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女子观灯需谨慎,男子避免鞭春之险。)

女子观灯需谨慎,男子避免鞭春之险。

千古以来,人性从未改变。

只是社会生活环境已经改变,这句话需要换另一种表述。

现在凡是有家教有见识的父母依然会教育自己的女儿们说:

不要奇装异服画着浓妆做妖娆的样子去公共场合招摇。

因为会引来登徒子。

对自己的儿子们也说:

不要在大庭广众之前争强好胜,不要在人群之中显才露能。

因为会莫名其妙于人结仇。

在《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开篇有诗曰:

太平时节元宵夜,

千里灯毬映月轮。

多少王孙并仕女,

绮罗丛里尽怀春。

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大宋朝时期的杭州美女刘素香就是因为年幼无知,少女怀春,在元宵灯会上邂逅了越州才子张舜美。

张舜美长的是又英俊又儒雅,长袍大袖,施施然而行于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之中,异常的瞩目。

一群的老少妇女眼睛追着他,刘素香也自然看见了,小鹿乱撞,脸红的快红过了大苹果,张舜美也正瞪着眼睛四处巡视寻找美女看,一眼就看见了刘素香。

天雷就勾动了地火,双方郎情妾意,一见钟情。

刘素香一激动决定和张舜美私奔,“天下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出城!

但是,元宵佳节嘛!人多路宽城门小,一对新认识的情侣在城门口竟然被挤散了。

刘素香一个姑娘家能去那里呢?那个年代私奔之后,回娘家是没有可能的。

她刘素香只好去做了尼姑。

你说危险不危险,好女孩子是不是不应该去观灯?

是不是不应该奇装异服画着浓妆做妖娆的样子去公共场合招摇。

鞭春也叫作打春牛,是过去迎春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迎春活动。

先是人群抬着纸扎或者泥塑的假牛,牛肚子中塞着各种农作物种子,开始“演春”。

也就是游大街,伴着龙灯,秧歌,高跷,旱船等诸多玩意,还有鼓乐队,仪仗兵,文武官员一路跟随。

“演春”完毕之后,人群摩肩接踵,翘目以盼,就开始等着看鞭春牛了。

鞭春牛的人物都不简单,须得是当地最大的三文三武的六个官员,六个人一人一根皮鞭,使劲照着牛肚子抽打,看哪一只牛肚子先被打烂,掉出什么种子来,借着这个农作物种子来预测今年庄稼丰收还是歉收。

这都是无稽之谈,西北人打出稻子种来怎么办?难不成在西北可以丰收大米不成?

官员们回衙门,吃大宴。

鞭春还没有结束。

大概相当于《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的百狮抢金牌差不多,简直是一场战争。

也叫“抢春牛”,传说谁抢到牛头,这一年肯定吉吉祥祥,家田大丰收。

也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你想啊,六个破烂的纸牛头,成百上千的人去抢,去夺,免不了撞击,磕头碰手,遇上蠢人脾气不好的,打起来的可能性都很大。

其实,在过去,基本上每一次抢牛头都是要引发几次斗殴的。

你说,男孩子们是不是不应该去鞭春!

封建社会的人们对于“男女之防”的严格观念:从“好女不观灯”到“好男不鞭春”

“好女不观灯”

古人对于“男女之防”,可说是严于防火、甚于防川的!尤其是闺中待字的少女、新婚初嫁的少妇,一旦沾惹上一点点儿与男子私相授受的风言风语、闲言碎语,立马就会传播得沸反盈天,且为当时社会体制所不耻、难容,人人皆会骂其为“淫贱”、“下流”而轻贱之,这些或真或假的风评一旦传扬开来,必将直接影响到女子的婚姻幸福!一般女子只要遭到这种流言困扰,就会被当时所有的“正经人家”视为不贞不洁,所以是绝对不会娶这样“淫荡”的女人回家做媳妇的!而这样的女人,也极有可能到最后不得不委屈下嫁到贫贱破落人家,甚至有的可能会因此而导致嫁不出去,直至最后孤独地守着活寡成为老姑娘而终老于娘家!甚至在其死后,都只能远离他人墓地,孤零零地独葬在荒野之中,立上一座谁都不愿走近的“老女坟”!

“元宵夜观灯”,是我国封建时代流传最广、传承最久、规模最大的民间户外游乐活动之一!那一夜,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老百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都会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去观灯赏景,普天同庆!

而每当这个“观灯”盛会来临之时,也正是所有的无良游蜂、登徒浪子们追红逐绿、窃玉偷香、揩油蹭粉、勾搭良家妇女的最佳时机,所以这种人就会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地盯着热闹的人群之中,只要一发现有机可乘,说不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伸过一、两只恶犬爪子咸猪手来,调戏那些游玩观灯的年轻小姐和少妇!甚至在社会治安不太好的时期,这些年轻貌美的姑娘、小姐们被人抢走、拉走劫色而失贞败德的屡见不鲜,古书野史中记载及民间流传的数不胜数!长此以往,便使得整个社会尽人皆知,甚至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元宵夜晚出去观灯的女子,差不多都是被人调戏过、揩过油、沾过光的,那自然也就不贞不洁,算不得好女人了!

鉴于古人对妇德的要求及社会风评,便逐步形成了“好女不观灯”的古训!意思也就是说,过去的社会观念普遍认为:元宵灯节晚上四处乱钻着去观灯的女子,基本上都不是什么正经女子、好女人!

“好男不鞭春”

“鞭春”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在民间各地存在着不同的规矩及叫法,如有的地方也叫“打春”、“打春牛”、“鞭春牛”等。大致的规矩是在立春当日,由举行仪式的村子里推选出一位英俊精壮的年轻人,用鞭子或柳条使劲鞭打“春牛”以唤醒春牛准备耕种,以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当然,在这里被鞭打的“春牛”肯定不是真正的牛,而是以竹竿或木头扎好骨架、用泥土糊成的牛,有一些还会被粉刷成金色、红色等吉祥颜色的彩绘牛等。

古人们在立春之日鞭打“春牛”祈求丰收,能被选中作为代表动手打牛的青年小伙子,都是非常出色的,不仅被选为“鞭春”的执行者会在新的一年中非常幸运,而且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当地农民之中的最优秀代表人才!

可就是这样优秀、拔尖儿的农民,也仍然是不被封建社会、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看中的!纵然被选拔出来去执行当年的“鞭春”执行者、跃身成为农民中的精英又如何?那荣誉再怎么崇高、身体再如何出色、表现再恁般优秀又能如何,不还是个农民吗?当然,这些都是不可能改变农民本身属性的!

而在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农民虽然一直都在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但却仍然是被封建社会、尤其是士大夫阶级所看不起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之类的封建教条,牢不可破地禁锢着农民这种低贱的身份,无论如何风光,即使可以去“鞭春”,也根本不可能被社会高层所认可、去看重!

所以,封建社会的正统人家,自然会要求其家庭、家族的后代们:要想堂堂正正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人,就不要去学那些“庶民”、“小人”,象个泥腿子似地去凑热闹跟他们去争着抢什“鞭春”,好男人是根本不会、不甘于低贱地去“鞭春”地,而是要发奋图强苦读诗书,金榜题名,而后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名高天下,权倾一方!而参加那些“鞭春”之类的卑贱活动有何意义呢?

这大抵就是“好男不鞭春”的出处及由来!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其它的思想及观念,但都不是重点!其核心的意指,便是如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