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顶替不断爆发!人民日报怒批,无法无天,践踏公平!你怎么看?(《人民日报》呼吁严厉惩罚冒名顶替事件,维护社会公平)
《人民日报》呼吁严厉惩罚冒名顶替事件,维护社会公平
《人民日报》应该发声,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它发声不奇怪,不发声才奇怪呢。
这事我怎么看——就像你们看那样看,你们有多愤怒,我就有多愤怒,你们有多心寒,我就有多心寒,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实在某些时候,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在那种事关每个人的利益和名誉的时候,譬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举国同庆,大家的欢乐都是相通的。
发生冒名顶替这种舞弊事件,大家的悲痛和愤怒又是相通的。
所以《人民日报》发声是顺应民意,是维护公正,是替受害者发声,是维护社会的秩序和良心,这是它应该做的。
科举舞弊在古代都是大事件,清朝三大舞弊案一品大员都被砍脑袋,总督和巡抚都被拉下马,在封建时期古人尚且看重科举考试的公平,在现代社会焉能不重视呢?
所以我觉得《人民日报》发声是理所应当的,它的措施也是正确的,简直是太无法无天,太欺人太甚。仔细一想多么可怕,一个人的人生和青春就这样被窃取和毁掉了,那些不法分子却因此收获了幸福的家庭和人生。
如果不把这些害群之马和不法分子予以重罚,社会公平如何体现和维护?
因此《人民日报》应该发声,它的发声我也十分认同和支持,那些不法分子就是太嚣张和猖狂了,必须严厉惩罚。
山东高考顶替事件暴露了无法无天的问题,反映了缺乏公平与正义
这说明到了非整改不可的地步了。《人民日报》是党报,代表官方的态度。
山东高考顶替事件,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他们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了。
无法无天,践踏公平。就是对这一事件的最好总结。
在古代,科举舞弊是极其恶劣的,一旦发现,是要杀头的。弄不好会株连九族的。试想这种事谁敢干?
山东发生了顶替事件,不仅一个,从陈春秀到苟旬再242名顶替事件,是不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公平、正义,不仅仅是高考,还包括各行各业。
杀一儆百,一定要查!以前之所以敢胆妄为,就是因为没有人曝光,才可以生存十几二十年,这说明这里有市场有利益才让不少人涉险而为。
查,一查到底。山东不护短,知错能改。这是叫好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