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对唐朝作用?

观点一

为政举措

政治

李隆基即位后

唐玄宗,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李隆基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而在选拔人材方面,李隆基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开元三年(715年),唐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19] 他决心选贤任能,量才授职,整饬吏治。首先是严格铨选制度,裁汰冗员。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20] 这样,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官府办事效率,又减省了国家开支。

唐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弊端,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新选任的县令被召入大明宫宣政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考查县令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结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暂且让赴任就职,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归学问”。同时,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进行考察,分为最、中间、殿三等,依次定为优劣,作为改转升降的依据。[21]

军事

李隆基不仅对内政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

明皇窥浴图 [22]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这主要是对于兵制进行了改革。原来的府兵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致使农民逃亡,影响了军队的兵源。到了李隆基在位时,士兵逃跑现象极为严重,军队战斗力也很低,无法和强悍的突厥军队抗衡。

开元十一年(723年),李隆基接受了宰相张说的改革主张,建立雇佣兵。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这次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李隆基将这种制度推广到了全国。这种制度使原来的府兵轮番到边境守卫的做法取消,解除了各地人到边境守卫之苦。同时,这种雇佣兵还为集中训练、提高战斗力提供了保证。 [13]

除了对兵制进行改革之外,李隆基还采取了其他很多的整军措施,如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同时,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全力负责军用马匹的供应,这使短缺的马匹及时得到了补充,提高了战斗力。另外,为彻底解决军粮问题,李隆基又命令扩充屯田范围,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增加粮食产量。

在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唐朝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唐朝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

西域地区政权的恢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来。 [13]

至开元、天宝间,唐玄宗设立十大节度使,北方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

唐玄宗时期唐朝疆域

经济

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当时的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之间,李隆基的检田括户运动收到了实效。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的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检查隐瞒的土地和包庇的农户。然后把检查出来的土地一律没收,同时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对于隐瞒的农户也进行登记。这样下来,一年增加的客户钱就高达几百万之多。

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经济又步入正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13]

文化

佛教在唐朝初年虽然没有被查禁,但发展受到了儒教和道教的限制,特别是对道教的提倡,使得佛教的发展没有取得至尊的地位。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为了从宗教上来打击李姓,武则天对佛教采取了纵容态度,这使得佛教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各个州基本都有佛教寺院。僧侣们不仅在国家的包庇纵容下兼并土地,还极力逃避国家税收。和尚数目的大量增加,使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的人数减少,影响了国家的收入。

在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下令削减全国的僧人和尼姑数量,最后使全国还俗的僧尼达到一万二千人之多。然后,唐玄宗又下令,禁止再造新的寺庙,禁止铸造佛像,禁止传抄佛经。对于官员和僧尼的交往也进行禁止,这使佛教在玄宗时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在文化事业上,唐玄宗重视图书建设。开元三年(715年),约请褚无量、马怀素等人,商讨史馆经籍之事,因内府是太宗、高宗时代遗留旧书,常令宫人管理,有所残缺,未加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遂令褚无量、马怀素率学者加以整理。

开元七年(719年)唐玄宗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马怀素、元行冲、吴兢、韦述等学者20余人在秘阁编校数年,成《群书四部录》200卷。后有专门设立书院等藏书机构,开元十年(722年),在东宫“丽则殿”设立“丽正书院”,次年又创“集贤书院”,专供藏书、校书。开元时代藏书为唐一代最盛之时。总数达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经、佛经2500余部。长安、洛阳各藏有四部书,分为甲、乙、丙、丁,排列经、史、子、集四库。史称“开元文集最备”,所藏达7万卷,命集贤院学士张说等47人分司典籍。 [23]

书院是古代教育机构,最早由唐玄宗李隆基创立。 [24] 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于东都改明堂为乾元殿,又于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因号乾元院。次年改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书院”机构由此产生。 [24-25] [26]

科技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听说一行和尚学问渊博,尤其精通天文历法,即征聘他到京师。为了备顾问,特意将一行安置在皇宫光太殿内,并多次去看望他,询问治国安民之道。 [27]

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诏令一行改造新历,以纠正

清平调图轴 [22]旧历的失误。一行先制造了黄道游仪,以确定黄道的进退。接着,一行用它测量二十八宿与天体北极的度数。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了二十八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不同,从而证明了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学说早了将近一千年。

