻死的德军头朝下当成路标来使用。

战争是什么?绝对没有单方面的不死不伤不付出,而两强相遇背后的惨痛也绝不是决策者承受的悲伤。战争永远让人民流离失所,永远让百姓死无葬身之地。正是因为明白了战争的残酷结局,所以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是从内心来抵制战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