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技术的原因,定陵的发掘痛失了哪些珍贵文物?(定陵发掘:历史遗憾与文物损失)

定陵发掘:历史遗憾与文物损失

说起对定陵的发掘,那真是一段比较痛心的历史。

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考古发掘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较为严峻,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

发掘定陵最早的倡议者其实是明史专家吴晗(当时在清华大学就读,因写作明史文章小有名气),早在1934年就曾经对同学夏鼐(后成为著名考古学者)说,他未来想挖明十三陵做考古研究。

20年后,到了1955年,吴晗已经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给国务院写信,力求挖掘长陵(永乐皇帝陵墓)。

这一举动遭到了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和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反对。他们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百废待兴,全国都在进行基础建设,比如修路、盖房,抢救性发掘已经应接不暇,很难再进行主动发掘。

而且郑振铎说,当时我们古物的保存、修复技术不过关,对大型陵墓进行发掘,连发达国家都都感到头疼。

但是,吴晗一意孤行,他认为我们现在有老一辈的考古学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人力物力来看都可以胜任。

1955年12月,在吴晗的坚持下,再加上主席的首肯,最后成立了“长陵委员会”。

然而,由于长陵规模太大,在考古工作队队长赵其昌的建议下,想先找一个小陵尝试一下,于是决定发掘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结果由于找不到墓葬入口,吴晗和夏鼐决定,改为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由此,开始了历时十余年的发掘和清理工作。

具体的发掘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总而言之,由于当时考古工作队都缺乏经验,闹出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比如由于民工和村民迷信思想作怪,纷纷制造灵异事件来阻止考古队工作,再加上他们打开金刚墙的时候,害怕有毒气和暗器,有人用鸡血来“厌阵”等等。

最难的就是当时打开七道地宫大门,由于有自来石的阻挡,考古队费了很大一番周章。最后,考古队还是通过查找史料,发现了一种“拐打钥匙”,才最终打开了地宫的七道大门。

随后,就是考古队对地宫内,尤其是对陪葬物进行清理和保存。

有人说,当时考古队是不注重文物保护的,这句话大错特错。当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是考古专业毕业,他们当然知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只不过是缺乏经验,才导致很多文物最终损毁。

第一个遭到损毁的是万历皇帝棺床南北两端,8只木箱内的陪葬木佣(7只木箱内是人佣,1只是马佣)。由于地宫之内较为潮湿,经历了400多年,木箱和木佣早已腐烂变质,完整的只剩下300只。

因此,考古队必须赶快对这些木佣进行清理。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保存方法,这些木佣应该放置到零下200℃的气温中,将水分脱去,然后放在玻璃箱中保存。

可是,当时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项技术。怎么办?考古队副队长白万玉老人只好用上他年轻时,跟随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和安特生等在西域考古时所学到的技术,那就是升起火炉,把白蜡放到火炉上的平底铜锅里,待白蜡溶化后,将木佣放进去,进行“蜡炸”。

但这一招在定陵地宫之中并不奏效,等到木佣拿出来冷却之后,随着水分的流失,全部收缩变形,原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全部都萎缩成了可怕的老头老太。

木佣的失败,拉开了文物损毁的序幕。

1956年,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考古队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并进行自我批评和检讨。

当时,考古队从地宫中发掘的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刺绣服饰和织锦陪葬品,只是对这些丝织品涂上了玻璃溶液和简单的处理,然后就全部放在了十三陵的仓库之中。

由于大家都进行政治学习,没人进一步处理,这导致丝织品开始腐烂发霉,全部都开始变硬、变脆和变色,然后萎缩,出现大面积的黑斑,发霉发烂,用手一摸,就变成碎渣。

考古队员们知道后,却也无能为力。后来,夏鼐专门跑到仓库去看,留下了两行老泪,但也无可奈何。

除了丝织品之外,最可怕的损失就是对万历皇帝尸体和棺椁的处理了。

经过了半年政治学习之后,考古队再次回到定陵,开始对万历皇帝的棺椁进行发掘清理。

郭沫若对万历皇帝的尸骨非常重视,他认为,通过检测万历皇帝的尸骨,可以印证史书上的某些记载,也可以检查万历皇帝身上具有什么疾病,还原那个时代帝王的生活方式。1958年,郭沫若曾与妻子于立群亲自来到定陵进行查看。

事实上,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的确有了很多发现。比如,万历有严重的足疾,走路一瘸一拐,他身体的问题,并不完全如史书记载,是沉溺酒色导致的。此外,万历皇帝还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等。

原本通过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历史有更大的进展。但是到了1966年,随着运动的出现,万历尸骨也难逃被毁坏的命运。

在小将的围攻下,当时定陵的仓库保管员不得不交出钥匙。小将们将考古队员们花费一年努力,用铁丝穿起来的尸体毁坏,然后上街批斗,最后一把火烧掉。

随同烧掉的还有一箱帝后画像和考古照片等资料。从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最让人觉得荒唐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竟然被扔进了深山。

万历的棺椁为松木精制而成,虽然过了400多年已经腐朽,但仍是有价值的文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成立之后,工作人员复制了新的棺椁,将原有的棺椁扔进了山沟之中,随后被村民捡走。

万历皇帝的棺椁之内,原本有很多丝织品服饰、冠冕、串珠等等,为了让丝织品长久保存,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技术处理。

可是,当时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他们将丝织品托裱到纸张上时,竟然将反面朝上。

当时,已经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前来定陵查看,他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内心愤怒,但又没办法表示反对。

