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两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何都姓潘(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坏女人都姓潘)
观点一
身为《水浒传》中的女性,是极其不幸的。一部“水浒”浩浩荡荡一百余万言,其间出场的有名姓的女性仅有二十几位,除了林冲妻,金翠莲等少数几个女人有点正能量之外,其它的都像中了诅咒一样恶毒无比,下场凄惨。
就连上了梁山的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三位女巾帼,也好不到哪去,要么是男人婆一个,要么像貌美如花的扈三娘身不由己,宋江惩罚性地安排她嫁给了又丑又矮的王英。
当中死得最惨的该是俩位都姓潘的女人了,潘金莲与潘巧云,都被剖腹掏了肝心,简直是虐死。那么《水浒传》中两个水性扬花的女人为何都姓潘呢?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接下来文之戈为您慢慢解答。
作者施耐庵的时代思想局限性
在古代中国的农耕时代,作为在生产力中的弱势人群-女人,社会地位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地步,女人除了相夫教子,还规定了三从四德,禁足露面。特别是对那种不守妇道,红杏出墙的女人,更是深恶痛绝,“万恶淫为首”,应该是针对女人多一点,因为男人可以寻花问柳,而女人却不能红杏出墙,若是为妓为娼,被人视为低贱下流。
作者施耐庵,身处元未明初,作为正统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对于这种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那是根深蒂固。而他所写《水浒传》本就是一部男人的世界的书。对于女人在书中处处排斥并施虐,看起来是如此地轻描淡写,不当回事,那是封建思想在作怪。
俩个姓潘的女人
潘金莲与潘巧云,在水浒中那是淫荡不守妇道之典型。尤其是潘金莲,不但水性扬花,放荡下流,而且恶毒无比,用毒药谋害亲夫武大郎。是千百年来红杏出墙的典型代表,受人唾弃。潘巧云是梁山好汉病关索杨雄之妻,绰号病关索,杨雄肯定里身体不怎么样,导致潘巧云连和尚都偷。后被杨雄兄弟石秀碰晓苟且之事,联系杨雄宰了和尚,掏了潘巧云的心肝。
为何都姓潘
这俩个姓潘的淫荡女人,作者为何都要把她们归为潘姓呢?
有人说是潘仁美之故,因他残害忠良杨继业一家,是宋朝大大的奸臣,所以坏人都和潘仁美扯上关系,这也确实有点勉强。
有人说施耐庵曾追随过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因手下潘元绍和张的女婿潘厚明背主投降朱元璋,致使张士诚兵败被杀。作者把俩位潘姓叛将的姓氏安在潘金莲和潘巧云千古淫妇身上,为他的旧主张士诚出口恶气。这种说法还有点意思。
这就是名人效应吧,其实施公所无心随意取的名姓,居然被后世之人解读成这样,这叫姓潘之人情何以堪,这叫施公之心灵何处安放。
观点二
其实这个问题挺奇葩的。我的观点是,
第一、施耐庵写了这么两位淫荡的女人为什么让她们姓潘,而不是别的姓,应该是巧合,没有更多的深意在里面。为什么?因为武大郎、潘金莲历史上实有其人,不但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猥琐、狠毒,相反还是大大的好人。两人都是一个县城里的堂堂正正的大人物。丈夫武植是清河县令,妻子潘金莲是个官宦人家的小姐,标准的官二代。而且据清河县志记载,武大郎为官清廉,颇有官声。因为武植小时朋友的恶意中伤,武氏夫妻才恶名远扬。后来施耐庵创作小说的时候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把他们二位写进了小说。
第二,如果非要说,为什么书中出现的两位非常淫荡狠毒的妇人都姓潘,八卦一下,我的理解是这样。先说潘金莲。潘从水从番,从水为淫,水性杨花。番为番邦,暗指辽国。古代汉族人以自己为正统,对外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为番邦。施耐庵为汉族,自然而然将自己视为正统的文人。大宋自立国以来饱受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欺辱,中原地区的有志之士终生以北伐为己任,如岳飞和辛弃疾。施耐庵肯定也受了他们的影响。辽国地区没有开化,风俗落后,哥哥死了弟弟可以继承他的一切遗物,包括女人,这都让中原地区的汉人非常鄙视。所以潘金莲暗指了作者对辽国番邦的憎恨。
至于潘巧云也姓潘,我们也来八卦一下。潘巧云的丈夫是病关索杨雄。北宋的头号忠臣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满门忠烈。不但在后来,在现在,就在当时的北宋时期,杨家将的故事就已经广为流传。在那个时候,虽然潘美并不是害死杨七郎的刽子手,而且历史上也没有这么一位杨家的猛将,但是人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人们也宁愿相信潘美就是个处处与杨家将做对的坏人。没有这么一位大奸臣,怎么能更加突出杨家将的忠义呢?所以,潘巧云作为潘美的后人,自然也是个大大的坏人!而杨雄当然也是北宋杨老令公的子孙,到了这个时候,潘家的后人仍然在害着杨家的后人。施耐庵的目的就是突出潘美的奸臣本性遗毒后世。
施耐庵是明代的人,《水浒传》写的是北宋的事儿,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了。作者的真实本意已经无从知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