一行另一科学成就是首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命太史监南宫说等进行实测南北各地晷影和北极高度,测知影差与距离的比例并不固定,证明了过去“王畿千里,影差一寸”学说的谬误。 [28] 一行又使用自己设计的“覆矩图”仪器,利用勾股图计算,得出了南北两地相距351里80步(约合今129.22公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 [29] 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不仅在中国天文史上是一次创举,在世界上也属首次。所测子午线长度虽不十分精确,但和近代测定的数字(111.3公里)相近,方法也是科学的。

《大衍历》的撰成是唐代天文历法领域所取得的一项新成就。一行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历法,考其得失,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写成了草稿。一行病逝后,由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继续编次,翌年撰成上奏,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颁行新历。《大衍历》提出了比较正确的“定气”概念,推算出与农时相应的二十四节气。自汉初《太初历》至唐高宗《麟德历》共有二十三家,虽然与天体的运行比较接近,但都不如《大衍历》精确,“其倚数之法固无易也。后世虽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 [30] 。

外交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中外交往异常频繁。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人数众多,不断来到唐朝。

唐朝的使臣、僧侣、商人,亦不绝于途。亚非地区和唐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尤为著名,这里汇集了各国来宾,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长期居住,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胡人”多达4000家—5000家。 [31]

艺术成就

编辑

书法

李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朝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书迹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鹡鸰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此帖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文皇大令”。清梁巘《承晋斋集闻录》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 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32]

音乐

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 [33] 对唐朝音乐发展有

李隆基吹萧像 [11]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34] 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明皇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 [35] 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

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

李隆基还很喜欢舞蹈,相传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的曲调,就是李隆基根据河节度使杨敬述将从印度传进来的《婆罗门曲》来润色改编,又称有月宫的神仙托梦与他创作而成的,且不管如何传说,但《霓裳羽衣舞》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李隆基能够演奏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

唐玄宗的失策导致唐朝太监猖狂乱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监乱政最为严重的分别是东汉、唐、明三个朝代,其中以唐朝最为严重,皇帝被随意废立乃至被杀的情况很是常见。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肃宗以后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监参与拥立的,其中唐肃宗是病重之时被太监吓死,唐宪宗和唐敬宗则是被太监杀死的,唐顺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监所杀死的。可以说看看以后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监)欺主(皇帝)的历史,虽然中间偶尔有几个主子可以压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变不了主被奴欺的现象,直到唐朝亡国以后,这一现象才随着唐朝的灭亡而灰飞烟灭。那么唐朝的太监为什么会这么猖狂,甚至随意可以废杀皇帝呢,其实有两个人很关键,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唐玄宗,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评价可谓是很高,而这位皇帝在治国上面的确不错,但有些方面却的确给后代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传递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长子继承,而是由诸皇子争夺,诸如唐玄宗是唐睿宗第三子,因为实力太大了,所以才越过两个哥哥,成为太子并且使父亲禅位于他。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门之变给了后代子孙一个示范,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后并没有没有太过限制藩王的权力,使藩王有机会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传递多是不正常。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乱,还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后宫干政,甚至出了一个唯一的女帝武则天还有韦后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其实后宫干政其实跟唐太宗也有一些关系。首先每个朝代之中开国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为重要,因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于一代和二代皇帝时期,唐朝这个情况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为二代皇帝,但其实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于太宗时期。

很明显唐太宗并没有在制度上杜绝后宫干政,是为一大失败之处。像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后为了杜绝后宫干政,除了刚开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后,规定后、妃只能选自于民间,还专门命工部铸铁牌挂于宫中,以禁止后宫干政,结果是有明一代并没有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而且唐太宗也是带动了不良之风,像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不只是将太子和齐王李元吉杀死,还将齐王的杨妃纳于自己的后宫之中,杀弟夺妻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正因为唐太宗这种行为,所以后来儿子唐高宗也照猫画虎的不顾及道德观念,将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则天迎娶回宫中,使武则天慢慢接触到最高权力,成为一代女帝。可以说唐初有着藩王之乱和后宫干政两大弊端,而唐太宗对于这两个弊端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以后,开始着手纠正这两个弊端,但最后却因此酿成了太监乱政,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唐玄宗登基以后,开始采取措施来杜绝藩王之乱和后宫干政。