此外,棺椁里面出土的道袍,也因为技术人员没有经验,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进行的处理,但时间一长,软化剂开始蒸发,衣服颜色变深,质料变硬,不能再次将其展开。最后,也导致了不可逆的毁坏。

总之,开掘定陵,由于经验不足,的确有很多宝物最终被毁坏。有了定陵的教训之后,中国的考古事业几乎不再进行主动发掘,往往都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哪里修路发现墓葬,或者盗墓贼光顾之后的墓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定陵考古发掘:私欲与损失,中国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

定陵是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也是至今最后一次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

我们从发掘完定陵之后,国家就不再主动性发掘帝陵的规定就可以知道,定陵的考古发掘完全是为了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好奇心和沽名钓誉的结果,不知道当年一力主持发掘的那个特级专家,那个铁骨铮铮的某老,如今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华夏子孙?

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是考古界的基本常识,凡是考古界的人士都知道这条行规。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重演,国务院于199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至此,那些侥幸没有发掘过的皇陵,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

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牵头,茅盾、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文化大咖联名的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政务院。

报告要求对明长陵进行考古发掘。

消息传到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的耳中,他们大吃一惊,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他劝说那些专家,收回这份报告。

因为郑振铎清楚的知道目前中国的考古技术水平还很低,根本无力进行针对帝陵的大规模的发掘,即使强行挖开,陵中的文物保存、复原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技术。

吴晗回复说,他和新中国考古界的权威郭沫若已仔细研究过这些问题,认为新中的的专家和新一代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

在这些权威们的坚持下,成立了郭沫若、吴晗为首的“长陵发掘委员会”。

然而现实很很的打了这个委员会的脸。 经过多次寻找,别说发掘,就连长陵的地宫入口也没找到。

1956年春,发掘工作队对十三陵再一次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意外的发现了定陵地宫入口。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发掘长陵马上改成了发掘定陵。也许对这些专家来说,无论打开啊一个皇陵,都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吧。

1957年 5月19日,经过整整1年的发掘,定陵地宫终于暴露在考古队面前。

当定陵地宫的顶砖被一块一块的扒开时,地宫里冒出了一股黑气。

为了安全的进入地宫,发掘队经过了多次争论,最后决定在宝顶开一条深沟,直接从宝顶进入。

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暴力的,但没有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想马上进入地宫,看一看这种宏大的皇陵里面有着什么。

当年10月,考古队组织机械作业,这是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的。在强大的机械面前,地宫终于被打开了。 考古队跳入地宫,发现了两扇石门。

门后的封门“自来石”把大门顶得紧紧的。

经验丰富的郭沫若指导队员们做了一个弯曲的“拐钉钥匙”,勾住自来石,打开了大门,进入了玄宫后殿。

里面有三个硕大无比的朱红色棺椁,静静地排列在棺床上。这就是万历和他的两位皇后长眠之所。

当时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当地宫大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无数国宝在氧化作用下,化为了灰烬。

我们没有证据说考古队员是有意的,但事实是这种暴力发掘,给定陵里面的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重大损失。

后来经统计,定陵里面总计随葬物品3000余件,这些文物中有衣冠服饰、袍料匹料、宫廷器物和丧葬仪物,品类丰富,世所罕见。

但是,在地宫被强行打开的那一刻,龙袍和女衣等600多件丝织品迅速风化,绝大多数化为灰烬。

按照古代丝织品的保存要求,只有在20度恒温和55%的湿度下,才能保持丝织品的原貌。可是在定陵发掘中,根本没有条件做到。

我们以万历皇帝的龙袍为例。龙袍在出土后就开始逐渐碳化,失去了原来的色彩,折痕处很快变黑、碎裂,感觉整件衣服都已经“酥”了。可是它还是出土的丝织品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了。

在仓促地打开地宫的金刚门后,墓里面无数在低氧情况下存放的珍贵的字画,也在突然遇到氧分子时迅速碳化,破坏严重,绝大多数无法复原了。

在郭沫若指导下,万历的棺木被打开,这个数百年前的皇帝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棺材里的万历皇帝并不是仰卧平躺的,而是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呈现出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葬式。

通过对尸体骨骼的研究,发现万历有严重的足疾。而孝端皇后的尸体是侧卧的状态,头部朝西边,脚部朝东边并且交叉重叠,双手放到腰部。

尸体还铺上一层织金妆花绸缎。 所有的人注意力都在棺椁中的万历和皇后身上,没有人注意到棺中的陪葬品应该怎么长久保存。

一些没有经验的考古系学生,在处理这些文物时缺乏经验,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坏。

可悲的是,万历和两位皇后的棺椁居然就随便遗弃在地上,其他的稀世珍宝出土后就被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老文物库房这几排小平房里。

定陵发掘使考古专家们满足了好奇心,也掌握了皇陵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界的轰动。

也许是郭沫若挖皇陵上瘾了,1958年他居然又向国家申请发掘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幸运被高瞻远瞩的周总理拒绝了。

1965年他再次向周总理提出发掘长陵。周总理则以一句“我对死人不感兴趣”彻底否决了这个提议。

文革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付之一炬。三口金丝楠木棺椁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就边当年力主发掘定陵的夏鼐先生,在定陵发掘三十年之后也发出了感叹:“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

如今史学界公认:““明定陵的发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场悲剧,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正剧,因为它的前车之鉴,我们再也不主动挖掘帝王陵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