诸如唐玄宗先在兴庆宫旁边给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没事就去与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史书夸奖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其实说白了唐玄宗是以这种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监视兄弟的作用,这些兄弟怎么玩都可以,但是不能过问政事,不许结交朝臣。唐玄宗还建了“十王宅”和“百孙院”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居住,派太监管束。同时皇太子不得居住东宫,而是随着唐玄宗住别院,免得私下里搞小动作。就这样唐玄宗将皇子皇孙们掌权的空间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间,再也没有出现过藩王作乱威胁到皇权的情况。至于防止后宫干政,则是更加明显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后立原来的王妃王氏为皇后,在开元十二年将其废掉以后,就没有再立皇后了。唐玄宗后来极度宠爱和杨贵妃,都没有立她们为皇后。诸如武惠妃是极受玄宗宠爱,被“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让其升为皇后,后来的杨贵妃也是如此,虽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为皇后,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不想她们成为下一个武则天一般,来擅权来后宫干政。

由此可见唐玄宗对于藩王之乱还有后宫干政两个弊端治理的很好,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再没出现过这两种情况。但这时候同样的问题出现了,虽然藩王和后宫有着弊端,但同样可以起到巩固皇权的作用,像唐玄宗之前藩王多是可以出任刺史,可以起到替皇室分镇天下的作用。而后宫的后、妃可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诸如唐高宗晚年身体多疾,多是武则天替他处理政务。唐玄宗这么一限制藩王和后宫的权力,弊端是没有了,但两者带来的好处自然也没有了,所以这时候皇帝就需要其他势力来辅佐自己治理偌大的国家了,于是这时候唐朝太监闪亮登场。唐太宗当年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意思是不得让太监官至三品。结果唐玄宗时期,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太监,都被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卫将军,当时有品阶身穿黄衣的太监多达三千余人。唐玄宗还命太监出使边疆、充当监军、管理教坊等。像太监杨思勖经常持节外出,甚至领兵出征,还被封为虢国公。还有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当时是“知内侍省事,四方文表,必先呈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也就是说当时宰相向唐玄宗汇报政务,需要通过高力士进呈,而高力士有权将一些小事直接处理了,其权力之大,虽然不及近千年以后的明朝司礼监太监,但多少有那么一些意思。

可以说唐朝的太监之乱起于唐玄宗时期,就是因为唐玄宗给予了太监太多的权力。同时唐玄宗为了方便开疆拓土,加之当时府兵制的崩溃,因此唐玄宗将原来由皇帝亲信武将或者皇室近亲担任的行军大总管权力转移给了边疆武将,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这些节度使拥有当地军事、行政、财赋大权,以方便他们可以最大程度集合当地资源,来对付周边势力。可以说唐玄宗是以节度使为代表的边疆武将还有太监两方势力,来代替藩王和后宫的作用,以他们来辅佐皇权,来统治偌大的江山。当然马上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节度使的权力太盛,造成了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这种情况,而安禄山野心膨胀之下,最后干脆造反,酿成了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一蹶不起,唐玄宗当年寄予厚望的边疆节度使演变成为藩镇之乱。这时候皇帝开始相信自己家奴,也就是太监了。

安史之乱以后,太监鱼朝恩率领地方部队神策军护卫唐代宗,因为皇帝急需要一支由自己可以直接控制并且能信赖的军队,因此神策军升级为天子禁卫,后来经过十几年演变,太监彻底掌握了神策军,并且形成惯例。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开始藩镇割据,而太监掌握了皇帝的禁军神策军兵权,不必顾及地方军队有人勤王,自然是无所顾忌,开始了家奴欺主,随意废杀皇帝的历史。最后总结来说,因为开国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因,所以导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唐朝困扰于藩王之乱和后宫干政的问题之中。到了唐玄宗时代,开始着手解决这两个弊端,并且以边疆节度使和太监两个势力来取而代之,以辅佐皇权,但没想到唐玄宗玩脱了,节度使权力太大,酿成了安史之乱,之后形成了藩镇割据。而唐王朝式微,太监趁机夺取了皇帝禁军之权,从此可以随意废杀皇帝,唐朝憋屈的在家奴欺主一百多年以后,最终亡于藩镇之乱。由此可见唐玄宗的失败,以边疆节度使和太监取代藩王和后宫,来辅佐皇权,结果没将其导向正确的一面,反而将其弊端发挥的淋漓尽致,害惨了后世子孙,唐朝真可谓是“成也玄宗败也玄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